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飞片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744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飞片雷管,由管壳、主装药、激发药和电子芯片组成,所述电子芯片输出端与内帽内激发药接触,并被密封在内帽中,使药头所在空间封闭。内帽下方是雷管的主装药,主装药与现有雷管主装药技术相同。当电子芯片输出端桥丝被加热引燃桥丝药头,或输出端电阻加热升温,均引燃激发药后,内帽内激发药燃烧产生高压气体,剪切内帽底部形成高速运动飞片,冲击雷管底部装药,引爆雷管。利用芯片控制延期,利用飞片起爆雷管,使电子雷管内不含起爆药,从而解决含起爆药的电子雷管的安全和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飞片雷管
本技术涉及雷管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飞片雷管。
技术介绍
电子雷管利用电子芯片实现雷管的起爆和延期控制,由于电子芯片具有可编程、抗杂散电的优点,电子雷管具有比一般化学延期雷管更高的精度和安全性。一般的,电子芯片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两侧分别与外部起爆信号的元件(如脚线)和电阻(桥丝)相连。从作用过程看,进入电路板的电极导入起爆信号到电子芯片,芯片接收起爆信号后,经过预设延期时间,输出电流,引燃桥丝上的药头或使电阻发热。可见,芯片主要起到控制的功能,起爆部分由雷管内装药完成。目前,电子雷管主要与起爆药雷管技术相结合,即:桥丝药头或电阻与起爆药接触,引燃药头或升温电阻引爆起爆药,进而引爆雷管。而起爆药雷管内含起爆药,涉及大量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无起爆药雷管技术相结合的电子芯片雷管技术,利用芯片控制延期,利用飞片起爆雷管,使电子雷管内不含起爆药,从而解决含起爆药的电子雷管的安全和因起爆药生产带来的污染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子飞片雷管,包括管壳、主装药、激发药和电子芯片,所述电子芯片输出端与内帽内激发药接触,并被密封在内帽中,使激发药的药头所在空间封闭,内帽下方是雷管的主装药。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芯片为电子雷管通用的常规芯片,芯片输出端既可采用桥丝加药头形式,也可采用电阻发热形式,芯片输出端都与内帽内激发药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主装药是RDX、HMX、TNT、PETN炸药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炸药。进一步地,所述的激发药也可直接使用市售成品点火药:黑火药、硝化棉、双基药、多基药、硅系点火药、钨系点火药、硼系点火药、钼系点火药、铜系点火药或锑系点火药。进一步地,所述内帽可由金属材料:铁、铜、铝、锡或铅制成;或者由非金属材料:塑料、固化材料、碳材料或纤维材料制成;或者由复合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本技术将电子芯片控制技术与飞片雷管起爆技术相结合,所设计的电子飞片雷管既具有电子雷管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又具有飞片式雷管不含起爆药、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的优点,综合性能大大提高。(2)本技术的所涉及的电子芯片、飞片元件均已成熟,所设计的电子飞片雷管可利用现有企业条件进行生产,具有大规模生产的可能。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飞片电子雷管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飞片电子雷管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为:1为脚线,2为印刷电路板,3为管壳,4为内帽,5为桥丝,6为激发药,7为主装药,8为电阻。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中,是一种飞片式电子雷管结构示意图。脚线1经印刷电路板2引入雷管内部,与电子芯片所在印刷电路板2输入的两个电极连接,电子芯片输出端为裹带药头的桥丝5,桥丝5与内帽4中的激发药6接触,并均固定在雷管的管壳3。图1中所示,管壳3为圆筒形壳体,铁制,表面光滑,无裂痕、砂眼,成型尺寸:外径7mm,壁厚0.2mm,高150mm。内帽4为铁制,外径6.5mm,壁厚0.2mm,长度12mm。管壳3底部主装药7为PETN。激发药6由RDX和KClO3按85%:15%组成,装填高度为10mm。该电子雷管起爆过程是:当起爆电流信号通过脚线1进入雷管内,并首先启动电子芯片,经过预设的延期时间后,输出电流经桥丝5并引燃药头,药头燃烧后点燃激发药6,由于激发药6被限制在内帽中的小空间里,激发药6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剪切内帽4底部形成高速运动飞片,飞片冲击起爆雷管底部的主装药7,实现雷管起爆。实施例2:图2中,所述其他元件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所使用的桥丝5引燃药头的点火方式改为依靠电阻8发热引燃激发药6,同时,内帽4改进为变截面形式,其他相同。变截面内帽上部分外径为6.5mm,壁厚0.2mm,长度10mm;下部分外径5.6mm,壁厚0.2mm,长度4mm。激发药装填高度11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子飞片雷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飞片雷管,包括管壳(3)、主装药(7)、激发药(6)和电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芯片输出端与内帽(4)内激发药(6)接触,并被密封在内帽(4)中,使激发药(6)的药头所在空间封闭,内帽(4)下方是雷管的主装药(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飞片雷管,包括管壳(3)、主装药(7)、激发药(6)和电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芯片输出端与内帽(4)内激发药(6)接触,并被密封在内帽(4)中,使激发药(6)的药头所在空间封闭,内帽(4)下方是雷管的主装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飞片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芯片为电子雷管通用的常规芯片,芯片输出端既可采用桥丝加药头形式,也可采用电阻发热形式,芯片输出端都与内帽内激发药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飞片雷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昊沈兆武杨明周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