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佳丹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转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726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连续转移机构,包括连续分派机构和水平转运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连续分派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一气缸、档杆、从动杆、滑轨;所述水平转运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机构、第二气缸、顶杆、主动杆、传动杆、推杆、滑动件以及第三输送机构;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上均设置有感应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感应器、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第三输送机构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第二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有杠杆机构,通过杠杆机构可以移送比气缸行程量大的工件。输送机构与工件的外部宽度相匹配,限定工件在输送及变换方向时的位置,防止工件位置发生偏移。

A continuous transfer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ontinuous transfer mechanism, a horizontal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controller. The continuous dispatch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conveying mechanism, a first cylinder, a gear rod, a driven rod, and a slide rail, and the horizontal transfer mechanism includes a second conveying mechanism, a second cylinder, a top rod, an active rod, and a transmission. The rod, the push rod, the sliding part and the third conveying mechanism are provided with a inductor on the second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the third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the first cylinder,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inductor, the first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the third conveying mechanism are al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The piston end of the second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lever mechanism, and the workpiece with larger stroke volume can be transferred through the lever mechanis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is matched with the external width of the workpiece to limit the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in conveying and changing direction, so as to prevent the workpiece position from sh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转移机构
本技术涉及输送及组装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输送机包括生产输送部和打包输送部,生产输送部和打包输送部成角度或垂直设置。在生产输送部(如环形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进行下线打包工序时,需要将产品与工艺板分离,产品进入打包输送部,而工艺板继续在生产输送部上流通。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采用人力搬运的方式将产品从工艺板上搬离后,再将产品放入打包输送部上进行打包处理,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也可通过机械手可以实现物体的转移,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操作;但是机械手码垛需要保证被机械手夹取的工件位置精确。2、在工件转向传输过程中,现有的输送机构为恒速连续工作的机构,阻挡机构为周期性往复工作的机构,阻挡机构输送物体的间隔很难与推送机构的动作周期精确吻合,工件容易造成堆积、堵塞等故障,进而导致工件质量受损;故障严重、短时不能解决时,前、后工序只能被迫停止,导致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转移机构,该连续转移机构能够连续分派工件,过程流程,不停歇,而且能实现工件转移的换向。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转移机构,包括连续分派机构和水平转运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连续分派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一气缸、档杆、从动杆、滑轨;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气缸的顶杆顶端铰接所述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档杆上,所述档杆通过所述滑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气缸垂直于所述档杆;所述第一气缸、从动杆以及所述档杆构成一连杆机构;所述水平转运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机构、第二气缸、顶杆、主动杆、传动杆、推杆、滑动件以及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夹套上,所述顶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主动杆的中部,所述主动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上,另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推杆铰接,所述滑动件的滑动部固定在所述推杆的底面,所述滑动件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气缸、顶杆、主动杆、传动杆以及推杆组成一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上均设置有感应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感应器、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第三输送机构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轴线与所述滑轨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为皮带传送机构,在该皮带传送机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传送带两侧设置有限位夹板,该限位夹板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连接处开设渐扩形的倒角。所述滑动件为带滑块的滑轨、导轨或限位滑槽。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连接有挡块,该挡块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前进方向的顶端。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均为传送带机构。在所述挡杆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挡块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第二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有杠杆机构,通过杠杆机构可以移送比气缸行程量大的工件。2).输送机构与工件的外部宽度相匹配,限定工件在输送及变换方向时的位置,防止工件位置发生偏移。3).第一气缸平行于第一输送机构而设置,通过连杆机构实现档杆对于工件的阻挡作用,节省了安装空间,便于生产线的安装及布置。4).杠杆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自动配合,实现物体的自动输送及转向,使得转移节奏紧凑,转移效率高,并且保证在转弯处只有一个工件,防止造成工件的碰撞与堆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水平转运机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一种连续转移机构,包括连续分派机构和水平转运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连续分派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1、第一气缸12、档杆14、从动杆13、滑轨15;所述第一气缸12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上,所述第一气缸12的顶杆23顶端铰接所述从动杆13,所述从动杆1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档杆14上,所述档杆14通过所述滑轨15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所述第一气缸12垂直于所述档杆14;所述第一气缸12、从动杆13以及所述档杆14构成一连杆机构;如图2,所述水平转运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机构21、第二气缸22、顶杆23、主动杆24、传动杆25、推杆26、滑动件27以及第三输送机构28;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所述第二气缸22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所述顶杆23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主动杆24的中部,所述主动杆24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气缸22的推杆26上,另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25,所述传动杆25与所述推杆26铰接,所述滑动件27的滑动部固定在所述推杆26的底面,所述滑动件27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28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所述第二气缸22、顶杆23、主动杆24、传动杆25以及推杆26组成一曲柄连杆机构;同时,所述第二气缸22、顶杆23、主动杆24以及传动杆25也是一杠杆机构,该杠杆机构通过推杆实现工件的推送;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28上均设置有感应器29;所述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22、感应器29、第一输送机构11、第二输送机构21以及第三输送机构28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12轴线与所述滑轨15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为皮带传送机构,在该皮带传送机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16。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的传送带两侧设置有限位夹板211,该限位夹板211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的连接处开设渐扩形的倒角。所述滑动件27为带滑块的滑轨15、导轨或限位滑槽。如图3,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连接有挡块212,该挡块212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前进方向的顶端。如图4,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28均为传送带机构。在所述档杆14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当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信号时,说明档杆处有工件抵接,此时将该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相似的,在所述档杆14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距离传感器也是为了感应工件离档杆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在所述挡块212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此距离传感器用于感应工件离挡块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2,当工件在第一输送机构上输送,直到工件抵接到档杆,第一气缸推动从动杆运动,从动杆再推动档杆移动,由于档杆被滑轨限位,只能在滑轨的行程范围横向移动,因此,第一气缸的移动被转为垂直于第一气缸的横向移动,改变了移动的方向。档杆在滑轨的限位下垂直于第一输送机构的运输方向的移动,将被阻拦的工件释放然后工件继续前进。如图3和图4,当工件被转运到第二输送机构上时,第二输送机构继续带动工件前进,直到工件抵接到挡块时,此时感应器感应到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伸出,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续转移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分派机构和水平转运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连续分派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1)、第一气缸(12)、档杆(14)、从动杆(13)、滑轨(15);所述第一气缸(12)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上,所述第一气缸(12)的顶杆(23)顶端铰接所述从动杆(13),所述从动杆(1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档杆(14)上,所述档杆(14)通过所述滑轨(15)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所述第一气缸(12)垂直于所述档杆(14);所述第一气缸(12)、从动杆(13)以及所述档杆(14)构成一连杆机构;所述水平转运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机构(21)、第二气缸(22)、顶杆(23)、主动杆(24)、传动杆(25)、推杆(26)、滑动件(27)以及第三输送机构(28);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所述第二气缸(22)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所述顶杆(23)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主动杆(24)的中部,所述主动杆(24)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气缸(22)的推杆(26)上,另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25),所述传动杆(25)与所述推杆(26)铰接,所述滑动件(27)的滑动部固定在所述推杆(26)的底面,所述滑动件(27)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28)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所述第二气缸(22)、顶杆(23)、主动杆(24)、传动杆(25)以及推杆(26)组成一曲柄连杆机构;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28)上均设置有感应器(29);所述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22)、感应器(29)、第一输送机构(11)、第二输送机构(21)以及第三输送机构(28)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分派机构和水平转运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连续分派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1)、第一气缸(12)、档杆(14)、从动杆(13)、滑轨(15);所述第一气缸(12)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上,所述第一气缸(12)的顶杆(23)顶端铰接所述从动杆(13),所述从动杆(1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档杆(14)上,所述档杆(14)通过所述滑轨(15)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所述第一气缸(12)垂直于所述档杆(14);所述第一气缸(12)、从动杆(13)以及所述档杆(14)构成一连杆机构;所述水平转运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机构(21)、第二气缸(22)、顶杆(23)、主动杆(24)、传动杆(25)、推杆(26)、滑动件(27)以及第三输送机构(28);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所述第二气缸(22)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所述顶杆(23)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主动杆(24)的中部,所述主动杆(24)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气缸(22)的推杆(26)上,另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25),所述传动杆(25)与所述推杆(26)铰接,所述滑动件(27)的滑动部固定在所述推杆(26)的底面,所述滑动件(27)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28)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所述第二气缸(22)、顶杆(23)、主动杆(24)、传动杆(25)以及推杆(26)组成一曲柄连杆机构;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1)和所述第三输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丹
申请(专利权)人:郑佳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