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34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计量设备、和面设备、熟化设备、压延设备、切条设备、干燥设备、切断设备和包装设备,所述和面设备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壳体的侧壁并与其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能够避免材料的浪费,而且在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能够自行调节压延的力度。

A traditional fish noodle production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fish noodle production line, including a metering device, a face equipment, a curing equipment, a calendering equipment, a strip cutting equipment, a drying equipment, a drying equipment, a cutting equipment and a packaging equipment. The face equipment includes a first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mit groove, and the first limit is limite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groove is fixed with a first housing. The inner of the first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chamber. The upper side wall of the first housing is symmetrically equipped with two first servomotors, and the end of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two first servomotors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active wheel, and the upper end wall of the first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the upper end wall. The first threaded rod runs through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shell and is threaded with it.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design and simple in operation. It can not only avoid the waste of material, but also can adjust the strength of the calendering on the basis of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面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鱼面由于其价格较贵,在以前不是被广泛接受的,但是近年来的销量一直在不断增长,传统的鱼面生产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者发现,传统的工序中,和面和压延一直存在着弊端,传统的和面具有容易浪费原料的问题,而压延的工序存在着稳定性不足,不能调节力度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和面具有容易浪费原料的问题,而压延的工序存在着稳定性不足,不能调节力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其不仅能够避免材料的浪费,而且在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能够自行调节压延的力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计量设备、和面设备、熟化设备、压延设备、切条设备、干燥设备、切断设备和包装设备,所述和面设备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壳体的侧壁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与两个第一主动轮相互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第一壳体的侧壁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搅拌装置,所述压延设备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延伸板,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侧壁均贯穿设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相对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压延腔,所述压延腔相对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压延腔的内底部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放置块和第二放置块,所述第一放置块和第二放置块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压延腔的内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侧壁均水平设有第二横板,两个所述第二横板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齿条板,所述压延腔的内顶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与齿条板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轮,两个所述齿条板的底部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部通过第三横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横板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的底部侧壁与第一放置槽相抵,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侧壁均贯穿设有与压延腔相互连通的第二滑动槽,所述压延腔内设有第四横板,所述第四横板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二滑动槽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二延伸板,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轮,两个所述转动轮远离第三伺服电机的一端侧壁边缘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转动轮的一端均与第四横板的上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横板位于压延腔内的一段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的底部侧壁与第二放置槽相抵。优选地,所述搅拌腔的内侧壁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三压块,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自动拉绳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自动拉绳器上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依次贯穿连接块、第一壳体的侧壁并与第三压块连接。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杆侧壁上的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U形块,所述U形块相对的侧壁之间设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与U形块之间通过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延伸块远离U形块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限位凹槽内底部的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内部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贯穿中空杆的上端侧壁并与第二壳体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中空杆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侧壁均设有第三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三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的侧壁与第二壳体的底部侧壁之间均通过斜杆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四横板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二底座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四延伸板,两个所述第四延伸板的上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侧壁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三延伸板并与其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压延腔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的一端侧壁均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三横板的两端侧壁分别与两个第四滑动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中空腔的内底部与滑动板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当需要进行和面搅拌时,将原料放置在搅拌腔内,启动两个第一伺服电机,分别带动两个第一主动轮转动,在两个第一主动轮的作用下,能带动从动轮和第一螺纹杆转动,由于转动块的作用,使得搅拌杆在转动的同时,能够进行升降,提高其搅拌的效率,搅拌完毕之后,启动两个自动拉绳器,在两个自动拉绳器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三压块对环形块起到作用,从而使搅拌腔内侧壁上的原料掉落,避免造成浪费,需要压延时,将原料分别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启动两个第二伺服电机,在两个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能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在第二主动轮的作用下,能带动齿条板移动,使得两个第一转动杆能够对第三横板、第一压块起到作用下,使其对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的原料起到挤压的效果,启动两个第三伺服电机,带动转动轮转动,在转动轮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转动杆和第四横板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压块能够对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的原料挤压,具有支撑杆和滑动板,能够提高其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能够避免材料的浪费,而且在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能够自行调节压延的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的生产过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的和面设备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的压延设备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计量设备、2和面设备、3熟化设备、4压延设备、5切条设备、6干燥设备、7切断设备、8包装设备、9第一底座、10第一壳体、11搅拌杆、12搅拌扇叶、13环形块、14自动拉绳器、15连接块、16第一主动轮、17从动轮、18第一螺纹杆、19转动块、20第一伺服电机、21延伸块、22第二螺纹杆、23U形块、24第二壳体、25第一连接杆、26第二横板、27第二限位块、28第三横板、29转动轮、30限位杆、31第三延伸板、32第四延伸板、33第二底座、34斜杆、35第一限位块、36中空杆、37滑动板、38滑动块、39支撑杆、40滑动杆、41第一延伸板、42第二转动杆、43第一放置块、44第一压块、45第二连接杆、4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计量设备(1)、和面设备(2)、熟化设备(3)、压延设备(4)、切条设备(5)、干燥设备(6)、切断设备(7)和包装设备(8),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设备(2)包括第一底座(9),所述第一底座(9)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端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20),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16),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端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18),所述第一螺纹杆(18)贯穿第一壳体(10)的侧壁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8)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1),所述第一螺纹杆(18)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与两个第一主动轮(16)相互啮合的从动轮(17),所述从动轮(17)与第一壳体(10)的侧壁通过转动块(19)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11)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搅拌装置,所述压延设备(4)包括第二底座(33),所述第二底座(33)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底座(33)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延伸板(41),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板(41)的侧壁均贯穿设有滑动杆(40),两个所述滑动杆(40)相对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4),所述第二壳体(24)的内部设有压延腔,所述压延腔相对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压延腔的内底部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放置块(43)和第二放置块,所述第一放置块(43)和第二放置块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压延腔的内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25),所述第一连接杆(25)的两端侧壁均水平设有第二横板(26),两个所述第二横板(26)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齿条板(48),所述压延腔的内顶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杆(45),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45)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与齿条板(48)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轮(46),两个所述齿条板(48)的底部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7),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47)的底部通过第三横板(28)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横板(28)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44),所述第一压块(44)的底部侧壁与第一放置槽相抵,所述第二壳体(24)的两端侧壁均贯穿设有与压延腔相互连通的第二滑动槽,所述压延腔内设有第四横板,所述第四横板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二滑动槽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4)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二延伸板,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轮(29),两个所述转动轮(29)远离第三伺服电机的一端侧壁边缘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2),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42)远离转动轮(29)的一端均与第四横板的上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横板位于压延腔内的一段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的底部侧壁与第二放置槽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统鱼面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计量设备(1)、和面设备(2)、熟化设备(3)、压延设备(4)、切条设备(5)、干燥设备(6)、切断设备(7)和包装设备(8),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设备(2)包括第一底座(9),所述第一底座(9)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端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20),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16),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端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18),所述第一螺纹杆(18)贯穿第一壳体(10)的侧壁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8)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1),所述第一螺纹杆(18)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与两个第一主动轮(16)相互啮合的从动轮(17),所述从动轮(17)与第一壳体(10)的侧壁通过转动块(19)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11)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搅拌装置,所述压延设备(4)包括第二底座(33),所述第二底座(33)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底座(33)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延伸板(41),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板(41)的侧壁均贯穿设有滑动杆(40),两个所述滑动杆(40)相对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4),所述第二壳体(24)的内部设有压延腔,所述压延腔相对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压延腔的内底部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放置块(43)和第二放置块,所述第一放置块(43)和第二放置块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压延腔的内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25),所述第一连接杆(25)的两端侧壁均水平设有第二横板(26),两个所述第二横板(26)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齿条板(48),所述压延腔的内顶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杆(45),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45)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与齿条板(48)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轮(46),两个所述齿条板(48)的底部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7),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47)的底部通过第三横板(28)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横板(28)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44),所述第一压块(44)的底部侧壁与第一放置槽相抵,所述第二壳体(24)的两端侧壁均贯穿设有与压延腔相互连通的第二滑动槽,所述压延腔内设有第四横板,所述第四横板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二滑动槽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4)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二延伸板,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三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乾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奇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