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41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模盒,所述模盒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孔内滑动安装的固定杆,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两个固定槽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块的下方,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延伸至圆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快速的对模盒进行固定和拆卸,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Molding die for disc friction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c shaped friction plate forming die, which includes a mold body. One side of the di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rating slot.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side of the operation groove is slid and installs a mold box. The two sides of the die box are welded with a fixed block, and a circular hole is opened on the fixed block, and a fixed mechanism is provided in the round hole. The fixed mechanism includes a fixed rod sliding and installed in a circular hole, and two fixed grooves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side of the operation groove, and the two fixed grooves are located below the two fixed blocks.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xed rod extends to a fixed slot and is slid to the fixed slot, and the top of the fixed rod extends to a circular hole. Outsi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automatically and quickly fix and disassemble the mould box to meet the user's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且碟形摩擦片也需要用到模具来批量生产。现有技术中,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在使用时,不便于快速的对模盒进行固定和拆卸,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模盒,所述模盒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固定机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孔内滑动安装的固定杆,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两个固定槽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块的下方,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延伸至圆孔外,且转动连接有按动杆,所述按动杆为倾斜设置,且按动杆活动位于操作槽内,所述按动杆靠近固定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固定杆远离模盒的一侧,且支撑杆的底端焊接在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柱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柱位于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侧,且固定柱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柱外,且转动连接在按动杆远离固定杆的一侧上,所述固定柱内活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柱的底侧内壁上和滑动柱的底侧上,所述操作槽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位于按动杆的上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按动杆远离滑动柱的一侧焊接有按动块,所述按动块位于气缸的输出轴的正下方,且按动块的顶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气缸的输出轴相适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柱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缸两侧均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螺栓,所述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操作槽的内壁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孔的内壁上滚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固定杆滚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模具本体、操作槽、模盒、固定块、圆孔、固定杆、固定槽、按动杆、支撑杆、固定柱、滑动柱、弹簧、气缸共同组建了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利用操作槽、模盒、固定块、圆孔、固定杆、固定槽、按动杆、支撑杆、固定柱、滑动柱、弹簧和气缸的配合使用,使得能够自动对模盒进行固定和拆卸,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快速的对模盒进行固定和拆卸,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中固定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中固定柱与滑动柱连接的的示意图;图中:1-模具本体、2-操作槽、3-模盒、4-固定块、5-圆孔、6-固定杆、7-固定槽、8-按动杆、9-支撑杆、10-固定柱、11-滑动柱、12-弹簧、13-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2,操作槽2的底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模盒3,模盒3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上开设圆孔5,圆孔5内设有固定机构,通过模具本体1、操作槽2、模盒3、固定块4、圆孔5、固定杆6、固定槽7、按动杆8、支撑杆9、固定柱10、滑动柱11、弹簧12、气缸13共同组建了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利用操作槽2、模盒3、固定块4、圆孔5、固定杆6、固定槽7、按动杆8、支撑杆9、固定柱10、滑动柱11、弹簧12、气缸13的配合使用,使得能够自动对模盒3进行固定和拆卸,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快速的对模盒3进行固定和拆卸,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技术中,固定机构包括圆孔5内滑动安装的固定杆6,操作槽2的底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7,两个固定槽7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块4的下方,固定杆6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7内并与固定槽7滑动连接,固定杆6的顶端延伸至圆孔5外,且转动连接有按动杆8,按动杆8为倾斜设置,且按动杆8活动位于操作槽2内,按动杆8靠近固定杆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位于固定杆6远离模盒3的一侧,且支撑杆9的底端焊接在操作槽2的底侧内壁上,操作槽2的底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柱10,两个固定柱10均为中空结构,固定柱10位于支撑杆9远离固定杆6的一侧,且固定柱10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柱11,滑动柱11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柱10外,且转动连接在按动杆8远离固定杆6的一侧上,固定柱10内活动安装有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柱10的底侧内壁上和滑动柱11的底侧上,操作槽2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气缸13,气缸13位于按动杆8的上方,按动杆8远离滑动柱8的一侧焊接有按动块,按动块位于气缸13的输出轴的正下方,且按动块的顶侧开设有卡槽,卡槽与气缸13的输出轴相适配,固定柱10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滑动柱11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气缸13两侧均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螺栓,气缸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操作槽2的内壁上,圆孔5的内壁上滚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固定杆6滚动连接,通过模具本体1、操作槽2、模盒3、固定块4、圆孔5、固定杆6、固定槽7、按动杆8、支撑杆9、固定柱10、滑动柱11、弹簧12、气缸13共同组建了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利用操作槽2、模盒3、固定块4、圆孔5、固定杆6、固定槽7、按动杆8、支撑杆9、固定柱10、滑动柱11、弹簧12、气缸13的配合使用,使得能够自动对模盒3进行固定和拆卸,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快速的对模盒3进行固定和拆卸,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使用人员使用本技术时,当模具本体1对模盒3内的碟形摩擦片制作完成时,启动气缸13,气缸13的输出轴移动入卡槽内,使得气缸13压动按动杆8,按动杆8以支撑杆9为支点形成杠杆,利用杠杆原理,当按动按动杆8的一端时,使得按动杆8带动另一端的固定杆6在圆孔5和固定槽7内滑动,使得按动杆8带动固定杆6滑出固定槽7外,与此同时,按动杆8压动滑动柱11在固定柱10内滑动,且滑动柱11压动弹簧12,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1.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模盒,所述模盒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固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模盒,所述模盒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摩擦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孔内滑动安装的固定杆,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两个固定槽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块的下方,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延伸至圆孔外,且转动连接有按动杆,所述按动杆为倾斜设置,且按动杆活动位于操作槽内,所述按动杆靠近固定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固定杆远离模盒的一侧,且支撑杆的底端焊接在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所述操作槽的底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柱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柱位于支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侧,且固定柱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柱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兴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奔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