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597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锅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所述内锅包括:底板;围板,所述围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延伸,所述围板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弧形过渡段,所述弧形过渡段分别与所述围板和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弧形过渡段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所述弧形过渡段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锅具有使用方便、加热均匀、烹饪效果好等优点。

The inner pot and its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ner pot and a cooking utensil. The inner pan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fencing plate, which extends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floor, and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pads has a long axis and a short axis with each other, an arc transition section, and the arc transition s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plate and the floor. The radius of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arc transition sec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ong shaft is larger than the radius of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arc transition section in the short axis direction. The inner pot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uniform heating and good cook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锅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锅和具有所述内锅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诸如椭圆形压力锅的烹饪器具,其内锅为椭圆形,圆形的加热盘对椭圆形的内锅加热时,长轴端的加热效果较差,影响加热均匀性,导致烹饪效果不好。若将热管设置为与椭圆形内锅的形状一致的椭圆形,可以顾及内锅边缘温度均衡,但是由于椭圆内锅长轴端间距较大,其两长轴端部之间的部分由于距离热管较远,受热量较低,致使内锅仍然存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内锅,该内锅具有使用方便、加热均匀、烹饪效果好等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内锅的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内锅,所述内锅包括:底板;围板,所述围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延伸,所述围板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弧形过渡段,所述弧形过渡段分别与所述围板和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弧形过渡段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所述弧形过渡段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具有使用方便、加热均匀、烹饪效果好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内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弧形过渡段的纵截面的半径由所述长轴至所述短轴逐渐减小。这样便于减小所述底板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尺寸。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弧形过渡段包括:在所述长轴上相对设置且沿所述围板的周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过渡段;在所述短轴上相对设置且沿所述围板的周向延伸的两个第二过渡段,两个所述第一过渡段和两个所述第二过渡段交替相连,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纵截面的半径。这样便于减小所述底板的外边沿与加热管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长度。这样进一步便于减小所述底板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尺寸。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长度比为1:4-4:5。这样使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长度比例更加合理。可选地,所述围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弧形过渡段一体成型。这样便于简化所述内锅的生产加工过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围板和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且所述底板的所述长轴长度小于所述围板的所述长轴长度。这样便于利用椭圆形加热管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围板为椭圆形且所述底板为圆形。这样便于利用圆形加热管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内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内锅,具有使用方便、加热均匀、烹饪效果好等优点。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这样便于提高所述压力锅的加热性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内锅1、底板100、围板200、弧形过渡段300、第一过渡段310、第二过渡段320、第一过渡段310的长度L1、第二过渡段320的长度L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1。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1包括底板100、围板200和弧形过渡段300。围板200沿底板100的周向延伸,围板200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弧形过渡段300分别与围板200和底板100相连,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换言之,弧形过渡段300在经过所述长轴的纵截面上的半径,大于弧形过渡段300在经过所述短轴的纵截面上的半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1,通过使围板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所述长轴和所述短轴,可以构成围板的横截面大体为椭圆形的内锅1,相比相关技术中圆形的内锅,这样便于所述烹饪器具对大块状的长方形食材进行烹饪,便于扩大所述烹饪器具的使用范围,便于用户的使用,便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并且,通过使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相比相关技术中的内锅,可以在保持围板200的形状不变的情况下,便于使底板100在所述长轴上的边沿处更加靠近加热管,便于加热管对底板100的长轴上的两端进行加热,避免由于底板100所述长轴上的边沿距离加热管较远而导致加热不均匀,从而便于提高内锅1的受热均匀性,便于提高内锅1的加热效果,便于提高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例如,底板100下方设有圆环形的加热管(上下方向如图2、图4-图7中的箭头A所示),通过使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可以在保持围板200的形状不变的情况下,使底板100的形状更加趋近与圆形,从而使底板100能够与圆形的加热管相适配,便于利用圆形的加热管对内锅1进行加热。此外,通过使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相比相关技术中的内锅,可以在保持围板200的形状不变的情况下,便于缩小底板100在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可以避免由于底板100所述长轴上尺寸过大而导致底板100中部加热不足的问题,不仅便于保证内锅1能够对大块状的长方形食材进行烹饪,而且便于提高底板100中部的加热效果,进一步便于提高内锅1的受热均匀性,保证内锅1的烹饪效果。例如,在底板100下方设置椭圆形的加热管,由于通过使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弧形过渡段300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可以便于缩短加热管的所述长轴上的尺寸,以避免加热管中间处加热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加热管对底板100中部的加热效果,使底板100能够与椭圆形的加热管相适配,便于利用椭圆形的加热管对底板100进行加热。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1具有使用方便、加热均匀、烹饪效果好等优点。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内锅1。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1包括底板100、围板200和弧形过渡段30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弧形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锅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围板,所述围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延伸,所述围板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弧形过渡段,所述弧形过渡段分别与所述围板和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弧形过渡段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所述弧形过渡段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围板,所述围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延伸,所述围板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弧形过渡段,所述弧形过渡段分别与所述围板和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弧形过渡段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所述弧形过渡段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纵截面的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段的纵截面的半径由所述长轴至所述短轴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段包括:在所述长轴上相对设置且沿所述围板的周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过渡段;在所述短轴上相对设置且沿所述围板的周向延伸的两个第二过渡段,两个所述第一过渡段和两个所述第二过渡段交替相连,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纵截面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若愚何柏锋莫荣康周亚雷大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