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3640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水性可剥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B组分包括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其中,A组分和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5~100:30。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水性可剥胶以双组份PU为主体,成膜过程中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成膜后能够形成交联网络,因此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耐热性。同时,由于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可以增加水性体系对基材的润湿性以及成膜时的流平性。氟改性水性聚氨酯成膜后,含氟端基会因疏水性大而分布在界面处,这种结构可以增加保护胶耐水性,并且可以降低保护胶剥离时的剥离力。

Water based peeling glue,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 soluble stripping adhesive,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water-soluble peeling glue includes A component and B component, and the A component includes fluorinate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water acrylate emulsion and water, and B component includes water dispersive isocyanate, and the weight ratio of A component and B component is 100:5 to 100:30. The water - based peeling glue in the invention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double component PU, and the chemical reaction can occur during the film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crosslinking network can be formed after the film forming, so it has high water resistance and heat resistanc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fluorinate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has lower surface tension, it can increase the wettability of the waterborne system to the substrate and the leveling property of the film. After the formation of fluorine modifie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film, the fluorine bearing group is distributed at the interface because of the large hydrophobicity. This structure can increase the water resistance of the protective adhesive and reduce the stripping force when the protective adhesive is strip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性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性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水性可剥胶是一种以涂布、淋涂、喷涂、刷涂、旋涂等方式均匀分布在待保护物表面,成膜后具有一定硬度,对待保护物质有一定临时防护作用的胶水。相比传统保护膜使用起来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可针对异形基材施工等优势。相比溶剂型可剥胶具有更优异的环保属性。现有的水性可剥胶大多采用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为主要原料,包括单组份水性聚氨酯乳液、助剂、填料等组份。这些胶水由于成膜过程不存在化学反应,存在成膜后耐水性差,耐热性差的缺陷。且由于水性产品本身较溶剂型产品性能较差,需要添加更多的助剂改善,这些小分子助剂残留在保护膜中,在高温下或长时间存放会转移到被保护物表面,造成污染。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成膜后耐水性、耐热性高,且小分子残留少的水性可剥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性可剥胶成膜后耐水性、耐热性差,且小分子残留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可剥胶,其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B组分包括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其中,A组分和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5~100:30。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A组分包括10~30份的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70份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17~70份的水。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A组分还包括4~10份的成膜助剂,成膜助剂为2,4,6-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十二碳醇酯、乙二醇丁醚、苯甲醚及丙二醇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A组分包括12~20份的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50~55份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17~30份的水以及5~8份的成膜助剂。进一步地,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为羟基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进一步地,羟基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中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5000。进一步地,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中的多异氰酸酯为亲水改性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亲水改性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及亲水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水性可剥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配置A组分和B组分;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水性可剥胶。进一步地,配置A组分的步骤包括:将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混合,得到混合液;以及向混合液中加入成膜助剂,得到A组分。进一步地,配置A组分的步骤中,将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混合,在搅拌速度100~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5~20min后,得到混合液;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成膜助剂,在搅拌速度100~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5~20min,得到A组分;优选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的步骤中,将B组分加入到A组分中,在搅拌速度300~7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0~20min后,得到水性可剥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可剥胶的应用,其中,将上述水性可剥胶涂覆在待涂覆表面,待固化后形成保护膜以对待涂覆表面进行保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水性可剥胶的组分中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B组分包括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其中,A组分和所述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5~100:30。相比传统水性可剥胶,本专利技术中的水性可剥胶以双组份PU为主体,成膜过程中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成膜后能够形成交联网络,因此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耐热性。同时,由于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可以增加水性体系对基材的润湿性以及成膜时的流平性。氟改性水性聚氨酯成膜后,含氟端基会因疏水性大而分布在界面处(基材与保护膜界面,保护膜与空气界面),这种结构可以增加保护胶耐水性,并且可以降低保护胶剥离时的剥离力。另外,本品中氟改性聚氨酯可以代替小分子助剂,起到提升物性的作用,因此没有添加任何小分子助剂,这样的好处是涂覆保护胶的基材在长时间储存或在高温环境下不会因保护胶中助剂析出而遭受污染。总之,本专利技术中的水性可剥胶相比传统胶水,具有耐热性高,耐水性好及低转移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的水性可剥胶存在成膜后耐水性差、耐热性差,且小分子残留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可剥胶,该水性可剥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B组分包括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其中,A组分和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5~100:30。相比传统水性可剥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性可剥胶以双组份PU为主体,成膜过程中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成膜后能够形成交联网络,因此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耐热性。同时,由于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可以增加水性体系对基材的润湿性以及成膜时的流平性。氟改性水性聚氨酯成膜后,含氟端基会因疏水性大而分布在界面处(基材与保护膜界面,保护膜与空气界面),这种结构可以增加保护胶耐水性,并且可以降低保护胶剥离时的剥离力。另外,本品中氟改性聚氨酯可以代替小分子助剂,起到提升物性的作用,因此没有添加任何小分子助剂,这样的好处是涂覆保护胶的基材在长时间储存或在高温环境下不会因保护胶中助剂析出而遭受污染。总之,本专利技术中的水性可剥胶相比传统胶水,具有耐热性高,耐水性好、无小分子残留及低转移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性可剥胶中,只要A组分中含有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就能够使胶水具有成膜后的较高的耐水性、耐热性和低转移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A组分包括10~30份的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70份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17~70份的水。将A组分中的各成分用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成膜后的耐水、耐热及低转移性能。同时,上述含量内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还能够进一步改善胶水的成膜性能,使胶水在涂覆后形成更为光滑平整的胶膜,且具有更好的可剥离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以是任意的类型,优选其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制备带亲水基团并含-NCO端基的预聚物,在高速搅拌下将其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多元胺水溶液进行扩链,生成高分子量的水性聚脲聚胺脂。具体采用如下步骤:A、在一配备搅拌、滴液漏斗、温度计和氮气进出口的反应器中,加入计量的聚乙二醇、1,4一丁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开动搅拌,通人氮气,分批次加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升温至40℃~90℃,反应1~3h;B、向步骤A所得溶液中滴加二羟甲基丙酸,保温反应0.5~3h;继续滴加二乙醇胺,反应1~6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溶液;C、氮气保护下,向步骤B所得预聚体溶液中加入计量的偶氮二异丁腈,缓慢滴加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保持温度80~90℃,反应5~10h,制得水性有机氟改性聚氨酯;D、将步骤C中所制有机氟改性聚氨酯在强烈搅拌下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均匀、稳定的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其中,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20:1。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可剥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所述B组分包括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其中,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5~10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可剥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水;所述B组分包括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其中,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0:5~10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10~30份的所述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70份的所述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以及17~70份的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还包括4~10份的成膜助剂,所述成膜助剂为2,4,6-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十二碳醇酯、乙二醇丁醚、苯甲醚及丙二醇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12~20份的所述氟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50~55份的所述水性丙烯酸酯乳液、17~30份的水以及5~8份的所述成膜助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为羟基改性丙烯酸酯乳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性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中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5000。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多异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张国臻姚珍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