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97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油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油槽、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位于上油槽面向单丝前进方向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油辊:所述上油辊浸泡于上油槽内,所述上油辊背离地面一侧与单丝相抵触;分散辊:所述分散辊位于上油槽背离收卷辊一侧,所述分散辊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单丝嵌设于螺纹中。单丝先经过分散辊,由分散辊将粘结的单丝捋顺分开至相互独立,再经过上油辊上油,且单丝在被拉动时,每根相互独立的单丝上所受的力趋于相等,不易因其中某几根单丝受力过大或过小造成单丝最后成品的品质有所偏差的情况。

Oil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lif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n oil tank and a roll reel roller,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oil slot fac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ingle wire for the forward direction,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il roll: the oil roll is soaked in the oil tank, and the oil roll is in touch with the monofilament from the side of the ground. The dispersing roller is located at the side of the oil collecting groove deviating from the winding roller, and the surface of the dispersing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threads, and the monofilament is embedded in the thread. The monofilament is first passed through the dispersing roll, which is smoothed by the dispersed roll and separated to each other independently, and then oil on the oil roll, and when the monofilament is pulled, the force on each independent single filament tends to be equal. It is not easy to make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of the monofilament deviated from the excessive or too small force of some of the monofilaments. Situ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单丝生产定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聚合物单丝的熔融纺丝工艺主要包括切片输送-结晶干燥-熔融纺丝-水浴冷却-干燥-牵伸-热处理-上油卷绕-检测入库。目前,公开号为CN10588721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单丝上液(上油、上功能浆料及包覆)装置,它包括上液、导丝通道组件,上液、导丝通道组件驱动装置,贮液组件,液体定量输送组件和溢流组件。使用这种装置时,单丝从上液、导丝通道内经过,由液体定量输送组件向单丝上喷出液体,同时在上油导丝组件的上液表面上设有沟槽,单丝从沟槽中经过,实现大包角上液。这种上油装置在单丝进料过程中,单丝穿过上液、导丝通道,若单丝在上油过程中有两根或以上相互粘结在一起,单丝又与沟槽之间发生相对摩擦,在单丝被拉扯过程中,容易将粘结在一起的单丝拉扯至每根单丝受力不匀,造成单丝的成品品质不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油装置,能够将单丝分开至每根单丝相互独立的状态,减少单丝之间相互粘结、影响品质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上油装置,包括上油槽、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位于上油槽面向单丝前进方向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油辊:所述上油辊浸泡于上油槽内,所述上油辊背离地面一侧与单丝相抵触;分散辊:所述分散辊位于上油槽背离收卷辊一侧,所述分散辊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单丝嵌设于螺纹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单丝被收卷辊向前带动时,先经过分散辊,由分散辊将粘结的单丝捋顺分开至相互独立,再经过上油辊上油时,每根单丝都能够被均匀粘附到油剂,且单丝在被拉动时,相较于粘结在一起的单丝,每根相互独立的单丝上所受的力趋于相等,不易因其中某几根单丝受力过大或过小造成单丝最后成品的品质有所偏差的情况。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油辊的竖直高度最高点与分散辊的竖直高度最高点位于同一平面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单丝经过分散辊、上油辊时,单丝所在平面趋近于平面。同时由于单丝落在螺纹中,易凹陷于螺纹的小径处,故单丝在经过上油辊时,存在微小的折角,有利于将单丝拉紧,相较于单丝松弛的情况,拉紧的单丝在上油过程中更利于将油剂均匀涂抹至单丝上。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油辊的长度大于分散辊的螺纹所在段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分散辊处引出的单丝被引至上油辊上后,不易因为上油辊的受油面积太小而脱离上油辊。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油辊一端设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包括旋转驱动装置、箱体,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上油辊同轴相连,所述箱体套设于旋转驱动装置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箱用于带动上油辊转动,上油辊转动过程中,油剂粘附到上油辊表面,再由上油辊表面粘附到单丝上,起到均匀上油的效果。进一步设置:所述动力箱与分散辊之间设有联动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油辊转动时,分散辊也同时转动,螺纹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把粘结的单丝分散至相邻两圈螺纹中,粘结的单丝被嵌在螺纹中转动后,随着螺纹沿分散辊的中心轴线方向拉大相互之间的距离,达到分离粘结单丝的目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结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链,所述主动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从动轮与分散辊同轴设置,所述传动链张紧于主动轮、从动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动轮被旋转驱动装置带动时,带动传动链,传动链带动从动轮。链传动相较于带传动,打滑的可能性更小,便于实现上油辊和分散辊同步运动的目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的直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保持一致,减小单丝被不同转速拉断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散辊背离联动结构的一端设置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分散辊之间设置滚动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散辊在转动过程中,两侧受力均等,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两端竖直高度一致,不易与单丝脱离。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油辊设置为中空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结构能够有效减小上油辊的自重,由于上油辊只有一端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故减小自重能够有效降低对旋转驱动装置的负载,降低上油辊两端高度有偏差的可能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油槽内的液位低于上油辊的圆心所在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油辊转动带起油剂时,上油辊在液位之上的部分处粘附的油剂受自重而流下,起到调节油量、使单丝上的油量适中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单丝被张紧向前拉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将粘附在一起的单丝分开至相互独立,且分开单丝的过程和单丝上油的过程中,对单丝施加的力近乎保持相等,使最后的成品单丝质量均匀,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联动结构的结构;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间隔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图4的B部放大图用于体现限位轮的结构。图中,1、上油槽;2、电动机;3、上油辊;4、分散辊;5、螺纹;6、动力箱;61、旋转驱动装置;62、箱体;7、联动结构;71、主动轮;72、从动轮;73、传动链;8、支撑座;9、滚动轴承;10、支架;11、储油槽;12、上油管;13、油泵;14、转轮;15、限位轮;16、转动孔;17、凸缘;18、间隔供油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上油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油槽1,上油槽1设置为立方体,在上油槽1内装有油剂。如图1和2所示,上油槽1的一端设有动力箱6,动力箱6包括中空设置的箱体62,在箱体62内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61。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驱动装置61采用电机。旋转驱动装置61的输出轴伸出箱体62,并且指向上油槽1的中心处。在旋转驱动装置61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上油辊3。上油辊3的直径明显大于输出轴的直径,上油辊3设置为中空状。上油辊3的下半部分浸入油剂中,上油辊3的截面浸入油剂的深度小于上油辊3截面的直径。单丝由收卷辊带动,单丝在运动过程中抵触于上油辊3上,以便起到对单丝上油的作用。如图1和2所示,为了将单丝梳理至相互独立的状态,在上油辊3背离单丝前进方向一侧还设有分散辊4,分散辊4上设有螺纹5,螺纹5凹陷于分散辊4的外圆表面上。如图2和3所示,分散辊4的顶部和上油辊3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内。分散辊4和上油辊3之间设有联动结构7,联动结构7包括同轴连接于旋转驱动装置61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71、同轴连接于分散辊4上的从动轮72,主动轮71和从动轮72上张紧有传动链73。如图1和3所示,在分散辊4背离联动结构7的一端设有支撑座8,分散辊4穿过支撑座8,且支撑座8与分散辊4之间设置滚动轴承9以减小摩擦阻力。如图1所示,上油槽1采用支架10支离地面,在支架10底部设有储油槽11,储油槽11与上油槽1之间采用上油管12连接。上油管12一端与上油槽1连接,且与上油槽1的顶部连接,以减小油剂倒灌的情况。上油管12另一端伸入储油槽11中。如图1和4所示,在上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油装置,包括上油槽(1)、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位于上油槽(1)面向单丝前进方向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油辊(3):所述上油辊(3)浸泡于上油槽(1)内,所述上油辊(3)背离地面一侧与单丝相抵触;分散辊(4):所述分散辊(4)位于上油槽(1)背离收卷辊一侧,所述分散辊(4)表面设有螺纹(5),所述单丝嵌设于螺纹(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油装置,包括上油槽(1)、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位于上油槽(1)面向单丝前进方向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油辊(3):所述上油辊(3)浸泡于上油槽(1)内,所述上油辊(3)背离地面一侧与单丝相抵触;分散辊(4):所述分散辊(4)位于上油槽(1)背离收卷辊一侧,所述分散辊(4)表面设有螺纹(5),所述单丝嵌设于螺纹(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辊(3)的竖直高度最高点与分散辊(4)的竖直高度最高点位于同一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辊(3)的长度大于分散辊(4)的螺纹(5)所在段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辊(3)一端设有动力箱(6),所述动力箱(6)包括旋转驱动装置(61)、箱体(62),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1)的输出轴与上油辊(3)同轴相连,所述箱体(62)套设于旋转驱动装置(6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明沈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万峰单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