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废水排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30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废水排放设备,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电解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端面的光伏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左侧的第一集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右侧的第二集取装置,所述箱体底部四个边角上同时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设有固定孔,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腔体,所述腔体上侧内壁的中心处及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接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下感应装置,所述下感应装置上侧且位于所述隔板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上感应装置,所述隔板下端面及所述腔体下侧内壁中心处之间固定设置有离子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利用
,具体是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较多的工业废水,这些废水通过净化后往往是直接排放掉,而这些废水种有绝大多数是可合理利用的,废水在电解后可制得氢气和氧气,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制得氢气和氧气废水排放设备来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从而间接的实现了无废水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电解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端面的光伏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左侧的第一集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右侧的第二集取装置,所述箱体底部四个边角上同时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设有固定孔,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腔体,所述腔体上侧内壁的中心处及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接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下感应装置,所述下感应装置上侧且位于所述隔板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上感应装置,所述隔板下端面及所述腔体下侧内壁中心处之间固定设置有离子块,所述隔板左侧与所述腔体左侧内壁之间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端面设有多组正电极针,所述隔板右侧及所述腔体右侧内壁之间的所述腔体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端面设有多组负电极针,所述腔体接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外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端面前后相称设置有提手,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端面中心处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接连块,所述箱体上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光伏板,所述第一安装架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上接连块,所述上接连块通过铰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下接连块,所述第一安装架左侧端面通过铰接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安装架接近左侧端面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所述箱体接近左侧端面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端口向上的转槽,所述转槽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第一电转机左侧且位于所述转槽内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右端面通过转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转机,所述卷筒左端面通过转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槽的左侧内壁,所述卷筒上盘绕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接近右侧端面的下端面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集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左侧左筒体,所述左筒体内设置有第一集取腔,所述第一集取腔与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通连所述第一集取腔及所述腔体的左接连管,所述左接连管上设置有第一抽取装置,所述第一集取腔接近下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左端端口处设置有第一封闭盖,所述第一排水槽上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集取腔接近前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集取腔内设置有盘绕的且与所述第一导水管相通连的第一冷凝水管,所述第一集取腔接近后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冷凝水管相通连的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集取腔接近上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气压表,所述第一集取腔上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斜切面,所述第一斜切面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氧气管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集取腔相通连的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一集取腔相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网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集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右侧右筒体,所述右筒体内设置有第二集取腔,所述第二集取腔与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通连所述第二集取腔及所述腔体的右接连管,所述右接连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抽取装置结构相同的第二抽取装置,所述第二集取腔接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右端端口处设置有第二封闭盖,所述第二排水槽上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集取腔接近前侧内壁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集取腔内设置有盘绕的且与所述第二导水管相通连的第二冷凝水管,所述第二集取腔接近后侧内壁的右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冷凝水管相通连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集取腔接近上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气压表,所述第二集取腔上侧内壁设置有第二斜切面,所述第二斜切面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氢气管,所述氢气管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氢气管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集取腔相通连的第二通口,所述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二集取腔相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网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抽取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左接连管固定配合连接的接连环,所述接连环内设置有通过固定杆固定的基座,所述基座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扇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承座内固定设置有储电瓶,所述储电瓶与所述负电极针及负电极针电性连接,所述储电瓶与所述第一光伏板及第二光伏板电性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转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转机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转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转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转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金属降热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使用本装置之前使用人员先关闭第一抽取装置及第二抽取装置,同时关闭第一排水槽、第一阀门、第二排水槽及第二阀门,准备完成后使用人员打开端盖并通过进水槽往腔体内注入工业废水,当腔体内工业废水液面超过上感应装置时停止注水,此时关闭端盖并给正电极针通上正电,给负电极针通上负电,此时正电极针与负电极针将腔体内的水电解,并在正电极针上生成氧气,在负电极针上生成氢气,此时第一抽取装置及第二抽取装置启动,此时第二电转机转动,进而通过转接轴带动扇片转动,进而将腔体左侧生成的氧气抽入第一集取腔内,将腔体内生成的氢气抽入第二集取腔内,此时往第一导水管及第二导水管内通入冷凝水进而将带入的水蒸气冷却液化,当第一集取腔或第二集取腔内的气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工作人员分别打开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将第一集取腔及第二集取腔内的氧气及氢气分别抽出,期间第一滤网块及第二滤网块可将带入的水蒸气进一步去除,而冷却生成的液态水可通过第一排水槽及第二排水槽泄出,在电解的过程中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第一电转机启动,进而通过转接轴带动卷筒转动,进而拉紧或松开拉绳,进而克服拉簧的弹力,进而带动第一安装架绕上接连块及下接连块转动并对准阳光使得第二安装架及第一光伏板最大限度转化阳光,而当使用腔体内液面达到下感应装置以下时,工作人员可将第二光伏板折叠并通过进水槽再次加入工业废水。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抽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冷凝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箱体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废水排放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电解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端面的光伏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左侧的第一集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右侧的第二集取装置,所述箱体底部四个边角上同时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设有固定孔,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腔体,所述腔体上侧内壁的中心处及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接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下感应装置,所述下感应装置上侧且位于所述隔板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上感应装置,所述隔板下端面及所述腔体下侧内壁中心处之间固定设置有离子块,所述隔板左侧与所述腔体左侧内壁之间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端面设有多组正电极针,所述隔板右侧及所述腔体右侧内壁之间的所述腔体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端面设有多组负电极针,所述腔体接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外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端面前后相称设置有提手,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端面中心处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接连块,所述箱体上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光伏板,所述第一安装架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上接连块,所述上接连块通过铰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下接连块,所述第一安装架左侧端面通过铰接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安装架接近左侧端面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所述箱体接近左侧端面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端口向上的转槽,所述转槽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第一电转机左侧且位于所述转槽内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右端面通过转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转机,所述卷筒左端面通过转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槽的左侧内壁,所述卷筒上盘绕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接近右侧端面的下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电解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端面的光伏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左侧的第一集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右侧的第二集取装置,所述箱体底部四个边角上同时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设有固定孔,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腔体,所述腔体上侧内壁的中心处及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接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下感应装置,所述下感应装置上侧且位于所述隔板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上感应装置,所述隔板下端面及所述腔体下侧内壁中心处之间固定设置有离子块,所述隔板左侧与所述腔体左侧内壁之间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端面设有多组正电极针,所述隔板右侧及所述腔体右侧内壁之间的所述腔体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端面设有多组负电极针,所述腔体接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外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端面前后相称设置有提手,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端面中心处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接连块,所述箱体上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光伏板,所述第一安装架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上接连块,所述上接连块通过铰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下接连块,所述第一安装架左侧端面通过铰接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安装架接近左侧端面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所述箱体接近左侧端面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端口向上的转槽,所述转槽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第一电转机左侧且位于所述转槽内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右端面通过转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转机,所述卷筒左端面通过转接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槽的左侧内壁,所述卷筒上盘绕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接近右侧端面的下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废水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左侧左筒体,所述左筒体内设置有第一集取腔,所述第一集取腔与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通连所述第一集取腔及所述腔体的左接连管,所述左接连管上设置有第一抽取装置,所述第一集取腔接近下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左端端口处设置有第一封闭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碧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鄞州义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