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6125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包括管板和换热管,所述管板上设有换热管孔,所述换热管孔侧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管板两侧包覆有衬板,所述衬板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的部分向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一侧弯折并与所述底面部分贴合接触,所述衬板侧部依次设有氟塑料换热管和金属胀管,所述氟塑料换热管位于所述金属胀管和所述衬板之间,所述衬板上表面与所述氟塑料换热管上端面齐平。能够有效起到换热管与管板间的密封、防腐和连接。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luoroplastic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ube shee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fluoroplastic heat exchange tube and a tube plate, including a tube plate and a heat exchange tube. The tub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exchange tube hole. The hole side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tube plate, and the lining plate is opposite to the ring groove to the bottom side of the annular groove. A fluoroplastic heat transfer tube and a metal expansion pipe are arranged in turn. The fluoroplastic heat exchang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metal tube and the lining plat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ining plate is flat with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fluoroplastic heat transf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lay the sealing, anti-corrosion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he tube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氟塑料换热器利用管式烟气加热技术,实现两种不同热媒热交换。目前在氟塑料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端部固定方式大部分采用氟塑料焊接方式,该项技术的操作十分复杂。首先需要将氟塑料表面打磨平滑,清理干净,并将焊接轨迹裁剪成规则形状;然后控制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恒温恒湿的密闭空间效果;操作人员需持特制焊枪,将氟塑料焊条缓慢且均匀地焊接在两块氟塑料之间。氟塑料焊接工艺十分繁琐,导致操作时间大幅度增长;为保证焊接质量,要花费巨大的经费搭建恒温恒湿密闭空间;焊接工器具和焊接材料均十分昂贵,人工费更加高昂;而且高温焊接时的氟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大量工作甚至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需要一种快捷可靠的连接结构及方法,以实现密封和防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及方法,能够有效起到换热管与管板间的密封、防腐和连接。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包括管板和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上设有换热管孔,所述换热管孔侧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管板两侧包覆有衬板,所述衬板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的部分向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一侧弯折并与所述底面部分贴合接触,所述衬板侧部依次设有氟塑料换热管和金属胀管,所述氟塑料换热管位于所述金属胀管和所述衬板之间,所述衬板上表面与所述氟塑料换热管上端面齐平。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衬板包括上衬板和下衬板,所述上衬板与所述下衬板包括位于所述换热管孔内侧的折边,两个所述折边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间隙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与所述换热管孔侧表面和所述氟塑料换热管相抵。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衬板为氟塑料衬板。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金属胀管上端向所述换热管孔外侧翻折并覆盖所述氟塑料换热管上端面。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管板上下侧的氟塑料衬板上加工出与换热管孔对应的开孔,开孔直径小于所述换热管孔直径,将氟塑料衬板开孔侧翻折进所述换热管孔内;步骤二、将氟塑料换热管穿进所述开孔内,所述氟塑料换热管上端面与所述衬板上表面齐平;步骤三、插入金属胀管,插入液压胀管器的胀头并对所述金属胀管施加压力以实现胀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三中,插入的所述金属胀管端部部分伸出所述换热管孔,胀接完成后将所述金属胀管端部翻折并覆盖所述氟塑料换热管上端面。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三中,下衬板翻折后套入O型圈,所述O型圈部分位于所述下衬板与所述换热管孔侧表面之间,后翻折所述上衬板,所述氟塑料换热管与所述换热管孔内侧表面完全卡住所述O型圈。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金属胀管、氟塑料换热管以及管板上的凹槽配合能够快速形成卡合结构,以保证换热管与管板间的密封性;管板防腐蚀性强;连接方法快速简便,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如下:1.管板,11.换热管孔,111.环形凹槽,2.衬板,21.上衬板,22.下衬板,3.氟塑料换热管,4.金属胀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氟塑料换热管3与管板1连接结构,包括管板1和换热管,管板1上设有换热管孔11,换热管孔11侧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111,管板1两侧包覆有衬板2,衬板2与环形凹槽111相对的部分向环形凹槽111底面一侧弯折并与底面部分贴合接触。换热管孔11上下端部边缘均设有圆角。衬板2侧部依次设有氟塑料换热管3和金属胀管4,氟塑料换热管3位于金属胀管4和衬板2之间,衬板2上表面与氟塑料换热管3上端面齐平。金属胀管4、氟塑料换热管3以及管板1上的环形凹槽111配合能够快速形成卡合结构,以保证换热管与管板1间的密封性。氟塑料衬板2覆盖管板1表面,以防止其被外侧烟气腐蚀。衬板2包括上衬板21和下衬板22,上衬板21与下衬板22包括位于换热管孔11内侧的折边,两个折边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间隙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与换热管孔11侧表面和氟塑料换热管3相抵,并处于压缩状态。环形凹槽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衬板2为氟塑料衬板,以保证管板1的防腐能力。金属胀管4上端向换热管孔11外侧翻折并覆盖氟塑料换热管3上端面,保护氟塑料换热管3上端位置的结构稳定性,减小流入换热管孔11内的流体对该区域结构的冲击。一种氟塑料换热管3与管板1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管板1上下侧的氟塑料衬板上加工出与换热管孔11对应的开孔,开孔直径小于换热管孔11直径,将氟塑料衬板2开孔侧翻折进换热管孔11内;步骤二、将氟塑料换热管3穿进开孔内,氟塑料换热管3上端面与衬板2上表面齐平;步骤三、插入金属胀管4,插入液压胀管器的胀头并对金属胀管4施加压力以实现胀接。上述步骤三中,插入的金属胀管4端部部分伸出换热管孔11,胀接完成后将金属胀管4端部翻折并覆盖氟塑料换热管3上端面。第二种实施例中,还包括O型圈的固定,下衬板22翻折后套入O型圈,O型圈部分位于下衬板22与换热管孔11侧表面之间,后翻折上衬板21,氟塑料换热管3与换热管孔11内侧表面完全卡住O型圈。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包括管板(1)和氟塑料换热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1)上设有换热管孔(11),所述换热管孔(11)侧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111),所述管板(1)两侧包覆有衬板(2),所述衬板(2)与所述环形凹槽(111)相对的部分向所述环形凹槽(111)底面一侧弯折并与所述底面部分贴合接触,所述衬板(2)侧部依次设有氟塑料换热管(3)和金属胀管(4),所述氟塑料换热管(3)位于所述金属胀管(4)和所述衬板(2)之间,所述衬板(2)上表面与所述氟塑料换热管(3)上端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包括管板(1)和氟塑料换热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1)上设有换热管孔(11),所述换热管孔(11)侧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111),所述管板(1)两侧包覆有衬板(2),所述衬板(2)与所述环形凹槽(111)相对的部分向所述环形凹槽(111)底面一侧弯折并与所述底面部分贴合接触,所述衬板(2)侧部依次设有氟塑料换热管(3)和金属胀管(4),所述氟塑料换热管(3)位于所述金属胀管(4)和所述衬板(2)之间,所述衬板(2)上表面与所述氟塑料换热管(3)上端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2)包括上衬板(21)和下衬板(22),所述上衬板(21)与所述下衬板(22)包括位于所述换热管孔(11)内侧的折边,两个所述折边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塑料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煜晖曲啸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