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58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75‑85份,聚氨酯树脂2‑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0.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2份,竹粉复合物4‑8份,石墨烯20‑30份,重质碳酸钙2‑8份,亚麻纤维1‑5份,增塑剂2‑4份,抗氧剂1‑2份,润滑剂1‑2份,分散剂1‑2份。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竹粉、纳米二氧化硅、水混合,超声分散,加入硬脂酸,调节体系pH值为6.8‑7.1,升温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9.1‑9.48继续搅拌,加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
技术介绍
但是现有的充电器不具备自动断电功能,无论电子设备的电池是否已充满电,只要人们不手动切断充电器电源,充电器就会继续给电池充电,这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会对电子设备的电池造成损坏,若充电时间过长造成电池温度过高,还会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这对充电器外壳的散热效果要求较高,是值得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可形成传热通道,散热效果好,而且韧性极好,具有极强抗冲击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75-85份,聚氨酯树脂2-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0.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2份,竹粉复合物4-8份,石墨烯20-30份,重质碳酸钙2-8份,亚麻纤维1-5份,增塑剂2-4份,抗氧剂1-2份,润滑剂1-2份,分散剂1-2份。优选地,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竹粉、纳米二氧化硅、水混合,超声分散,加入硬脂酸,调节体系pH值为6.8-7.1,升温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9.1-9.48继续搅拌,加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优选地,竹粉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竹粉、纳米二氧化硅、水、硬脂酸、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5-15:20-30:100:1-2:1-2。优选地,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竹粉、纳米二氧化硅、水混合,超声分散5-15min,加入硬脂酸,调节体系pH值为6.8-7.1,升温至85-92℃搅拌15-25min,搅拌速度为800-900r/min,加入氨水调节体系pH值至9.1-9.48继续搅拌5-12min,加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5-15min,研磨速度为500-600r/min,研磨压力为0.5-1.2MPa,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优选地,主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丙烯60-80份,聚苯乙烯5-15份。优选地,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聚苯乙烯蜡1-2份,微晶石蜡1-2份。本专利技术以聚丙烯、聚苯乙烯为主料,在过氧化二异丙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的作用下,构建的空间框架结构,具有较长的柔性链,可有效容纳其他物质,韧性极好,而且可形成传热通道,散热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竹粉复合物中,竹粉在硬脂酸的配合下与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程度高,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结合,不仅储存稳定性好,而且具有无机材料及有机硅材料所具有的耐高低温、耐老化性能,同时由于含氟基团的引入而赋予化学稳定及较低的表面能,配合石墨烯、重质碳酸钙、亚麻纤维,韧性与硬度均衡,具有极强抗冲击性,不仅柔韧性能好,而且散热效果好。经检测,本专利技术所得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拉伸强度为38pa,断裂伸长率为220%,弯曲强度为52Mpa,缺口冲击强度为26kJ/m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原料包括:主料75g,聚氨酯树脂4g,过氧化二异丙苯0.2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g,竹粉复合物4g,石墨烯30g,重质碳酸钙2g,亚麻纤维5g,增塑剂2g,抗氧剂2g,润滑剂1g,分散剂2g。主料包括:聚丙烯60g,聚苯乙烯15g。增塑剂包括:聚苯乙烯蜡1g,微晶石蜡2g。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5g竹粉、30g纳米二氧化硅、100g水混合,超声分散5min,加入2g硬脂酸,调节体系pH值为6.8-7.1,升温至85℃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加入氨水调节体系pH值至9.1-9.48继续搅拌12min,加入1g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15min,研磨速度为500r/min,研磨压力为1.2MPa,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实施例2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原料包括:主料75g,聚氨酯树脂4g,过氧化二异丙苯0.2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g,竹粉复合物4g,石墨烯30g,重质碳酸钙2g,亚麻纤维5g,增塑剂2g,抗氧剂2g,润滑剂1g,分散剂2g。主料包括:聚丙烯60g,聚苯乙烯15g。增塑剂包括:聚苯乙烯蜡1g,微晶石蜡2g。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5g竹粉、30g纳米二氧化硅、100g水混合,超声分散5min,加入2g硬脂酸,调节体系pH值为6.8-7.1,升温至85℃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加入氨水调节体系pH值至9.1-9.48继续搅拌12min,加入1g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15min,研磨速度为500r/min,研磨压力为1.2MPa,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实施例3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原料包括:主料82g,聚氨酯树脂2.5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2g,竹粉复合物7g,石墨烯22g,重质碳酸钙6g,亚麻纤维2g,增塑剂3.5g,抗氧剂1.2g,润滑剂1.7g,分散剂1.2g。主料包括:聚丙烯75g,聚苯乙烯8g。增塑剂包括:聚苯乙烯蜡1.8g,微晶石蜡1.3g。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12g竹粉、22g纳米二氧化硅、100g水混合,超声分散12min,加入1.2g硬脂酸,调节体系pH值为6.8-7.1,升温至90℃搅拌18min,搅拌速度为880r/min,加入氨水调节体系pH值至9.1-9.48继续搅拌6min,加入1.8g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8min,研磨速度为560r/min,研磨压力为0.8MPa,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实施例4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原料包括:主料78g,聚氨酯树脂3.5g,过氧化二异丙苯0.3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8g,竹粉复合物5g,石墨烯28g,重质碳酸钙4g,亚麻纤维4g,增塑剂2.5g,抗氧剂1.8g,润滑剂1.3g,分散剂1.8g。主料包括:聚丙烯65g,聚苯乙烯12g。增塑剂包括:聚苯乙烯蜡1.2g,微晶石蜡1.7g。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8g竹粉、28g纳米二氧化硅、100g水混合,超声分散8min,加入1.8g硬脂酸,调节体系pH值为6.8-7.1,升温至88℃搅拌22min,搅拌速度为840r/min,加入氨水调节体系pH值至9.1-9.48继续搅拌10min,加入1.2g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12min,研磨速度为540r/min,研磨压力为1MPa,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75‑85份,聚氨酯树脂2‑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0.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2份,竹粉复合物4‑8份,石墨烯20‑30份,重质碳酸钙2‑8份,亚麻纤维1‑5份,增塑剂2‑4份,抗氧剂1‑2份,润滑剂1‑2份,分散剂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75-85份,聚氨酯树脂2-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0.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2份,竹粉复合物4-8份,石墨烯20-30份,重质碳酸钙2-8份,亚麻纤维1-5份,增塑剂2-4份,抗氧剂1-2份,润滑剂1-2份,分散剂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特征在于,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竹粉、纳米二氧化硅、水混合,超声分散,加入硬脂酸,调节体系pH值为6.8-7.1,升温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9.1-9.48继续搅拌,加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设备充电器用聚丙烯外壳,其特征在于,竹粉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竹粉、纳米二氧化硅、水、硬脂酸、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5-15: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朋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优信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