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13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包含有一固定板、一可偏转位移的动作组、一定位在动作组上的固定组、一定位在固定组上的夹爪组,及可驱动动作组的一第一、一第二、一第三、一第四动力组。该夹爪组具有可环绕一Z轴偏转的中爪,及可沿一弧型轨迹位移的二第二爪、二第三爪、二第四爪、二第五爪。借此,使各爪能配合不同鞋型依相关位置偏移,并使各爪的爪型保持最佳弧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爪盘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使各爪配合不同鞋型依相关位置偏移的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制鞋机(图未示)在黏结一料板与一鞋面时,须先将鞋面套设在一鞋形楦头的外周,及将料板叠置在楦头底面,使料板与楦头一起放置在该制鞋机一撑台的顶面。而该制鞋机动作时,会先于料板完成上胶作业后,再依序驱动撑台向上,及以一束紧器束紧鞋面与楦头相当于鞋尖的部位、驱动一顶座顶固鞋面与楦头相当于鞋跟的部份、驱动一爪盘上的各个夹爪夹固鞋面与楦头周边,使鞋面顺沿楦头周面被拉张,最后,驱动一组扫刀将鞋面底端缘折压至与料板周边接触,使鞋面与料板黏结为一体,完成制鞋的初步制程。而各个夹爪必须配合不同鞋型,调整各个夹爪排列后的爪型,确保鞋面夹持与楦头外形的吻合度,但是,以往都是人力逐一调整夹爪的角度,不但耗费时间及人力,且精准度往往不足。因此,为了改善上述缺失,本案申请人先前所研发并申请的第86218396号“制鞋机之爪盘夹持机构的改良”新型专利案,即能以双支点的设计,使二层爪盘可左右分别调整张开弧度,节省夹爪排列的时间,达到快速调整的目的。惟,本案创作人并不以此为满足,仍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从事制鞋机的开发及研究,因而发现原创作的“制鞋机之爪盘夹持机构的改良”在实际使用时,仍存有以下缺失而亟待解决由于爪盘只可以左、右分开调整张开弧度,因此,排列后的爪型的变化相当有限,大约数十组左右,且位于中间位置的中爪必须以手动方式调整旋转角度,而其余各爪在中爪调整后的角度,也要配合爪型的弧度,依序手动调整旋转角度,所以,原创作在操作简易性及方便性方面仍有可提升的空间。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各爪配合不同鞋型依相关位置自动偏移,并保持最佳弧度的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包含有一固定板、一动作组、一固定组、一夹爪组、一第一动力组、一第二动力组、一第三动力组及一第四动力组。该固定板具有形成在邻近中间位置的一贯口,及一邻近贯口且沿一X轴方向延伸的穿口。该动作组具有一第一层板、二第二层板、二第三层板及二滑块,该第一层板是可旋动地定位在固定板一底面相对于贯口与穿口的位置,并具有一显露在穿口且沿X轴方向延伸的长槽,该等第二层板是可旋动地定位在固定板一顶面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并分别具有一朝固定板穿口延伸的枢接端,各该第三层板是分别可旋动地定位在第二层板上,并具有一朝固定板穿口延伸的枢接端,该滑块可沿长槽左、右滑移,并与第二、第三层板的枢接端枢结。该固定组具有一中固定座、二边侧固定座及二边端固定座,该中固定座是固定在第一层板上且由固定板的贯口穿出,各该边侧固定座是分别固定在第三层板上,各该边端固定座是分别固定在边侧固定座上,并具有一与第二、三层板枢接端及滑块枢结的一端及反向于一端的另一端。该夹爪组具有一中爪、二第二爪、二第三爪、二第四爪及二第五爪,该中爪是固定在中固定座上,该等第二爪是分别固定在边端固定座上,该等第三、四、五爪是依序固定在边侧固定座上,使该中爪、第二爪、第三、四、五爪排列形成一鞋形。该第一动力组是可推动第一层板环绕一Z轴左、右偏转,进而带动中固定座及中爪环绕该Z轴左、右偏转,及于第一层板偏转时,同时带动二滑块偏转,使第二层板及第二层板上的第三层板、边端固定座、边侧固定座同时向右或向左偏转,而该第二爪、第三爪、第四爪、第五爪就会自动配合中爪的旋转角度同步偏移,调整爪型的弧度。该第二动力组是可分别推动滑块沿第一层板的长槽沿X轴方向移动,进而以滑块牵引第二、第三层板及边端固定座,使第二爪沿X轴方向位移,及使第三爪、第四爪、第五爪配合第二爪位移同步偏移,调整爪型的弧度。该第三动力组是可分别推动边端固定座另一端,使与边侧固定座固结的第三层板同步偏转,借此,该第二爪与第三爪会朝右上、左下或左上、右下偏移,其余各爪也会配合第二、三爪、同步偏移,调整爪型的弧度。该第四动力组是可分别推动第三层板环绕Z轴旋动,进而带动边侧固定座及边端固定座,使第二爪、第三爪、第四爪、第五爪同步偏移,调整爪型的弧度。借此,使各爪能配合不同鞋型依相关位置偏移,并使各爪的爪型保持最佳弧度。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顶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情形。图3是一底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底板、一第一层板、一第一动力组及一第二动力组。图4是一顶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一第二层板、一第三层板、一固定组、一第三动力组及一第四动力组。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夹爪组未动作前的样态。图6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中爪向右偏转的情形。图7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中爪向左偏转的情形。图8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第二爪向右平移的情形。图9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第二爪向左平移的情形。图10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二第二爪分别向右、向左平移的情形。图11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爪及一第三爪向右上偏移的情形。图12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爪及该第三爪向左下偏移的情形。图13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三爪及一第四爪、一第五爪朝左下偏移的情形。图14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三爪及一第四爪、一第五爪朝右上偏移的情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本技术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有一固定板1、一动作组2、一固定组3、一夹爪组4、一第一动力组5、一第二动力组6、一第三动力组7及一第四动力组8。该固定板1具有形成在邻近中间位置的一贯口11,及一邻近贯口11且沿一X轴方向延伸的穿口12。该动作组2具有一第一层板21、二第二层板22、二第三层板23、二滑块24及数栓件251、252、253、261、、271、272、281、282。该第一层板21是可旋动地定位在固定板1一底面13(参见第三图)相对于贯口11与穿口12的位置,并具有邻近一上端的一上弧槽211、邻近左、右两侧的二左、右弧槽212、213,及显露在穿口12且沿X轴方向延伸的长槽214。该栓件251、252、253是分别穿经左弧槽212、上弧槽211、右弧槽213及与固定板1固结,使该第一层板21能以上弧槽211、左、右弧槽212、213沿栓件252、251、253环绕一Z轴偏移。该等第二层板22是可旋动地定位在固定板1一顶面14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并分别具有一朝固定板1穿口12延伸的枢接端221,及邻近一下端的一下弧槽222。该栓件261是穿经下弧槽222并与固定板1固结,使该第二层板22以枢接端221为支点I,及以下弧槽222沿栓件261偏移。各该第三层板23是分别可旋动地定位在第二层板22上,并具有一朝固定板1穿口12延伸的枢接端231、邻近一上端的一上弧槽232、邻近一下端的一下弧槽233。该栓件271、272是分别穿经上、下弧槽232、233并与固定板1固结,使该第三层板23以枢接端231为支点II,及以上、下弧槽232、233沿栓件271、272偏移。该等滑块24可沿第一层板21的长槽214左、右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鞋机的爪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固定板,具有形成在邻近中间位置的一贯口,及一邻近贯口且沿一X轴方向延伸的穿口;    一动作组,具有一第一层板、二第二层板、二第三层板及二滑块,该第一层板是可旋动地定位在固定板一底面相对于贯口与穿口的位置,并具有一显露在穿口且沿X轴方向延伸的长槽,该等第二层板是可旋动地定位在固定板一顶面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并分别具有一朝固定板穿口延伸的枢接端,各该第三层板是分别可旋动地定位在第二层板上,并具有一朝固定板穿口延伸的枢接端,该滑块可沿长槽左、右滑移,并与第二、第三层板的枢接端枢结;    一固定组,具有一中固定座、二边侧固定座、二边端固定座及二连杆,该中固定座是固定在第一层板上且由固定板的贯口穿出,各该边侧固定座是分别固定在第三层板上,各该边端固定座是分别透过连杆与边侧固定座连结,并具有一与第二、三层板枢接端及滑块枢结的一端及反向于一端的另一端;    一夹爪组,具有一中爪、二第二爪、二第三爪、二第四爪及二第五爪,该中爪是固定在中固定座上,该等第二爪是分别固定在边端固定座上,该等第三、四、五爪是依序固定在边侧固定座上,使该中爪、第二爪、第三、四、五爪排列形成一鞋形;    一第一动力组,是可推动第一层板环绕一Z轴左、右偏转,进而带动中固定座及中爪环绕该Z轴左、右偏转,及于第一层板偏转时,同时带动二滑块偏转,使第二层板及第二层板上的第三层板、边端固定座、边侧固定座同时向右或向左偏转,而该第二爪、第三爪、第四爪、第五爪就会自动配合中爪的旋转角度同步偏移,调整爪型的弧度;    一第二动力组,是可分别推动滑块沿第一层板的长槽沿X轴方向移动,进而以滑块牵引第二、第三层板及边端固定座,使第二爪沿X轴方向位移,及使第三爪、第四爪、第五爪配合第二爪位移同步偏移,调整爪型的弧度;    一第三动力组,是可分别推动边端固定座另一端,使与边侧固定座固结的第三层板同步偏转,借此,该第二爪与第三爪会朝右上、左下或左上、右下偏移,其余各爪也会配合第二、三爪、同步偏移,调整爪型的弧度;    一第四动力组,是可分别推动第三层板环绕Z轴旋动,进而带动边侧固定座及边端固定座,使第二爪、第三爪、第四爪、第五爪同步偏移,调整爪型的弧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瑜
申请(专利权)人:全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