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0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其特征在于: 该鞋楦上至少设有一进气孔; 至少设有一出气孔;及 至少设有一信道,该信道是位于该鞋楦内部且连通该进气孔及该出气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是涉及一种鞋楦,特别是涉及一种传导效果佳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一般鞋件的制作,为了要使鞋体有效定型,主要是利用一鞋楦1来辅助定型一鞋面2,并且在拉帮后配合一真空定型加硫机3(见图2),或是在上胶贴底后配合一急速冷冻定型机(图未示),分别做加热、冷却定型的作业,该鞋楦1是以实心且热传系数低的塑料材质模制而成,且具有一个拔楦孔101及一个勾楦孔102。参阅图2,就以拉帮后用以加热定型的一般真空定型加硫机3为例,该真空定型加硫机3为一种循环式的热烘机具,主要包含有一轨道31、数设置于该轨道31上且间歇运行的置鞋箱32,及一对可将该置鞋箱32闭合的真空烘箱33。该置鞋箱32可用以承载被该鞋楦1定型的该鞋面2。参阅图1,然而,针对热烘的效果而言,鞋件运行至该真空定型加硫机3内部(见第二图),只受到外部热气直接热烘,且经该鞋面2是由外往内逐渐传导加温(如图1箭头所示),所以,不但传热效果慢,且需要花费较长的热烘时间,生产效率低,且相对也增加制造成本,实不符经济效益。此外,在进行冷却定型的作业时,是经该鞋面2由外往内逐渐传导降温,也有同样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可使鞋件快速加热或快速冷却,使鞋面内外同时产生传导效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其特征在于该鞋楦上至少设有一进气孔;至少设有一出气孔;及至少设有一信道,该信道是位于该鞋楦内部且连通该进气孔及该出气孔。所述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其特征在于该鞋楦可由呈剖半对合的一第一鞋楦体及一第二鞋楦体组成,且该第一、二鞋楦体分别具有一顶平面、一剖切面、一外周面,及分别形成于该剖切面的一自该顶平面向下延伸的进气槽,一与该进气槽相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通槽、一位于该下通槽上方并与其衔接的上通槽,及一与该上通槽衔接的出气槽,且两进气槽组成一进气段,两下通槽组成一与该进气段相通的下通气段,两上通槽组成一与该下通气段相通的上通气段,两出气槽组成一与该上通气段相通的出气段,且该进、出气段与顶平面相交处分别构成该进、出气孔。所述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鞋楦体的该下通槽朝该外周面方向皆形成有多数凹齿槽。所述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鞋楦体更具有多数位于该剖切面上的定位柱,该第二鞋楦体更具有多数位于该剖切面并与该定位柱相嵌固的定位孔。所述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其特征在于该鞋楦也可由上下叠合的一第一鞋楦体及一第二鞋楦体组成,该第一鞋楦体具有一顶平面及一底面,该第二鞋楦体具有一顶面、一外周面,及一自该顶面往下凹陷的通气槽,该第一、二鞋楦体结合界定出一信道,该信道包括分别贯穿该第一鞋楦体的顶、底面且各别与该进气孔、该出气孔相通的一进气段及一出气段,以及由该进、出气段末端连接该通气槽所界定出的一循环流道。所述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鞋楦体的该通气槽朝外周面方向形成多数凹齿槽。本技术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的特征,包含有至少一进气孔、至少一出气孔,及至少一信道,该信道是位于该鞋楦内部且连通该进气孔及该出气孔。借该进气孔送入气体经由该信道循环,并且由该出气孔排出,以改变该鞋楦本体的温度,使达到传导效果佳的功用。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剖面图,说明现有鞋楦的热传示意图。图2是一组合剖面图,说明现有热烘鞋件的方式。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4是沿图3的线4-4的一剖面图,说明循环传热状态。图5是沿图4的线5-5的一剖面示意图,说明一鞋楦安置在一外部热源内进行内外加温的传热状态。图6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7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剖面图,说明一第一鞋楦体与一第二鞋楦体的组合状态。图8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9是该等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4,本技术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4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有一进气孔41、多数出气孔42、一信道43、一顶平面44、一外周面45,及多数塞块46。该鞋楦4是利用现有鞋楦经过加工制成,其中该进气孔41位于该顶平面44上,而该等出气孔42分别位于该顶平面44与该外周面45上。该信道43包括一由该进气孔41往下延伸的第一竖流道431、一由该顶平面44上的一出气孔42往下延伸并与外周面45的二出气孔42相通的第二竖流道432、一第一横流道433、一第二横流道434、一与该第一横流道433及该第一竖流道43 1相通的第一衔接道435、一与该第二横流道434及该第二竖流道432相通的第二衔接道436,及一连通该第一、二横流道433、434的回流道437,制造时该等流道431~437是由外周面45往内钻设而成,且将该等塞块46分别塞入位于外周面45的该第一、二横流道433、434、该第一、二衔接道435、436及该回流道437的出口。参阅图4、5,当配合一喷嘴10自外部供应热气,即可由该进气孔41灌入该信道43,沿着该第一竖流道431经由该第一衔接道435进入该第一横流道433,再经该回流道437循环且流经该第二横流道434,最后经该第二衔接道436进入该第二竖流道432,且由该顶平面44上的出气孔42排出,如此周而复始,即可直接对该鞋楦4加热,使该鞋楦4对该鞋面40产生由内往外的加热作用。另外,再配合一外部热源100对该鞋面40产生由外往内的加热作用,借以内外加温的方式,不但使传热效果佳,且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其次,为了增加传热效果,也可增加信道43的数量,只要搭配适当数量的进、出气孔41、42即可。参阅图6、7,本新型的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鞋楦4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是包含有分别模制成型且呈剖半对合状的一第一鞋楦体5及一第二鞋楦体6。且该第一、二鞋楦体5、6分别具有一顶平面51、61、一剖切面52、62、一外周面53、63,及分别形成于该等剖切面52、62的一自该等顶平面51、61垂直向下延伸的进气槽54、64,一与该等进气槽54、64相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通槽55、65,一位于该等下通槽55、65上方并与其衔接的上通槽56、66,及一与该等上通槽56、66衔接的出气槽57、67,多数形成于该第一鞋楦体5的剖切面52的定位柱58,及多数形成于该第二鞋楦体6的剖切面62的定位孔68。将该第一、二鞋楦体5、6的二剖切面52、62相互对接后,使两进气槽54、64对合组成一进气段540,该进气段540顶部与该等顶平面51、61相交处构成一进气孔541,两下通槽55、65对合组成一下通气段550,两上通槽56、66对合组成一上通气段560,两出气槽57、67对合组成一出气段570,该出气段570与该顶平面51、61相交处构成一出气孔571,而该等下通槽55、65朝向外周面53、63皆形成多数凹齿槽551、651。因此,当该第一鞋楦体5与该第二鞋楦体6对合组合时,该等剖切面52、62上的该等定位柱58是与该等定位孔68相互嵌合,使该第一、二鞋楦体5、6稳固结合为一体。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锡发
申请(专利权)人:良将制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