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770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固定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位于第一支撑座与固定座之间,且第二支撑座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从动上油辊,所述第二从动上油辊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轮齿,且第二从动上油辊的外壁上位于轮齿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油孔、油管、油泵和轮齿,通过油孔将油均匀渗透在第二从动上油辊的外壁上,从而使化纤丝上方的表面上油,实现双面上油,保证化纤丝表面的油量均匀,通过轮齿保证第二从动上油辊匀速转动,避免因化纤丝松动导致摩擦力缺失无法转动的问题,保证上油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A chemical filament oi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device for a chemical filament, including an oil tank. The top of the oil tan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upport seat, a second support seat and a fixed seat. The second support sea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seat and the fixed seat,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support seat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driven oil roll.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driven oil roll is provided with a tooth,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driven oil roll is located at one side of the too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an oil hole, an oil pipe, an oil pump and a tooth, and the oil is evenly permeat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driven oil roll through the oil hole, so that the filament is made on the filament. Oil on the surface of the side, realize the double side oil, ensure the surface of the surface of the fiber uniform oil, through the tooth to ensure the second driven roller roll uniform rotation, to avoid the loose filament loosening lead to the loss of friction can not turn the problem,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oil installation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纤丝
,具体涉及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化纤丝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来源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简称化纤。在专利号是CN203820951U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了化纤丝的双面上油装置,可对化纤丝进行充分上油,且在化纤丝上覆盖的上油面积广,而且在上油完成后不改变化纤丝的运动方向,但是,上述化纤丝的双面上油装置存在上油不均匀的问题,化纤丝相互重合折叠,侧面难以涂抹上油,上述化纤丝的双面上油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多个上油辊和导丝辊相互配合完成,一旦某个部件损坏就难以继续进行上油,另外,化纤丝上的油容易造成浪费,后续加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以解决上述化纤丝的双面上油装置上油不均匀、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和易造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固定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位于第一支撑座与固定座之间,且第二支撑座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从动上油辊,所述第二从动上油辊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轮齿,且第二从动上油辊的外壁上位于轮齿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油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从动上油辊,所述第一从动上油辊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贯穿安装有油管。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座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焊接有活动板,所述固定座上远离第二支撑座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板。进一步的,所述油箱的内部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的一端安装有油管。作为估计,所述油箱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位于第一电机的一侧。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上油辊,所述第二主动上油辊与第二从动上油辊通过轮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上油辊,所述第一主动上油辊与第一从动上油辊通过轮齿啮合连接,且第一主动上油辊与第一从动上油辊之间贯穿通过化纤丝。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油孔、油管、油泵和轮齿,在使用时,油泵将油箱中的油通过油管压入第一从动上油辊和第二从动上油辊的内部,通过油孔将油均匀渗透在第二从动上油辊的外壁上,从而使化纤丝上方的表面上油,实现双面上油,保证化纤丝表面的油量均匀,通过轮齿保证第二从动上油辊匀速转动,避免因化纤丝松动导致摩擦力缺失无法转动的问题,保证上油装置工作的稳定性。(2)本技术设置了螺杆、固定座、活动板和固定板,在使用时,通过螺杆与固定座的旋合连接,调节活动板的高度,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活动板实现可随着化纤丝的厚度进行调节的作用,提高适用性,化纤丝表面上多余的油被扫落至油箱中,减少油量的浪费,节约资源和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从动上油辊、2-第一支撑座、3-轮齿、4-化纤丝、5-第二从动上油辊、6-第二支撑座、7-螺杆、8-活动板、9-固定座、10-固定板、11-油箱、12-第二主动上油辊、13-油管、14-第一主动上油辊、15-油孔、16-第二电机、17-油泵、18-第一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包括油箱11,油箱1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6和固定座9,第二支撑座6位于第一支撑座2与固定座9之间,且第二支撑座6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从动上油辊5,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轮齿3,且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外壁上位于轮齿3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油孔15,通过油孔15将油均匀渗透在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外壁上,从而使化纤丝4上方的表面上油,实现双面上油,保证化纤丝4表面的油量均匀,通过轮齿3保证第二从动上油辊5匀速转动,避免因化纤丝4松动导致摩擦力缺失无法转动的问题,保证上油装置工作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撑座2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从动上油辊1,第一从动上油辊1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贯穿安装有油管13,通过油管13将油输送至上第一从动上油辊1的内部,保证油量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座9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杆7,螺杆7的顶端焊接有活动板8,固定座9上远离第二支撑座6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板10,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活动板8实现可随着化纤丝4的厚度进行调节的作用,提高适用性,减少油量的浪费,节约资源和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箱11的内部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油泵17,油泵17的一端安装有油管13,通过油泵17将油箱11中的油通过油管13压入第一从动上油辊1和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箱1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和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6位于第一电机18的一侧,通过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16为第一主动上油辊14和第二主动上油辊12提供转动力,保证上油装置的稳定,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16均为GS0075A驱动电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电机16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上油辊12,第二主动上油辊12与第二从动上油辊5通过轮齿3啮合连接,第一电机18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上油辊14,第一主动上油辊14与第一从动上油辊1通过轮齿3啮合连接,且第一主动上油辊14与第一从动上油辊1之间贯穿通过化纤丝4,通过第二主动上油辊12与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啮合连接,第一主动上油辊14与第一从动上油辊1的啮合连接,保证上油工作的稳定,避免因化纤丝4松动导致摩擦力缺失无法转动的问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接通外接电源,将化纤丝4穿过第一主动上油辊14和第一从动上油辊1之间,打开电源开关,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16分别带动第一主动上油辊14和第二主动上油辊12转动,通过第二主动上油辊12与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啮合连接,第一主动上油辊14与第一从动上油辊1的啮合连接,第一从动上油辊1和第二从动上油辊5随均匀转动,油泵17将油箱11中的油通过油管13压入第一从动上油辊1和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内部,油孔15将油均匀渗透在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外壁上,从而使化纤丝4上方的表面上油,实现双面上油,完成化纤丝4上油后,转动螺杆7,通过螺杆7与固定座9的旋合连接,调节活动板8的高度,保证化纤丝4均匀通过,化纤丝4表面上多余的油被扫落至油箱11中,减少油量的浪费,节约资源和生产成本。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包括油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6)和固定座(9),所述第二支撑座(6)位于第一支撑座(2)与固定座(9)之间,且第二支撑座(6)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从动上油辊(5),所述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轮齿(3),且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外壁上位于轮齿(3)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油孔(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包括油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6)和固定座(9),所述第二支撑座(6)位于第一支撑座(2)与固定座(9)之间,且第二支撑座(6)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从动上油辊(5),所述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轮齿(3),且第二从动上油辊(5)的外壁上位于轮齿(3)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油孔(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从动上油辊(1),所述第一从动上油辊(1)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贯穿安装有油管(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纤丝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9)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的顶端焊接有活动板(8),所述固定座(9)上远离第二支撑座(6)的一侧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智能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