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1218 阅读:4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涉及给排水处理领域。所述结构包括盒状结构、曲面雨水滤网、曲面雨水挡板、外开式活动门和污物收集单元;曲面雨水滤网和曲面雨水挡板呈上、下连接组成半圆台结构,半圆台结构设置在盒状结构内且半圆台结构将盒状结构分成污物区和雨水区;盒状结构上设置的外开式活动门与污物区连通;通过盒状结构上设置雨水出口,雨水区与排水系统连通;外开式活动门还与设置在盒状结构外壁上的污物收集单元连通,污物收集单元包括污物收集盒、污物储存网和污物收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雨水口结构具有高效率排水、防堵、便于定期清理、工况稳定和易于维护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给排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
技术介绍
雨水口在城市排水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城市管道汇集雨水径流的瓶颈,又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首要通道。雨水口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一般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为雨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道路、广场、草地,甚至一些建筑的屋面雨水首先通过篦子汇入雨水口,再经过连接管道流入河流或湖泊。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地下的入口,收集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把天降的雨水直接送入城市河湖水系的通道,以防止雨水淹没道路或造成积水而阻碍交通或损坏道路。现有传统立箅式与平箅式雨水口存在以下不足:当有塑料袋、树叶等杂物混入雨水中时,非常容易堵塞雨水口。虽然传统立箅式雨水口具有一定防堵效果,但当遇到体积较大的污物时仍容易堵塞,且雨水收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盒状结构、曲面雨水滤网、曲面雨水挡板、外开式活动门和污物收集单元;所述曲面雨水滤网和所述曲面雨水挡板呈上、下连接组成半圆台结构,所述半圆台结构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内,且所述半圆台结构将所述盒状结构分成污物区和雨水区;所述盒状结构上设置外开式活动门,所述外开式活动门与所述污物区连通;所述盒状结构上设置雨水出口,通过所述雨水出口,所述雨水区与排水系统连通;所述外开式活动门还与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外壁上的污物收集单元连通,所述污物收集单元包括污物收集盒、污物储存网和污物收集盖;所述污物收集盖与所述污物收集盒上端开口连接,所述污物储存网与所述污物收集盒的底端开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外开式活动门铰链连接在所述盒状结构的侧壁的横向中线上,且呈上、下活动。优选地,所述曲面雨水滤网的材质为金属。优选地,所述污物收集盒的上端设置污物收集盒把手。优选地,所述污物收集盖为不透水的板状结构,所述污物收集盖设置污物收集盖把手。优选地,所述盒状结构的顶面由多个与盒状结构侧壁连接的防坠杆组成。优选地,所述曲面雨水挡板为不透水曲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高效率排水。入水口的两侧为紧靠人行道的排水沟,其前侧为马路路面,上述三面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均可流入盒状结构之中。(2)防堵设计。在盒状结构上设有外开式活动门,聚集起来的污物会造成曲面雨水滤网堵塞,使得外开式活动门承受更多的力而使门向外打开,污物进入污物收集盒的污物储存网之中。(3)污物便于定期清理。独立的污物收集盒与污物储存网,在打开污物收集盖后,能够将污物收集盒与污物储存网一齐拿出,十分便于污物的定期清理。(4)工况稳定,易于维护。本技术所述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能适应不同规格的雨水口,且各部件均可拆卸,便于检查、修理。易长时间保持所需工况。日常维护技术难度小,对工作人员要求少,相对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排水沟、2---防坠杆、3---曲面雨水滤网、4---曲面雨水挡板、5---外开式活动门、6---污物收集盒、7---污物储存网、8---污物收集盖、9---污物收集盖把手、10---污物收集盒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所述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在传统立箅式与平箅式雨水口基础上加入新的设计和装置,充分考虑高排水率、防堵设计、以及污物的清理,结合我国大部分城市雨水汇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并对传统雨水口进行创新,得到包含雨水滤网、雨水挡板、活动门、收集盒和污物储存网的新型雨水口,以便在城市水务中推广应用。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盒状结构、曲面雨水滤网3、曲面雨水挡板4、外开式活动门5和污物收集单元;所述曲面雨水滤网3和所述曲面雨水挡板4呈上、下连接组成半圆台结构,所述半圆台结构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内,且所述半圆台结构将所述盒状结构分成污物区和雨水区;所述盒状结构上设置外开式活动门5,所述外开式活动门5与所述污物区连通;所述盒状结构上设置雨水出口,通过所述雨水出口,所述雨水区与排水系统连通;所述外开式活动门5还与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外壁上的污物收集单元连通,所述污物收集单元包括污物收集盒6、污物储存网7和污物收集盖8;所述污物收集盖8与所述污物收集盒6上端开口连接,所述污物储存网7与所述污物收集盒6的底端开口连通。更详细的解释说明为:(一)路面上的雨水大部分随排水沟1进入盒状结构,部分雨水直接通过路面进入盒状结构。位于盒状结构上方的防坠杆2为金属杆状结构,用于防止行人意外走入雨水口而造成崴脚等意外伤害。(二)曲面雨水滤网3为紧贴并固定于盒状结构的曲面型网格,较为密集的横向和纵向的曲线组成了金属构造的滤网,该结构可让雨水顺利流入到盒状结构的雨水区,然后经过雨水区后进入排水管道系统。与曲面雨水滤网3相接的是曲面雨水挡板4,其结构也为曲面构造,与曲面雨水滤网3共同构成半圆台体的结构;曲面雨水挡板4为不透水曲面,携带污物的雨水会在曲面雨水挡板4与盒状结构围成区域聚集。外开式活动门5由铰链铰接于盒状结构的中线处,污物堵塞曲面雨水滤网3后,因为有曲面雨水挡板4的存在,水能够在曲面雨水挡板4与盒状结构围成区域聚集,当有污物堵塞曲面雨水滤网3时,曲面雨水挡板4与盒状结构围成区域的水会聚集更多,水对外开式活动门5的压力便会达到指定值,开式活动门5将向外打开。(三)污物收集盒6,由一个无上下底面的长方体与两块手提板组成,其上有污物收集盒把手10,在维护时可将整个污物收集盒6向上垂直提起,便于定期清理污物。位于污物收集盒6下方的是污物储存网7,其结构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污物随部分雨水进入此区域,污物被截留在此,雨水经过滤网的分离流入所述雨水口结构下部的排水系统。为便于维护与定期清理污物,在污物收集盒6上部设有污物收集盖8,其为不透水的板状结构,通过铰链铰接于污物收集盒的上部,可通过污物收集盖把手9将其打开。详细说明几种工况下,本实施例所述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的工作情况:(1)普通降雨工况下路面上的大部分雨水随排水沟进入盒状结构,部分雨水直接通过路面盒状结构。进入盒状结构的雨水在位于底部的曲面雨水挡板4的作用下聚集小部分水量,此部分水量在降水停止后由蒸发作用耗散,当聚集的水量高于曲面雨水挡板4时,高于曲面雨水挡板4的雨水通过曲面雨水滤网3进入排水系统。(2)有污物堵塞曲面雨水挡板4上方连接的曲面雨水滤网3工况下随着污物堵塞曲面雨水挡板4上方连接的曲面雨水滤网3的时间增加,污物区内水的压力增大使得位于外开式活动门5开启,堵塞曲面雨水滤网3的污物随少部分雨水进入污物收集盒6,然后污物随少部分雨水进入污物储存网,污物储存网将雨水与污物分离,污物被留在污物储存网内,雨水进入排水系统。同时,堵塞曲面雨水滤网3的污物减少,面雨水滤网3恢复或部分恢复过滤雨水的功能。(3)定期清理维护通过污物收集盖把手打开污物收集盖,垂直向上抓起污物收集盒把手,将污物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盒状结构、曲面雨水滤网(3)、曲面雨水挡板(4)、外开式活动门(5)和污物收集单元;所述曲面雨水滤网(3)和所述曲面雨水挡板(4)呈上、下连接组成半圆台结构,所述半圆台结构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内,且所述半圆台结构将所述盒状结构分成污物区和雨水区;所述盒状结构上设置外开式活动门(5),所述外开式活动门(5)与所述污物区连通;所述盒状结构上设置雨水出口,通过所述雨水出口,所述雨水区与排水系统连通;所述外开式活动门(5)还与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外壁上的污物收集单元连通,所述污物收集单元包括污物收集盒(6)、污物储存网(7)和污物收集盖(8);所述污物收集盖(8)与所述污物收集盒(6)上端开口连接,所述污物储存网(7)与所述污物收集盒(6)的底端开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排水率防堵雨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盒状结构、曲面雨水滤网(3)、曲面雨水挡板(4)、外开式活动门(5)和污物收集单元;所述曲面雨水滤网(3)和所述曲面雨水挡板(4)呈上、下连接组成半圆台结构,所述半圆台结构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内,且所述半圆台结构将所述盒状结构分成污物区和雨水区;所述盒状结构上设置外开式活动门(5),所述外开式活动门(5)与所述污物区连通;所述盒状结构上设置雨水出口,通过所述雨水出口,所述雨水区与排水系统连通;所述外开式活动门(5)还与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外壁上的污物收集单元连通,所述污物收集单元包括污物收集盒(6)、污物储存网(7)和污物收集盖(8);所述污物收集盖(8)与所述污物收集盒(6)上端开口连接,所述污物储存网(7)与所述污物收集盒(6)的底端开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金帛梁藉雷晓辉康爱卿张健曾志强付文博沈日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