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俊巧专利>正文

利用树木韧皮制造粘胶纤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557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树木韧皮制造粘胶纤维的方法,属纺织用化学纤维的制造领域,技术要点是将树木韧皮经脱胶、蒸煮、除砂、漂白、酸处理、抄造制成浆粕,在按常规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制成,其中所述的脱胶采用20~60℃加有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温水浸泡,时间12~48h;蒸煮采用碱煮,其氢氧化钠相对绝干料用量的15~30%,液比为1∶2~4,升温时间60~120分钟,蒸煮温度150~180℃,保温时间180~360分钟;漂白用氯量对绝干浆1~5%,温度30~60℃,时间40~120分钟;酸处理盐酸用量相对绝干浆为2~5%,时间30~60分钟,温度常温。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为树木韧皮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用化学纤维的制造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树木韧皮制造粘 胶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粘胶纤维属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碱化、老化、黄化等工序制 成可溶性纤维素黄酸酯,再溶于稀碱液制成粘胶,经湿法纺丝而制成。粘胶纤维是最早投入 工业化生产的化学纤维之一,由于粘胶纤维的吸湿性好,穿着舒适,可纺性优良,常与棉、 毛或各种合成纤维混纺、交织、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因此,粘胶纤维是一种应用 较广泛的化学纤维。目前,我国粘胶纤维生产主要以棉短绒、竹材等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原 料来源较为单一,而且随着粘胶纤维用量的增加而使原料的供应偏紧,价格呈持续上升的趋 势,制约了粘胶纤维行业的发展;为此,在粘胶纤维生产中采用新的原料成为行业内开发的 重点,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0410004397. 8 (公开号CN1560337A,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公开了一种"麻材粘胶纤维浆粕及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利用麻材制造粘胶纤维,但麻材 是传统的纺织原料,只是开拓其新的应用方式,对降低成本和拓展原料的来源意义不十分显 著。对树木韧皮的开发利用,行业内进行了大量地研究,也有多项相关的中国专利申请,但 主要集中在桑树皮和楮树皮的开发方面,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0510104676.6 (公开号 CN1793489A,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粘胶纤维的桑皮浆粕生产工 艺",就是利用桑树皮制造粘胶纤维的浆粕原料;而另一项中国专利申请CN200610044256.8 (公开号CN1858343A,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粘胶纤维的光叶楮 浆粕制备方法",是利用楮树韧皮制造粘胶纤维的浆粕原料;而利用其它树木或灌木韧皮作为 原料制造粘胶纤维则未见有相关的申请和报道。利用其它树木或灌木韧皮作为原料制造纺织 纤维的相关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0510034203. 3 (公开号CN1699643A,公开日2005年 11月23日)公开的一种"树木韧皮纤维及其加工方法",是利用树木韧皮制造纺织用纤维, 为树木韧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方案,但该专利在实施过程中,加工出的树木韧 皮纤维以粗纤维为主,细度2.6D以上的粗纤维含量超过60%,只能用于制造粗纱线,对树木 韧皮的增值小,不能用于制造高档纱线。因此,有必要开发利用树木韧皮的新应用领域,以 达更好的使用效果,提高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树木韧皮为原料, 生产加工粘胶纤维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生产的粘胶纤维具有优良的纺织、染色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是由除桑树、楮 树外的其它树木或灌木经取皮、脱胶、蒸煮、除砂、漂白、酸处理、抄造后制成浆粕,然后 按常规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经浸渍、压搾、粉碎、老成、黄化、研磨、溶解、过滤、脱泡、 过滤、纺丝、牵伸、切断、后处理、干燥制成,其中,所述的脱胶采用20 6(TC加有表面活 性剂的碱性温水浸泡,时间12小时至48小时;蒸煮采用碱煮,其氢氧化钠相对绝干料用量 的15 30%,液比为1: 2 4,升温时间60 120分钟,蒸煮温度150 180°C,保温时间180 360分钟;漂白的技术条件为漂白用氯量对绝干浆1 5%,温度30 6(TC,时间40 120 分钟;酸处理采用盐酸,用量相对绝干浆为2 5%,时间30 60分钟,温度常温。上述的中,所述的取皮在对多年生长的树木,采用机 械方法将树皮表面的老皮去掉,然后再采用手工或剥皮机将韧皮层与树杆上分离;而树枝或 一年内生长的灌木,可以直接用手工或剥皮机将树皮剥下备用。上述的中,所述脱胶的碱性溶液中的碱采用氢氧化钠, 浓度为3 12g/1,表面活性剂采用常用的阴离子、阳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之一,用量为 溶液重量的1 5%。;并且表面活性剂以采用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和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的组合为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拓展树木韧皮的应用领域,提高树木韧皮的附加价值,粘胶纤 维的细度可以在0.5 15D之间控制调节,可为纺织行业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的、用途广泛的新 型粘胶纤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1) 取皮取刚砍伐的f树树枝,用手工将树枝皮与树枝杆分离,应尽量避免将树枝内 的硬质木质纤维层带入。(2) 脱胶将经出渣后的树枝韧皮放入氢氧化钠浓度为12g/l、加有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用1%重量份的洗衣粉代替)、温度为6(TC的水池中,浸泡12个小时后捞出后晾干;脱胶的目的是将束状长纤维中的果胶成份脱出。(3) 蒸煮将经脱胶处理的棉杆皮切断成80mm长度,投入蒸煮釜内进行蒸煮,蒸煮条 件氢氧化钠相对绝干料用量的15%,液比为1: 2,升温时间60,蒸煮温度15(TC,保温时 间360分钟。(4) 漂白漂白用氯量对绝干浆1%,温度35。C,时间120分钟。(5) 酸处理盐酸,用量相对绝干浆为2%,时间60分钟。(6) 浸渍温度35'C,碱液浓度150g/1,时间40分钟。(7) 压榨甲纤含量32%,氢氧化钠含量15%。(8) 老成温度25。C。(9) 黄化二硫化碳用量为纤维素重量的30%,终温35'C,时间120分钟。(10) 纺丝酸浴液组成,硫酸150g/1,硫酸钠250g/1,硫酸锌20g/1,温度35'C。 粘胶纤维的性能见表l。实施例2(1) 取皮取刚砍伐的云杉树木,用手工将树木表面的老皮去掉,然后将韧皮层与树杆 分离,应尽量避免将树杆内的硬质木质纤维层带入,根据树木韧皮的大小分类堆放。(2) 脱胶将大小基本相同的树木韧皮放入氢氧化钠浓度为3g/1、加有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用2%重量份的洗衣粉代替)、温度为20'C的水池中, 浸泡48个小时后捞出后晾干。(3) 蒸煮将经脱胶处理的树木韧皮切断成80mm长度,投入蒸煮釜内进行蒸煮,蒸煮 条件氢氧化钠相对绝干料用量的30%,液比为l: 4,升温时间150分钟,蒸煮温度180℃, 保温时间120分钟。(4) 漂白漂白用氯量对绝干浆5%,温度50。C,时间30分钟。(5) 酸处理盐酸,用量相对绝干浆为5%,时间30分钟。(6) 浸渍温度35。C,碱液浓度220g/1,时间30分钟。(7) 压搾甲纤含量32%,氢氧化钠含量20%。(8) 老成温度3(TC。(9) 黄化二硫化碳用量为纤维素重量的36%,终温45'C,时间50分钟。(10) 纺丝酸浴液组成,硫酸150g/1,硫酸钠250g/1,硫酸锌25g/1,温度50。C。 粘胶纤维的性能见表l。实施例3(1) 取皮取刚砍伐的夹竹桃,用手工将树皮与树杆分离,应尽量避免将灌木内的硬质木质纤维层带入。(2) 脱胶将经出渣后的灌木韧皮放入氢氧化钠浓度为8g/1、加有2%。阳离子表面活性 剂和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用1%重量份的洗衣粉代替)、温度为35'C的水池中,浸 泡24个小时后捞出后晾干。(3) 蒸煮将经脱胶处理的棉杆皮切断成80國长度,投入蒸煮釜内进行蒸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树木韧皮制造粘胶纤维的方法,是由除桑树、楮树外的其它树木或灌木经取皮、脱胶、蒸煮、除砂、漂白、酸处理、抄造后制成浆粕,然后按常规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经浸渍、压榨、粉碎、老成、黄化、研磨、溶解、过滤、脱泡、过滤、纺丝、牵伸、切断、后处理、干燥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胶采用20~60℃加有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温水浸泡,时间12小时至48小时;蒸煮采用碱煮,其氢氧化钠相对绝干料用量的15~30%,液比为1∶2~4,升温时间60~120分钟,蒸煮温度150~180℃,保温时间180~360分钟;漂白的技术条件为:漂白用氯量对绝干浆1~5%,温度30~60℃,时间40~120分钟;酸处理采用盐酸,用量相对绝干浆为2~5%,时间30~60分钟,温度常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巧
申请(专利权)人:刘俊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