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89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包括LED光板,LED光板上设置有有整合扩散光学胶,整合扩散光学胶包括有光学胶与光学扩散粒子,整合扩散光学胶上设置有荧光粉膜片,荧光粉膜片上设置有棱镜膜,棱镜膜上还设置有光学膜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整合光学膜片,将光学胶与光学扩散粒子设置于LED光板之上,简化了背光光学结构,减少了PET的使用量,并且提高了膜片的光效率,实用价值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背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与电子设备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对显示屏的要求也不断的变高,目前市面上主要使用LCD显示器,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液晶显示器背光的入光方式分为两种:侧入式和直下式。当前直下式对比侧入式背光设计能够省去LGP(导光板)成本,而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并且直下式背光结构拥有高画质、高技能效果的优点。然而,直下式外观较厚的缺点却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可接受度。直下式结构需要使用多张光学膜片,是导致其厚度较大的原因之一,并且较大的厚度也造成了PET使用量的增加,进而导致光效率下降,也使LCD显示屏的成本增加。图1和图2为一般直下式背光结构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混合荧光粉与光学胶(OCA或OCR),涂布于LED光板之上,LED光板之上设置有扩散膜,扩散膜之上设置两片棱镜膜,棱镜膜之上又设置有反射型偏光增亮膜(DBEF)或扩散膜,或是在LED光板上上涂布荧光粉与光学胶(OCA或OCR),在之上依次设置扩散膜、一层棱镜膜与多功能光学膜片。因此传统设计的直下式背光结构厚度较大,并且由于堆叠的膜片层数较多,不仅提高了背光结构的制作成本,同时也使得光效率下降,对PET的需求量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包括由若干LED光源与电路板(FPC或PCBA)组成的LED光板,所述LED光板上设有一层整合扩散光学胶,所述整合扩散光学胶包括光学胶与光学扩散粒子,所述整合扩散光学胶上设置有一层荧光粉膜片,所述荧光粉膜片上设置有棱镜膜,所述棱镜膜上还设置有光学膜片,且所述棱镜膜的棱镜锯齿朝向所述光学膜片。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路板为FPC或PCBA,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或是印刷电路板。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光学胶为OCR或OCA,同样地,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光学胶,一般而言,OCA大多应于智能手机等较小尺寸触控面板,而OCR则多应用于平板电脑等较大尺寸产品。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棱镜膜的数量为0至2,棱镜膜是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厚度在50到300微米之间,在薄膜的上表面均匀而整齐的覆盖着一层棱镜结构,选择不同层数的棱镜膜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显示屏的亮度。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光学膜片为反射型偏光增亮膜、扩散膜或多功能光学膜片中的一种。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光学扩散粒子的浓度为所述整合扩散光学胶的10%至60%,可以根据所需产品的雾化程度来变更扩散粒子的添加量。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整合扩散光学胶与所述荧光粉膜片之间为未黏附状态。在制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时,待整合扩散光学胶与LED光板固定之后,整合扩散光学胶固化后再叠放其他光学胶。常规的直下式背光结构中,一般需要两片扩散膜,分为上扩散膜以及下扩散膜,扩散膜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光线亮度,并将导光板收到的光线柔散化,为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起到拓宽视角,其中下扩散膜的作用主要是将导光板导出的光或直下式光源射出的点光或线光向上扩散成均匀的面光源,上扩散膜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增亮膜,同时将增亮膜聚集的光再进行扩散,提高光线的均匀性。然而将下扩散膜堆叠于荧光粉与光学胶之上,增加了背光结构整体的厚度,从而影响背光结构整体的透光性能,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结构的成本。扩散膜主要由光扩散层与扩散粒子组成,通过扩散粒子的作用,从而折射、反射光线,达到扩散光线的目的。为了减小产品的厚度,同时增加透光性能,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光学扩散粒子与光学胶整合,同样能够将LED光板射出的光线扩散,进而省去了一般直下式背光结构中的下扩散膜,继续往上堆叠荧光粉膜片、棱镜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片即完成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光学胶(OCR或OCA)与光学扩散粒子以及荧光粉的整合,代替常规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中使用的扩散膜,减小了直下式光学背光架构的厚度,并且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同时也通过减少传统直下式背光光学膜片中光学膜片的数量,减少了PET的使用量,进而节约了生产制造的成本,也提高了产品自身的光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图2是一般直下式背光结构示意图。图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LED芯片,2、光学胶,3、荧光粉,4、电路板,5、扩散膜,6、棱镜膜,7、多功能光学膜片,8、光学扩散粒子,9、荧光粉膜片,10、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具体实施方案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底部设置有电路板4,电路板4可以为FPC或PCBA,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改变使用的电路板4,电路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LED芯片1作为光源,LED芯片1与电路板4组合形成LED光板,在LED光板上设有一层整合扩散光学胶,该整合扩散光学胶为光学胶2(OCR或OCA)混合光学扩散粒子8,光学扩散粒子8的质量占比为10%~60%,根据所需产品的不同可以改变配比,整合扩散光学胶上部叠放有一层荧光粉膜片,需要注意的是,该整合扩散光学胶与该荧光粉膜片之间无黏附作用,荧光粉膜片9上设置有若干的棱镜膜6,数量为0-2层,该棱镜膜6上设置有反射型偏光增亮膜10或是扩散膜5。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类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不同点在于实施例1中,直下式背光结构的顶部为反射型偏光增亮膜10或扩散膜5,而实施例2使用多功能光学膜片7,根据不同的需求,多功能光学膜片7能够改善背光系统的亮度,维持发出光的良好质量。在实际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时,先根据需求组装LED光板,之后按所需比例混合光学胶2与光学扩散粒子8,通过印刷、喷涂或膜压等方式固定整合扩散光学胶,之后加温固化,再按需叠加棱镜膜6、反射型偏光增亮膜10等光学膜片。本专利技术通过整合光学胶2与光学扩散粒子8,从而替代传统直下式背光结构的扩散膜5,也可以根据需求添加/减少棱镜膜6的数量,在不影响背光结构透过率的情况下,减少了光学膜片的数量,并且整合了光学膜片,简化了整体的结构。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专利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包括LED光板,所述LED光板包括电路板与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板上设置有整合扩散光学胶,所述整合扩散光学胶包括有光学胶与光学扩散粒子,所述整合扩散光学胶上设置有荧光粉膜片,所述荧光粉膜片上设置有棱镜膜,所述棱镜膜上还设置有光学膜片,且所述棱镜膜的棱镜锯齿朝向所述光学膜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包括LED光板,所述LED光板包括电路板与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板上设置有整合扩散光学胶,所述整合扩散光学胶包括有光学胶与光学扩散粒子,所述整合扩散光学胶上设置有荧光粉膜片,所述荧光粉膜片上设置有棱镜膜,所述棱镜膜上还设置有光学膜片,且所述棱镜膜的棱镜锯齿朝向所述光学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FPC或PCB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光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