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东汉专利>正文

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1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尤指一种可在运动鞋底侧边绘制线条,并使线条宽度维持一定,不致沾染预定绘制范围外的描线笔。主要系于一中空笔筒下端锁固一锥形头,在锥形头内部置有一下端呈圆锥形的配重块,该锥形部分的锥面斜度恰与锥形头内侧锥面斜度相同,配重块下端设有细长的导流杆,藉由导流杆是否受力向上推举配重块上升,使配重块锥形面与锥形头间形成间隙,以决定笔筒中油墨可否由其间流出,以供绘制线条。(*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它主要是藉由一下端呈圆锥形的配重块与一锁固于中空笔筒下端的锥形头内部间的配合,以达到密封效果,从而使油墨不致流出。且配重块的下端另设有一导流杆,藉由向上推动该导流杆,以开启其密闭状态,并使笔筒内的油墨得以流出,以供鞋底侧边绘制线条。自从台湾地区经济急速起飞,并以出口贸易为其经济策略的主要方针后,其各种制品竞争能力之强,已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而其中鞋类产品之销售量,更使台湾国际间获得鞋业王国之美誉。虽然近年来,鞋类的产销饱受工运、汇率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廉价劳工的威胁,使其发展脚步略显迟缓,然而亦由于此一冲击,因此乃形成国内鞋类制品的转型期,亦即其产品已由昔日的廉价倾销,转而为专事生产品质较高且款式新颖的高级品,且其国际声誉亦日益堀起。考虑到这一发展趋势在将成为鞋类制品未来的主流,以及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制鞋工业的发展,如何在鞋,尤其在运动鞋的鞋底周缘上增设不同颜色的线条(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增加鞋的美感亦是目前制鞋业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一般以射出成型方式制成的鞋底,均无法于其侧边形成该线条,亦即该一线条的设置方式,完全是人工设置方式,而一般用以绘制该线条的方法,则系用常见的油性签字笔(如图2-A所示),而其主要缺点则如下述1.布设不均匀,由于胶鞋鞋底表面并非如纸张般平滑,且不易着墨,因此使用该类签字笔以代替一般描线用的油墨,将造成涂布不匀甚至形成断续状线条的情形,极不美观。2.易退色,由于签字笔所使用的墨水,并不易附着于胶鞋表面上,因此一旦稍边时日,则墨色渐淡甚至掉落而呈班驳状,极不美观。3.线形不佳,由于该类签字笔的笔头系呈圆形,因此难以确实填满用以布设线条的沟槽,而留下未着色的死角部分,造成线条粗细不一歪扭不直的情形。4.易污染鞋边,由于该类签字笔的笔头系凸出于笔的前端,因此使用者一旦将笔头触及沟槽的侧边,则其墨水将迅速渲染于沟槽之外,极不美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本技术的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主要系于一中空的笔筒下端锁固有一中空的锥形头,锥形头下端设有一导流管,且该导流管内部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的上端与锥形部的内部相通;锥形头的内部置有一配重块,该配重块的上端系呈圆柱形,且其周缘依相等间距设有多个向其内部凹陷的导流槽,配重块的下端则系呈圆锥形,该圆锥形部分的下端沿其中心轴向,设有一向下延伸的细长形导流杆,该导流杆穿置于锥形头下端的导流管中,且配重块下端的圆锥形部分,其锥形面的斜度恰与锥形头内侧的锥形面斜度相同,藉由配重块所具的重量与该二锥形面之间的配合,将可使锥形头内部的二锥形面间形成封闭状态,而可用以防止中空笔筒中的油墨由导流管流出,而一旦导流杆受外力而将配重块向上顶起时,则又可使该二锥形面间形成一间隙,以供中空笔筒中的油墨向下流出。配重块上端的形状可设为等边多角柱形,且于其各边上分别设有一内凹的导流槽。配重块上端周缘所设呈向内凹陷的导流槽,其内凹的形状可为弧形或多边形。配重块下端所设的导流杆,其外径略小于锥形头下端的导流杆的内径,以使油墨可经由其二者间的空隙流出。导流管下端套设有一塑胶制的中空润滑管,藉由该润滑管与鞋底之间的润滑作用,以使油墨可顺畅流出而不致产生断续现象。导流杆的末端略突出于润滑管的下端,以使其于触及鞋底侧边时,可向上推动配重块,而于配重块与锥形头的内侧形成可供油墨流过的空隙。中空笔筒下端且位于锥形头上方处,锁固有一用以限制配重块上升高度,且其中央设有一穿孔的挡块,该挡块与配重块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其高度应不小于导流杆突出于润滑管外的长度,且该挡块中央所设的穿孔,其半径比各导流槽内缘与配重块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以使油墨可经由该穿孔而流至导流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系运动鞋的侧视图。图2系本技术与签字笔笔头的比较图。图3系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系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系本技术的侧视图。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其主要的元件包括有一中空笔筒1、一配重块2、一锥形头3与一润滑管4,其中锥形头3系锁固于中空笔筒1的下端,其内部亦呈中空状,且其下端设有一导流管31,该导流管31的内部设有一贯穿孔32(如图5-B)所示,且该贯穿孔32的上端系与锥形头3的中空内部相通。锥形头3内部套置有一配重块2,该配重块2的上端21系呈圆柱形,而于该圆柱形端21的周缘,沿轴向、等距设有多个内陷的导流槽22;配重块2的下端23则设为呈圆锥形,且该圆锥形部分23的周缘斜度,系与锥形头3内侧周缘33的锥度相同。配重块2圆锥形部分23的底端中央沿其中心轴线,设有一向下延伸且呈细长形的导流杆24,该导流杆24的直径略小于导流管31内贯穿孔32的直径,因此可将其穿置于导流管贯穿孔32内,且其长度较该导流管31的长度为大,而由其末端凸出于导流管31之外。藉由上述各元件的组合,使当配重块2受重力的影响而下降后,将可以其呈圆锥形的下端23周缘,压制于锥形头3内侧周缘的斜面33上,迫使锥形头3下端的导流管31与中空笔筒1内部之间形成封闭状态,而能防止填注于该中空笔筒1内部的油墨5向下流出(如图5-A所示)以便于收藏。当欲使用时,则使用者仅需将导流管31置于鞋底侧缘上,并将原凸出于该导流管31端末的导流杆24上顶,以推动配重块2向上,而使配重块2的圆锥形部分23与锥形头3内侧周缘33之间形成空隙34(如图5-B所示),从而可促使中空笔筒1中的油墨5,沿该间隙34经由导流管31而向下流出,以供绘制线条。由于为使导流管31与鞋底侧边6表面间具有较佳的润滑效果,以利于线条的绘制,且不致由于其滑动阻凝而造成线条断续现象,因此本技术乃于导流管31的末端套设一PE润滑管4,该润滑管4系呈中空状,且其套设于导流管31端末后,仍可使导流杆24略凸出于其外侧,藉以当使用者将润滑管4抵住鞋底侧边6时,可将该导流杆24上推,以供油墨5流出。为避免使用者于不使用本技术时将其倒置,而于再度欲使用时将其猛然取直,促使配重块2于中空笔筒1内由上而下急速坠落,因而造成导流杆24折损现象,因此,本技术乃于中空笔筒1底端内部的配重块2上方,预先锁固一挡块12,藉以限制配重块2受推后与锥形头3内侧周缘33之间的最大距离。前述挡块12设有一贯通其上、下端的穿孔13,以使笔筒1中的油墨5仍能向下流动。该挡块12其下端端面14与配重块2上端端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导流杆24端末突出于润滑管4外的长度(如图5-A所示),以使导流杆24于受推时,能完全没入润滑管4中;挡块12上所设的穿孔13其半径应大于各导流槽22最内缘处与配重块2轴心之间的距离,亦即,该穿孔13的边缘将有部分直接向下与导流槽22相连通,藉以于导流杆24上顶时,仍能供油墨5顺利流下。本技术的描线笔在连续使用时,为避免油墨5逐渐用尽时,于中空笔筒1内形成低压状态,而造成油墨5难以顺畅流出的情形,因此,本技术乃将锁固于笔筒1上端,可随时旋开用以供补充油墨5的顶盖11上设置一穿孔16,藉以平衡其内外压力,而使油墨5可顺畅流出。当使用者在每完成一线条的绘制后,将本技术的描线笔提起时,为避免残留于锥形头3内的油墨5仍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其特征在于:主要系于一中空的笔筒下端锁固有一中空的锥形头,锥形头下端设有一导流管,且该导流管内部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的上端与锥形头的内部相通;锥形头的内部置有一配重块,该配重块的上端系呈圆柱形,且其周缘依相等间距设有多个向其内部凹陷的导流槽,配重块的下端则系呈圆锥形,该圆锥形部分的下端沿其中心轴向,设有一向下延伸的细长形导流杆,该导流杆穿置于锥形头下端的导流管中,且配重块下端的圆锥形部分,其锥形面的斜度恰与锥形头内侧的锥形面斜度相同,藉由配重块所具的重量与该二锥形面之间的配合,将可使锥形头内部的二锥形面间形成封闭状态,而可用以防止中空笔筒中的油墨由导流管流出,而一旦导流杆受外力而将配重块向上顶起时,则又可使该二锥形面间形成一间隙,以供中空笔筒中的油墨向下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汉
申请(专利权)人:陈东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