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89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设置有插腔,所述插腔右端部上设置有进电腔,所述插腔底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腔互通的第一滑行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腔的右端设置有转腔,所述转腔中设置有驱行机构,所述插腔中可左右滑行地设置有滑行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供电安全稳定,有效杜绝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安全,且实现充电端头与进电腔的自动通电和断电,避免了由于踢由于误踢误撞到电线时造成充电端头的充电端头从进电腔中脱离,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

A new power proof new energy vehicle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energy proof new energy vehicle equipment, including a charging pile body,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charging pi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cavity, the right end part of the plu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inlet cavity, and the bottom part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liding slot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and the charge pile body is arranged above the plug cavity. There are second sliding grooves in which a rotating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right end of the plug chamber, and a drive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and the sliding frame can be arranged in the cavities.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safe and stable power supply,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electric shock accidents and ensuring safety. It also realizes the automatic electricity and power failure of the charging end and the power inlet, and avoids the charge end of the charging end due to the mistake kicking of the kicking to the wire, which meets the demand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中的进电腔是直接与市电线连接而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当人员操作不当时,在插拔充电枪时容易造成人员的触电事故,另外,在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线通常是散落在充电装置的周围,当有人员不小心误踢误撞到充电线时,就会造成充电枪从充电装置的进电腔中脱离出来而造成电动汽车充电的突然断开,这样不仅会造成充电线的损坏,还会造成电动汽车内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板,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设置有插腔,所述插腔右端部上设置有进电腔,所述插腔底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腔互通的第一滑行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腔的右端设置有转腔,所述转腔中设置有驱行机构,所述插腔中可左右滑行地设置有滑行架,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可左右滑行地设置有连电动机构,所述第二滑行槽底端部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插腔互通的第三滑行槽,所述第三滑行槽中设置有锁固机构,所述第二滑行槽左端部上设置有呈上下设置的上连电杆和下连电杆,所述连电动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左右滑行的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左端面上设置有呈上下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连电杆和下连电杆配合连接的上连电腔和下连电腔,所述上连电腔和下连电腔的左端腔口处均设置有第一导滑面,所述第二滑行块左端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滑面,所述第二滑行槽中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行块螺纹配合连接且左端与所述第二滑行槽左端部转动配合连接、右端向右延展并伸进所述充电桩体且延展到所述转腔中的第二螺形杆,所述第二螺形杆右端设置有第二锥轮,所述第一滑行槽中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螺纹配合连接且左端与所述第一滑行槽左端部转动配合连接、右端向右延展并伸进所述充电桩体且延展到所述转腔中的第一螺形杆,所述第一螺形杆右端设置有第一锥轮,所述第二锥轮与所述第一锥轮相对设置,所述充电桩体前后端面还设置有手提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行架包括与所述插腔底端部滑行配合连接的横向板,所述横向板顶部左端设置有上侧板,所述横向板顶部右端设置有夹固块,所述横向板底部右端设置有下侧板,所述下侧板与所述第一滑行槽滑行配合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螺形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侧板顶部中间设置有腔口向上的凹腔,所述上侧板顶部在所述凹腔的前后两端相称设置有两组锁腔,所述横向板、上侧板、下侧板和所述夹固块固定设置,所述所述夹固块左端顶部设置有第三导滑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腔后端部中的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上连接有转销轴,所述转销轴上固定设置有转销块,所述转销块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三锥轮,所述第三锥轮用以分别与所述第一锥轮和所述第二锥轮咬合,所述转销块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轮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锥轮、第二锥轮和第三锥轮体积相同。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固机构包括相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行槽左右两端部中的两组第四滑行槽以及可上下滑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行槽中的锁固块,所述锁固块左右两端相称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滑行槽滑行配合连接的凸块,每个所述第四滑行槽中均设置有连接所述凸块和所述第四滑行槽底端部的弹性件,所述锁固块底部呈前后两端相称设置有用以与所述锁腔配合连接的锁固头,每个所述锁固头底部设置有第四导滑面,所述锁固块顶部右端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二导滑面滑行配合连接的第五导滑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电腔与所述下连电杆电连接,所述上连电杆与市电连接,所述上连电腔和下连电腔电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提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充电桩体前后端面的手提架,所述手提架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手提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初始位置状态时,滑行架处于插腔中,第二滑行块位于第二滑行槽的最右端,此时进电腔处于断电状态,锁固块由于弹性件的作用而被向上顶压而使得锁固块顶部伸入到第二滑行槽中,此时,由于进电腔此时是不通电的,所以不会造成触电事故,大大减少了现有生活中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能。2.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工作而驱动转销块逆时针度或者顺时针转动度而与第一锥轮咬合或者与第二锥轮咬合咬合,从而将充电端头与进电腔的配合连接以及进电腔通电的步骤分开,可以进行适当选择,当第二电动机工作驱动第一锥轮转动,从而驱动滑行架向左滑出插腔,当下侧板滑行到第一滑行槽的最左端位置后,便可将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头通过横向板和夹固块卡在滑行架上,而充电端头连接到新能源汽车的电线则被放置在凹腔中,而后通过第二电动机工作反转,使得滑行架带动充电端头向右滑入插腔中,从而使得充电端头逐渐插进到进电腔中配合连接通电,第二电动机工作驱动第二锥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二滑行块向第二滑行槽的左端滑行,第二滑行块向左滑行的过程中先使得第二导滑面与第五导滑面滑行配合连接,从而使得锁固块克服弹性件的顶压力而缩回到第三滑行槽中,而后使得上连电杆与上连电腔配合连接,下连电杆与下连电腔配合连接,从而使得进电腔通电,此时新能源汽车处于充电状态,避免了由于误踢误撞到电线时造成充电端头的充电端头从进电腔中脱离,防止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突然断电,增加了充电端头与进电腔接电的安全稳定性。3.当第二滑行块的底端面与锁固块的顶端面抵接时,锁固块完全缩回到第三滑行槽中,锁固头则插进到锁腔中将滑行架锁定,从而将滑行架锁定在插腔中,防止下侧板和第一螺形杆螺纹配合失效而使得滑行架滑出插腔,从而使得本装置处于稳定供电状态。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供电安全稳定,有效杜绝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安全,且实现充电端头与进电腔的自动通电和断电,避免了由于踢由于误踢误撞到电线时造成充电端头的充电端头从进电腔中脱离,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滑行架滑出插腔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头卡在所述滑行架上且充电端头与进电腔配合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上侧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6所示的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包括充电桩体1,所述充电桩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板10,所述防尘板10用以对充电桩体1防尘挡雨作用,所述充电桩体1左端面设置有插腔4,所述插腔4右端部上设置有进电腔41,所述插腔4底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腔11互通的第一滑行槽5,所述充电桩体1中在所述插腔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行槽3,所述充电桩体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板,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设置有插腔,所述插腔右端部上设置有进电腔,所述插腔底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腔互通的第一滑行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腔的右端设置有转腔,所述转腔中设置有驱行机构,所述插腔中可左右滑行地设置有滑行架,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可左右滑行地设置有连电动机构,所述第二滑行槽底端部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插腔互通的第三滑行槽,所述第三滑行槽中设置有锁固机构,所述第二滑行槽左端部上设置有呈上下设置的上连电杆和下连电杆,所述连电动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左右滑行的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左端面上设置有呈上下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连电杆和下连电杆配合连接的上连电腔和下连电腔,所述上连电腔和下连电腔的左端腔口处均设置有第一导滑面,所述第二滑行块左端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滑面,所述第二滑行槽中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行块螺纹配合连接且左端与所述第二滑行槽左端部转动配合连接、右端向右延展并伸进所述充电桩体且延展到所述转腔中的第二螺形杆,所述第二螺形杆右端设置有第二锥轮,所述第一滑行槽中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螺纹配合连接且左端与所述第一滑行槽左端部转动配合连接、右端向右延展并伸进所述充电桩体且延展到所述转腔中的第一螺形杆,所述第一螺形杆右端设置有第一锥轮,所述第二锥轮与所述第一锥轮相对设置,所述充电桩体前后端面还设置有手提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板,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设置有插腔,所述插腔右端部上设置有进电腔,所述插腔底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腔互通的第一滑行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腔的右端设置有转腔,所述转腔中设置有驱行机构,所述插腔中可左右滑行地设置有滑行架,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可左右滑行地设置有连电动机构,所述第二滑行槽底端部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插腔互通的第三滑行槽,所述第三滑行槽中设置有锁固机构,所述第二滑行槽左端部上设置有呈上下设置的上连电杆和下连电杆,所述连电动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左右滑行的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左端面上设置有呈上下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连电杆和下连电杆配合连接的上连电腔和下连电腔,所述上连电腔和下连电腔的左端腔口处均设置有第一导滑面,所述第二滑行块左端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滑面,所述第二滑行槽中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行块螺纹配合连接且左端与所述第二滑行槽左端部转动配合连接、右端向右延展并伸进所述充电桩体且延展到所述转腔中的第二螺形杆,所述第二螺形杆右端设置有第二锥轮,所述第一滑行槽中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螺纹配合连接且左端与所述第一滑行槽左端部转动配合连接、右端向右延展并伸进所述充电桩体且延展到所述转腔中的第一螺形杆,所述第一螺形杆右端设置有第一锥轮,所述第二锥轮与所述第一锥轮相对设置,所述充电桩体前后端面还设置有手提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断电型新能源汽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架包括与所述插腔底端部滑行配合连接的横向板,所述横向板顶部左端设置有上侧板,所述横向板顶部右端设置有夹固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迅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