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凤明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废弃瓜藤植物生产纤维纺织原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1768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瓜藤植物生产纤维纺织原料的方法,对废弃瓜藤收集整理除杂,加入“促进保护剂”(该促进保护剂另有专利申报)进行沤制,沤制时间为4-5天,因加入了促进保护剂,如用量大,沤制25-30天也不会变质损坏,即可进行剥离,剥离出纤维物余下的其它废弃物加工生物有机肥,初步加工成产品经漂洗后可为工艺编织原料成为纺织基础原料;然后进行“生化处理”(处理方法和原料另有专利申请)该工序进行脱胶排除半纤维素,可回收单糖及其它工业原料,最后产出可做纺织原料的高强度精品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说是 利用废弃的瓜藤植物的瓜秧生产纤维纺织原料的方法,属纤维纺织原料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纤维纺织品多以棉、麻、毛、化学纤维系列为原材料,而对 瓜藤植物的纤维无人问津,在瓜类种植区,为防止瓜病害的传播,当瓜收获后, 大量的瓜秧被瓜农集中捡到田边而烧毁,烧瓜秧的浓烟弥漫,既污染了环境又 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使瓜藤白白浪费而对人类形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和危害,本专利技术根据中共中央科技发展开辟新能源及农 副产品深加工精神,几年来特对废弃的瓜藤进行了研究,经多次实验,不断地 完善技术,用发酵法从中分离出强度较高拉力较强的瓜藤纤维,这种新型的植 物纤维为纺织原料增加了一个新的家族成员,它必将为丰富人类生活做出新贡 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废弃瓜藤收集整理除杂, 加入"促进保护剂"(该促进保护剂另有专利申报)进行沤制,沤制时间为4-5 天,因加入了促进保护剂,如用量大,沤制25-30天也不会变质损坏,即可进 行剥离,剥离出纤维物余下的其它废弃物加工生物有机肥,初步加工成产品经 漂洗后可为工艺编织原料成为纺织基础原料;然后进行"生化处理"(处理方法和原料另有专利申请)该工序进行脱胶排除半纤维素,可回收单糖及其它工业 原料,最后产出可做纺织原料的高强度精品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反复研究多次试验西瓜、甜瓜、黄瓜、丝瓜、佛 手瓜、葫芦瓜、苦瓜、冬瓜、南瓜等多种瓜藤均可加工成藤茎纤维,而且出产 率髙于麻类;西瓜、葫芦瓜、丝瓜的纤维强度接近麻类;西瓜、葫戸瓜、丝瓜 的纤维强度接近麻类;黄瓜、冬瓜、南瓜的纤维强度很高。经测算, 一亩瓜田 可出废弃的瓜藤150-300斤,每百斤瓜藤可取得瓜藤纤维18-28斤,以每亩可得 纤维40斤计算,每斤6元计算,可增值240元人民币;以每斤废瓜藤2角收购 价计算,瓜农每亩可得收入40元,如以万亩计算瓜农可收得40万元;以万亩 计算可得纤维4万斤,可得收入24万元。由此可见无论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都是可观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生产工艺流程图,该具体实施要经过第一道工序将回收后的废弃 瓜藤进行整理,除去其中的杂质,尤其瓜藤上的叶子和茎杆;然后加入促进保 护剂5%,进行沤制3-5天,即可进行剥离回收,因加入了5%促进保护剂,即 便不能一次剥完,再沤上30天也不会变质,剥下纤维后,其余的杂物即废弃物 可加工为生物有机肥,做农家肥用,防止二次污染环境;经初加工出的成品, 可做为工艺品编织原料,如将染上各种颜色其拧成各种规格的绳编织成网兜、 挎包、花篮之类的物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纺织基础原料;下一道工序为生化 处理,该生化处理的方法和原料另有专利申请,经生化处理对纺织基础原料进行除半纤维素,可回收单糖,使纺织基础原料成为高强度精品纤维原料,然后 经质量检测产品合格后转入梳理、纺织、印染工序。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第一道工序是将回收后的废弃瓜藤进行整理,除去其中的杂质,尤其瓜藤上的叶子和茎杆;然后加入促进保护剂5%,进行沤制3-5天,即可进行剥离回收,因加入了5%促进保护剂,即便不能一次剥完,再沤上30天也不会变质,剥下纤维后,其余的杂物即废弃物可加工为生物有机肥,做农家肥用,防止二次污染环境;经初加工出的成品,可做为工艺品编织原料,如将染上各种颜色其拧成各种规格的绳编织成网兜、挎包、花篮之类的物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纺织基础原料;下一道工序为生化处理,该生化处理的方法和原料另有专利申请,经生化处理对纺织基础原料进行除半纤维素,可回收单糖,使纺织基础原料成为高强度精品纤维原料,然后经质量检测产品合格后转入梳理、纺织、印染工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对废弃瓜藤收集整理除杂,加入“促进保护剂”(该促进保护剂另有专利申报)进行沤制,沤制时间为4-5天,因加入了促进保护剂,如用量大,沤制25-30天也不会变质损坏,即可进行剥离,剥离出纤维物余下的其它废弃物加工生物有机肥,初步加工成产品经漂洗后可为工艺编织原料成为纺织基础原料;然后进行“生化处理”(处理方法和原料另有专利申请)该工序进行脱胶排除半纤维素,可回收单糖及其它工业原料,最后产出可做纺织原料的高强度精品纤维。文档编号D01C1/00GK101158053SQ20071014441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超 沈, 王凤明, 王晓霞, 王晨光 申请人:王凤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废弃瓜藤植物生产纤维纺织原料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道工序是将回收后的废弃瓜藤进行整理,除去其中的杂质,尤其瓜藤上的叶子和茎杆;然后加入促进保护剂5%,进行沤制3-5天,即可进行剥离回收,因加入了5%促进保护剂,即便不能一次剥完,再沤上30天也不会变质,剥下纤维后,其余的杂物即废弃物可加工为生物有机肥,做农家肥用,防止二次污染环境;经初加工出的成品,可做为工艺品编织原料,如将染上各种颜色其拧成各种规格的绳编织成网兜、挎包、花篮之类的物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纺织基础原料;下一道工序为生化处理,该生化处理的方法和原料另有专利申请,经生化处理对纺织基础原料进行除半纤维素,可回收单糖,使纺织基础原料成为高强度精品纤维原料,然后经质量检测产品合格后转入梳理、纺织、印染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明王晨光王晓霞沈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凤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