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用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148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食用物,其包含淀粉、增塑剂、水以及任选的蛋白、任选的纤维以及任选的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备所述可食用物的方法。

A kind of edibl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dible substance comprising starch, plasticizer, water and optional protein, optional fiber and optional additives.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edible sub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食用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
,具体涉及可食用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鹿角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例如,鹿科动物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被称为“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马鹿角,多呈分枝状,通常分成4-6枝,全长50-120cm。主枝弯曲,直径为3-6cm。基部盘状,上具不规则瘤状突起,通常被称为“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侧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与主干几乎成直角或钝角伸出,第二枝靠近第一枝伸出,通常被称为“坐地分枝”;第二枝与第三枝相距较远。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光泽,角尖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状突起,通常被称为“骨钉”,并具长短不等的断续纵棱,通常被称为“苦瓜棱”。质坚硬,断面外圈骨质,灰白色或微带淡褐色,中部多呈灰褐色或青灰色,具蜂窝状孔。梅花鹿角,通常分成3-4枝,全长30-60cm,直径2.5-5cm。侧枝多向两旁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二枝与第一枝相距较远,主枝末端分成两小枝。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以下具明显骨钉,纵向排成“苦瓜棱”,顶部灰白色或灰黄色,有光泽。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非常重视鹿角的药用价值。例如据《本草纲目·兽二·鹿》记载:“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则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炼霜熬膏,则专于滋补矣。”另有文献记载:鹿角性味:甘、咸,温。归经:归肾、肝经,功能: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脱疮毒,行血消肿。主治: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乳痈初起,淤血肿痛,阴疽疮疡及久病虚损等症。温肾阳,强筋骨。近年来,天然鹿角因其具有天然的适口性和较强的咀嚼性的优点,正日益受到动物的喜爱。但是,其使用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现在随着技术发展,梅花鹿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但其养殖仍然必须在符合国家主管部门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政策和规定情况下进行。鹿角和鹿茸的使用必须按照《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这导致天然鹿角的来源较窄且价格较贵,通常为1-7元/克。第二,鹿角容易有异味,易降低其适口性。第三,由于鹿角来自于不同的鹿个体,所述鹿个体的个体差异性导致鹿角的形状、性质、口味等方面的差异性。这些特性导致不同批次的鹿角之间的差异较大。第四,天然鹿角的硬度较高,尖锐的部位容易戳破动物的牙龈,而且不太适合年幼动物(如幼犬)或老年动物(如老年犬)食用。最后,由于天然鹿角的硬度较高,一些动物需要较长时间(甚至数天)才能食用完。这导致鹿角上细菌滋生,动物口腔异味严重。这给动物饲养者(如宠物主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价格较低、适口性较高、批次间一致、硬度可调且更加卫生的人造鹿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价格较低、适口性较高、批次间一致、硬度可调且更加卫生的人造鹿角。专利技术人经过创造性劳动,实现了所述目标。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食用物,其中所述可食用物为人造鹿角,且所述人造鹿角包含淀粉;增塑剂;和水。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淀粉、增塑剂、水的重量比为约1.000:约0.030-约0.875:约0.050-约0.625。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淀粉为天然淀粉或变性淀粉或两者的混合物,任选地其中所述天然淀粉为大米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紫薯淀粉、玉米淀粉、高粱淀粉、小麦淀粉、豌豆淀粉或木薯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增塑剂为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山梨糖醇和木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可食用物进一步包含蛋白,任选地所述蛋白为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或两者的混合物,任选地其中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蛋白、苋属植物蛋白、竹芋蛋白、大麦蛋白、荞麦蛋白、低芥酸菜籽蛋白、木薯蛋白、桃豆(鹰嘴豆)蛋白、豆类蛋白、兵豆蛋白、羽扇豆蛋白、玉米蛋白、小米蛋白、燕麦蛋白、豌豆蛋白、马铃薯蛋白、大米蛋白、裸麦蛋白、高粱蛋白、向日葵蛋白、木薯蛋白、黑小麦蛋白、小麦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任选地其中所述动物蛋白为肉类的蛋白、肉类副产品的蛋白、奶制品的蛋白或蛋类的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任选地其中所述肉类为鸡肉、鸭肉、鹅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兔肉或猪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可食用物进一步包含纤维,任选地其中所述纤维为苜蓿粉、草、竹、亚麻籽、椰子壳、花生壳、马铃薯皮或红薯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任选地所述纤维具有23um-2000um的长度。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可食用物进一步包含添加剂,任选地其中所述添加剂为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卵磷脂、乳化剂、维生素、氨基酸、益生元、益生素、色素、风味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玉米糖浆、蔗糖或矿物盐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人造鹿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含淀粉材料、增塑剂和水和/或任选的含蛋白材料、任选的含纤维材料和任选的添加剂混合均匀;b)将步骤a)中获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约80℃-约150℃、压力为约10MPa-约110MPa的条件下添加到压铸模中,使所述混合物在高温高压下热固成人造鹿角;和c)将步骤b)中获得的人造鹿角在约60℃-约90℃下干燥约2-约6小时。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人造鹿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含淀粉材料、增塑剂和水和/或任选的含蛋白材料、任选的含纤维材料和任选的添加剂混合均匀;b)将步骤a)中获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约130℃-约160℃、压力为约3MPa-约5MPa的条件下进行塑化,以获得可流动和可塑性的半成品;c)将步骤b)中的半成品在温度为约80℃-约150℃、压力为约50MPa-约120MPa的条件下注射到鹿角模具中,形成人造鹿角;和d)将步骤c)中获得的人造鹿角在约60℃-约90℃下干燥约2-约6小时。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人造鹿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含淀粉材料、增塑剂和水和/或任选的含蛋白材料、任选的含纤维材料和任选的添加剂混合均匀;b)将步骤a)中获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约120℃-约150℃、压力为约3-约6MPa的条件下熟化,然后挤出,并将挤出物切割成长度为约2-约6mm的颗粒;c)将步骤b)中获得的颗粒在温度为约130℃-约160℃、压力为约3MPa-约5MPa的条件下进行塑化,以获得可流动和可塑性的半成品;d)将步骤c)中的半成品在温度为约80℃-约150℃、压力为约50MPa-约120MPa的条件下注射到鹿角模具中,形成人造鹿角;和e)将步骤d)中获得的人造鹿角在约60℃-约90℃下干燥约2-约6小时。附图说明图1为常见鹿角形状的示意图;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人造鹿角形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方案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决不意欲限制本专利技术、其应用或用途。定义如本文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a,an)”和“该(the)”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如本文中所用的术语“约”是指20%以内的偏差。具体而言,如本文中所用的术语“约”是指给定值的+/-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食用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食用物,其中所述可食用物为人造鹿角,且所述人造鹿角包含淀粉;增塑剂和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食用物,其中所述可食用物为人造鹿角,且所述人造鹿角包含淀粉;增塑剂和水。2.权利要求1的可食用物,其中所述淀粉、增塑剂、水的重量比为约1.000:约0.030-约0.875:约0.050-约0.625。3.权利要求1或2的可食用物,其中所述淀粉为天然淀粉或变性淀粉或两者的混合物,任选地其中所述天然淀粉为大米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紫薯淀粉、玉米淀粉、高粱淀粉、小麦淀粉、豌豆淀粉或木薯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可食用物,其中所述增塑剂为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山梨糖醇和木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可食用物,其中所述可食用物进一步包含蛋白,任选地所述蛋白为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或两者的混合物,任选地其中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蛋白、苋属植物蛋白、竹芋蛋白、大麦蛋白、荞麦蛋白、低芥酸菜籽蛋白、木薯蛋白、桃豆(鹰嘴豆)蛋白、豆类蛋白、兵豆蛋白、羽扇豆蛋白、玉米蛋白、小米蛋白、燕麦蛋白、豌豆蛋白、马铃薯蛋白、大米蛋白、裸麦蛋白、高粱蛋白、向日葵蛋白、木薯蛋白、黑小麦蛋白、小麦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任选地其中所述动物蛋白为肉类的蛋白、肉类副产品的蛋白、奶制品的蛋白或蛋类的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任选地其中所述肉类为鸡肉、鸭肉、鹅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兔肉或猪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6.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可食用物,其中所述可食用物进一步包含纤维,任选地其中所述纤维为苜蓿粉、草、竹、亚麻籽、椰子壳、花生壳、马铃薯皮或红薯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任选地其中所述纤维具有约23um-约2000um的长度。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可食用物,其中所述可食用物进一步包含添加剂,任选地其中所述添加剂为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卵磷脂、乳化剂、维生素、氨基酸、益生元、益生素、色素、风味剂、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