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阻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512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阻火装置,所述高效阻火装置安装在供气端与使用端之间,从所述供气端至使用端的方向,所述高效阻火装置依次包括电子止闭阀、水式阻火机构、干式阻火机构和自由基检测装置,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止闭阀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式阻火机构与干式阻火机构串联,在干式阻火机构中,可以大量消除回火火苗中的自由基,接着再通过水式阻火机构,进行降温,这样可以彻底避免回火火苗回窜;另外,在高效阻火装置前端加设了自由基检测装置,该自由基检测装置采用了铜丝将自由基的信号放大,再进行检测的方式,可以提高自由基检测装置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地起到阻火效果,保证气源端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阻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易燃气体输送管路中的高效阻火装置
,尤其涉及到一种高效阻火装置。
技术介绍
在易燃气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高效阻火装置,高效阻火装置又名防火装置,是用来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的火焰蔓延的安全装置,防止设备出现回火时而引起气源端的安全隐患。参照公开文献:一种多级叠式变径分流防回火罐装置,公开号:CN106051466A,公开日:2016-10-26,采用的是多个装有水的罐体串联,来实现阻火的目的,但在氢气燃料产生回火时,压力迅速增大,氢分子会生成大量的自由基往气源方向回窜,自由基与其它分子相撞,生成新的产物,同时也产生新的自由基再继续与其它分子发生反应,自由基有机会通过液体中的气体通道而穿过罐体,所以,在回火花苗进入装有液体的罐体之前,必须对回火产生地大量自由基进行消除,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必须在高效阻火装置前段安装检查装置,但因为自由基的数量不多的时候,难以检测出来,所以,就难以在回火刚产生的时候,切断气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效阻火装置,能够在自由基数量不多时检测出来,并反馈给系统,提高安全系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阻火装置安装在供气端与使用端之间,从所述供气端至使用端的方向,所述高效阻火装置依次包括电子止闭阀、水式阻火机构、干式阻火机构和自由基检测装置,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止闭阀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传送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电子止闭阀的开关。优选地,所述干式阻火机构包括一根或多根首尾并联的“W”形密封管,每根所述密封管的中心轴线呈蛇形弯曲,每根所述密封管包括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所述第一“U”形管邻近所述供气端,所述第二“U”形管邻近所述使用端,所述第一“U”形管内填充石英砂,所述第二“U”形管内填充不锈钢丝。优选地,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内具有空腔,该本体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本体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本体的连接位置,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本体顶部螺纹连接有一紫外线感应器,所述紫外线感应器探测头伸入所述空腔中,所述紫外线感应器封住所述空腔顶部使得所述空腔密闭,所述空腔内杂乱地填设有铜丝。优选地,所述水式阻火机构包括有多个串联的罐体及设于每两个所述罐体之间的单向阀,所述罐体内装有水,在水面以下设有两块以上间隔设置的隔板,每块所述隔板设有多个通孔,越往上的所述隔板上设置的通孔数量越少,通孔孔径越大,所述单向阀的开启方向由供气端指向使用端。优选地,所述第二“U”形管内填充满316不锈钢丝。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水式阻火机构与干式阻火机构串联,在干式阻火机构中,可以大量消除回火火苗中的自由基,接着再通过水式阻火机构,这样可以彻底避免回火火苗回窜;另外,在高效阻火装置前端,加设了自由基检测装置,该自由基检测装置采用了铜丝将自由基的信号放大,再进行检测的方式,可以提高自由基检测装置的灵敏度,同时,采用了这种方式检测,可以在回火刚发生的时候,迅速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及时把供气端的电子止闭阀关闭,切断燃气,保证气源端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式阻火机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干式阻火机构20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自由基检测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水式阻火机构,200-干式阻火机构,300-自由基检测装置,400-电子止闭阀,500-供气端,600-使用端,110-罐体,111-隔板,112-进气口,113-出气口,120-单向阀,210-密封管,211-第一“U”形管,212-第二“U”形管,310-进气管,320-出气管,330-紫外线感应器,320-本体,350-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参照图1,一种高效阻火装置,所述高效阻火装置安装在供气端500与使用端600之间,从所述供气端500至使用端600的方向,所述高效阻火装置依次包括电子止闭阀400、水式阻火机构100、干式阻火机构200和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与所述电子止闭阀400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传送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电子止闭阀400的开关。再参照图2,所述水式阻火机构100包括有多个串联的罐体110及设于每两个所述罐体110之间的单向阀120,所述单向阀120的开启方向由供气端500指向使用端600,所述罐体110内装有水,在水面以下设有两块以上间隔设置的隔板111,每块所述隔板111设有多个通孔,越往上的所述隔板(111)上设置的通孔数量越少,通孔孔径越大,罐体110的进气口112位于其底部,出气口113位于其顶部,气体从罐体110的进气口112到出气口113是通畅的,而从出气口113回流到进气口112是受阻的,另外隔板111最好采用向上拱起的曲面结构,这里采用的是球面的结构,也可采用其他曲面结构,因为隔板向上拱起,有助于把回火的气流散射开,把回火的气体速度及强度减弱,沿着回火气流回流方向,孔径越来越小,回火火苗就越难通过,这样能够更好地起到阻火的效果。再参照图3,所述干式阻火机构200包括一根或多根首尾并联的“W”形密封管210,每根所述密封管210的中心轴线呈蛇形弯曲,这样自由基在通过的时候会撞击密封管210的管壁,管壁大量吸收自由基,每根所述密封管210分为第一“U”形管211与第二“U”形管212,所述第一“U”形管211邻近所述供气端500,所述第二“U”形管212邻近所述使用端600,所述第一“U”形管211内填充石英砂,所述第二“U”形管212内填充不锈钢丝,所述第二“U”形管212内优选地是填充满316不锈钢丝,316不锈钢丝杂乱布置,可以有效增加自由基与316不锈钢丝碰撞的面积,进一步吸收自由基,另外,为了降温,加强阻火效果,可以在干式阻火机构200旁边增加一部风机对其进行风冷。再参照图4,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包括本体340,该本体340内具有空腔350,该本体340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气管310与出气管320,所述进气管310与所述本体340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出气管320与所述本体340的连接位置,所述进气管310与出气管320分别与所述空腔350连通,所述本体340顶部螺纹连接有一紫外线感应器330,所述紫外线感应器330探测头伸入所述空腔350中,所述紫外线感应器330封住所述空腔350顶部使得所述空腔350密闭,这里可加设密封圈防止其漏气,所述空腔350内杂乱地填设有铜丝,铜丝是杂乱布置的,这样自由基在通过本体340时,有足够的时间与铜丝发生碰撞,最大限度地放大自由基的信号,方便及时检测出来。当发生回火现象时:自由基检测装置300先动作,回火中的自由基经过自由基检测装置300时,自由基与铜丝发生撞击,经过铜丝将其信号放大,紫外线感应器330检测出信号,马上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立刻发出指令,关闭电子止闭阀400,切断供气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阻火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阻火装置安装在供气端(500)与使用端(600)之间,从所述供气端(500)至使用端(600)的方向,所述高效阻火装置依次包括电子止闭阀(400)、水式阻火机构(100)、干式阻火机构(200)和自由基检测装置(300),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与所述电子止闭阀(400)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传送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电子止闭阀(400)的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阻火装置安装在供气端(500)与使用端(600)之间,从所述供气端(500)至使用端(600)的方向,所述高效阻火装置依次包括电子止闭阀(400)、水式阻火机构(100)、干式阻火机构(200)和自由基检测装置(300),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与所述电子止闭阀(400)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传送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电子止闭阀(400)的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阻火机构(200)包括一根或多根首尾并联的“W”形密封管(210),每根所述密封管(210)的中心轴线呈蛇形弯曲,每根所述密封管(210)包括第一“U”形管(211)与第二“U”形管(212),所述第一“U”形管(211)邻近所述供气端(500),所述第二“U”形管(212)邻近所述使用端(600),所述第一“U”形管(211)内填充石英砂,所述第二“U”形管(212)内填充不锈钢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检测装置(300)包括本体(340),该本体(34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以松唐立豪朱敏陈沼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蓝新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