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1241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适用于两熟制旱作种植区:利用自然降水完成冬小麦的播种,同时避免小麦冬前徒长发生冻害,根据具体气候条件在如下四种耕种模式中进行选择:A、借墒播种;B、集墒播种;C、变量播种;D、土下覆膜‑变量播种、E补墒播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我国北方的旱作种植区提供了一种体系化种植方法,不仅适应了种植区域水资源缺少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在节水的同时小麦产量亦具有高产稳产的良好的表现。

Systematized winter wheat planting method with space-time and wide see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ystematized method of space-time broad sowing and seedling planting for winter wheat, which is suitable for two cropping areas: using natural precipitation to complete the sowing of winter wheat and avoiding the winter wheat growing in winter before winter.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limatic conditions, it is selec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kinds of cultivation patterns: A, sowing by soil moisture; B, collection Soil moisture sowing, C, variable sowing, D, soil mulching, variable sowing, E supplementation of soil moisture and sow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ystematic planting method for dry farming areas in the north of China, which not only adapts to the climate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the lack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planting area, but also has a good performance of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wheat production while saving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水栽培及雨养旱作栽培
,尤其是适用于中国北方旱作地区冬小麦的体系化节水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华北平原是中国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盐渍土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大力发展减蒸抑盐节水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华北平原地区是我国最重要小麦生产区。近年地下水严重超采,致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此外,华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生育期降雨少且分布不均匀,一般仅100~150mm。尤其在环渤海低平原地区,土壤瘠薄盐碱,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小麦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充分利用土壤水,减少无效蒸发是维持旱作小麦稳产甚至高产是解决该区农业生产的关键。传统的小麦种植时期一般是在10月初玉米收割以后,播种前或者播种后一般进行灌溉增加土壤含水量,保证小麦出全苗。在雨养旱作地区,由于不能保证充足的土壤水分,小麦靠天播种,缺苗断垄现象非常严重,小麦产量波动较大。由于传统小麦种植对播种时期和播种深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在10月中旬之前。一旦误过了小麦适宜的播种时期,即使有较多降雨,小麦种子已经无法再发芽成苗。小麦因错过播种适期产量也会大幅度下降。通常农民就会放弃种植,只种植秋季一季作物,致使土地利用率降低。因此通过一定的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土壤深层水分、行间水分,并减少无效蒸发,来拓宽小麦播种适期阈值,在节水的同时达到小麦稳产是小麦节水栽培的关键。对于旱作条件下,充分利用10月至11月上旬的降雨实现小麦播种成苗,对提高小麦对降水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我国北方的旱作种植区,提供一种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适用于两熟制旱作种植区,包含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A、借墒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仍处于当地正常播种期限内且表层土壤不能满足小麦正常出苗,则选择耐深播的小麦品种,按照标准用量进行播种,深播至土壤表层以下8-12cm范围内,深播浅埋,利用土壤自然水分确保作物完整出苗,实现借墒节水播种;B、集墒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仍处于当地正常播种期限内且表层土壤能够满足小麦正常出苗,则选择不耐深播的小麦品种,采用沟播形式以标准用量进行播种,开沟4-6cm深并在沟底之下2-4cm处播种,沟播将周围降雨集中到播种沟内从而增加小麦种子周围的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作物出苗机会,实现集墒节水播种;C、变量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已超出小麦的正常播种期限15天以内,则随播期推迟而逐渐增加播种量,每推迟1天播量增加7.5kg/hm2,保障小麦基本出苗,实现变量播种;D、土下覆膜-变量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已超出小麦的正常播种期限15天以上,由于气温较低,在加大播种量的同时进行土下覆膜处理,使用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进行土下覆膜;覆土厚度为1-2cm,等距离穴播播种,保墒的同时增加温度,保障小麦良好出苗,实现土下覆膜-变量播种;E、补墒播种: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始终未达成小麦的播种和出苗条件,则以土壤含水量测定数据为基础通过微畦补灌的方式进行土壤补墒,亩灌溉15-20方达到补墒旱作的效果;播种方法与参照步骤C。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A中,所述耐深播小麦品种可以采用小偃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A中,播种作业时将冬小麦种子深播至土壤表层下10cm以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A、B中,冬小麦播种作业的标准用量为150-300kg/hm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中,播种作业时开沟5cm深并在沟底之下3cm处播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C中,在覆膜播种前,先将田地杂草、碎石清理干净,土块耙碎耙细,以便于机械覆土作业的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C中,使用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进行土下覆膜等距离穴播播种时,薄膜采用厚0.008mm的无色PE地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D中,将畦田面积缩减到15-20m2,利用微畦节水灌溉装置进行补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针对我国北方的旱作种植区提供了一种体系化种植方法,不仅适应了种植区域水资源缺少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在节水的同时小麦产量亦具有稳定、良好的表现。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旱作农业区小麦播种生产,重点在于小麦播种期寻墒播种,借雨播种从而达到节水保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小麦种植的播种日期(时间)和播种深度(空间)调控以及配合相应的技术手段使得小麦能够充分利用玉米收割前后近两个月内的降雨或是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实现小麦播种所需的水分,减少小麦播种底墒水,尽最大程度利用雨水和土壤亚耕层余墒达到保苗稳产的目的。详细的有益效果数据参见具体的试验例。附图说明图1显示实施例1中冬小麦的三种田间播种方式;图中,左侧为沟播,开沟5cm深,在沟底3cm土深处播种;中间为深播,将种子播于距离地表8cm土深处;右侧为正常播种,将种子播于距离地表3cm土深处。图2为实施例2中不同品种深播处理的产量和生物量。图3为实施例3中在土下覆膜条件下不同播期冬小麦的株高、生物量和产量数据。图4为实施例3中在土下覆膜条件下不同播期的水分利用效率数据。图5显示实施例4中小偃60小麦产量变化的为不同阶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各项设备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均能够通过市场购买直接获得。实施例1、沟播、深播与正常播种对比试验。三种播种方式的图示参见图1。其中,沟播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整好的待耕田,沿水平方向一次开沟5cm深、沟底3cm深处播种。设东西与南北两种方向开沟处理,于2016年10月28日播种。试验品种为小偃60。5每处理3次重复。播种行距为30cm,条播,播量为300kg/hm2。采用统一施肥水平,底肥磷酸二胺450kg·hm-2,尿素375kg·hm-2,有机肥600kg·hm-2,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其中,深播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整好的待耕田,沿水平方向一次开沟8cm深、播种、填埋。设东西与南北两种方向,于2016年10月28日播种。试验品种为小偃60、冀麦32、A115。播种行距为30cm,条播,播量为300kg/hm-2。采用统一施肥水平,底肥磷酸二胺450kg·hm-2,尿素375kg·hm-2,有机肥600kg·hm-2,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试验结果参见下表,显示了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产量及相关因子的变化。数据表明,旱作条件下三种播种方式产量、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深播、沟播条件下,没有造成产量的降低,这就为干旱年份利用深耕层土壤水分出苗提供了支撑。实施例2、田间深播试验将小偃60、冀麦32、‘A115耐深播性能不同的三种作物进行了深播对比试验。深播作业的具体方式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参见图2,显示了不同品种的生物量、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冀麦32、小偃60、A115三个冬小麦品种收获时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小偃60、冀麦32两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但A115产量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种。对于耐深播品种小偃60,在土壤表墒不好时,可以通过深播实现出苗保苗的目的。实施例3、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适用于两熟制旱作种植区,其特征在于:A、借墒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仍处于当地正常播种期限内且表层土壤不能满足小麦正常出苗,则选择耐深播的小麦品种,按照标准用量进行播种,深播至土壤表层以下8‑12cm范围内,深播浅埋,利用土壤自然水分确保作物完整出苗,实现借墒节水播种;B、集墒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仍处于当地正常播种期限内且表层土壤能够满足小麦正常出苗,则选择不耐深播的小麦品种,采用沟播形式以标准用量进行播种,开沟4‑6cm深并在沟底之下2‑4cm处播种,沟播将周围降雨集中到播种沟内从而增加小麦种子周围的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作物出苗机会,实现集墒节水播种;C、变量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已超出小麦的正常播种期限15天以内,则随播期推迟而逐渐增加播种量,每推迟1天播量增加7.5kg/hm2,保障小麦基本出苗,实现变量播种;D、土下覆膜‑变量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已超出小麦的正常播种期限15天以上,由于气温较低,在加大播种量的同时进行土下覆膜处理,使用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进行土下覆膜;覆土厚度为1‑2cm, 等距离穴播播种,保墒的同时增加温度,保障小麦良好出苗,实现土下覆膜‑变量播种;E、补墒播种: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始终未达成小麦的播种和出苗条件,则以土壤含水量测定数据为基础通过微畦补灌的方式进行土壤补墒,亩灌溉15‑20方达到补墒旱作的效果;播种方法与参照步骤C。...

【技术特征摘要】
1.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适用于两熟制旱作种植区,其特征在于:A、借墒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仍处于当地正常播种期限内且表层土壤不能满足小麦正常出苗,则选择耐深播的小麦品种,按照标准用量进行播种,深播至土壤表层以下8-12cm范围内,深播浅埋,利用土壤自然水分确保作物完整出苗,实现借墒节水播种;B、集墒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仍处于当地正常播种期限内且表层土壤能够满足小麦正常出苗,则选择不耐深播的小麦品种,采用沟播形式以标准用量进行播种,开沟4-6cm深并在沟底之下2-4cm处播种,沟播将周围降雨集中到播种沟内从而增加小麦种子周围的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作物出苗机会,实现集墒节水播种;C、变量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已超出小麦的正常播种期限15天以内,则随播期推迟而逐渐增加播种量,每推迟1天播量增加7.5kg/hm2,保障小麦基本出苗,实现变量播种;D、土下覆膜-变量播种: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冬小麦的播种时,若此时已超出小麦的正常播种期限15天以上,由于气温较低,在加大播种量的同时进行土下覆膜处理,使用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进行土下覆膜;覆土厚度为1-2cm,等距离穴播播种,保墒的同时增加温度,保障小麦良好出苗,实现土下覆膜-变量播种;E、补墒播种: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宝娣张明明乔匀周刘孟雨王亚凯杨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