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098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包括条形承载基座,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所述条形固定壳上表面固定连接一组折形固定架,一组所述折形固定架前端面固定连接条形支撑块,所述条形支撑块内嵌装一组一号微型摄像头,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下表面加工一组一号条形通孔,所述条形固定壳上下表面均加工与每个一号条形通孔相对应的二号条形通孔,每个所述一号条形通孔内均嵌装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安装比较方便,便于进行警报,观察范围比较大,便于照明,按动时也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装置。

An intelligent alarm system for entrance gu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or control intelligent alarm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trip bearing base, a strip shaped bearing base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rip bearing base, a group of folding fixators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r shaped fixing shell, and a bar shaped support block fixed on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folding fixed frame, and the bar shaped support is fixed. The block is embedded with a group of No. 1 microminiature cameras.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r bearing base is processed by a group of number one bar shaped through holes.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bar shaped fixed shell are all machined with two bar shaped holes corresponding to each one of the bar shaped holes, and each one of the one bar shaped holes is embedded with a sealing plug.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one kind of installation is convenient, the alarm is convenient, the observation range is large, the lighting is convenient, and the device of the surrounding residents will not be affected when the movement is pres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门禁报警领域,特别是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门禁是放置在门口限制进入的装置。传统的门禁都是利用刷卡或者刷磁条之后,所对应的门就会相应的打开,但是只要是有相应的卡或者磁条就能进入,如果不法份子非法手段获取卡或者磁条,也不能进行限制,因此需要在门禁的刷卡区域的周围放置一种能够进行监控和报警的系统,才能更好的保证室内的人员的安全,如果报警是铃声这样会影响周围居民,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种智能提醒的警报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包括条形承载基座,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所述条形固定壳上表面固定连接一组折形固定架,一组所述折形固定架前端面固定连接条形支撑块,所述条形支撑块内嵌装一组一号微型摄像头,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下表面加工一组一号条形通孔,所述条形固定壳上下表面均加工与每个一号条形通孔相对应的二号条形通孔,每个所述一号条形通孔内均嵌装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塞,每个所述密封塞内均设贯穿密封塞的长螺杆,每个所述长螺杆一端面军套装且位于条形承载基座下方的拧动把手,每个所述长螺杆另一端面套装且位于条形固定壳内与所对应二号条形通孔相匹配的承载框架,每个所述承载框架内均设与所对应二号条形通孔相匹配的弹性条形壳,每个所述弹性条形壳内均设一组压力传感器,所述条形固定壳左侧表面加工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嵌装且位于条形固定壳内的信息传递壳,所述信息传递壳内设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数据存储器,所述条形固定壳上表面且位于承载框架右侧处嵌装一组红外传感器,每个所述红外传感器上均套装透明防护壳,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下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三组折形支撑架,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上均设固定螺栓,所述条形固定壳上表面且位于一组红外传感器处固定连接与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相搭接的多个弧形固定架,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架上均嵌装两组微型照明灯。所述条形支撑块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的纵截面均为直角n形。多个所述弧形固定架的数量为3-6个,多个所述弧形固定架等距离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信息传递壳侧表面固定连接一组且与条形固定壳外侧表面相搭接的固定板一号,每个所述固定板一号上均设与条形固定壳侧表面之间的微型锁。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PT124G-210。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门禁智能报警系统,一种安装比较方便,便于进行警报,观察范围比较大,便于照明,按动时也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的侧视图;图3是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的正视图;图4是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的后视图;图中,1、条形承载基座;2、条形固定壳;3、折形固定架;4、条形支撑块;5、一号微型摄像头;6、密封塞;7、长螺杆;8、拧动把手;9、承载框架;10、弹性条形壳;11、压力传感器;12、信息传递壳;13、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4、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5、数据存储器;16、红外传感器;17、透明防护壳;18、折形支撑架;19、固定螺栓;20、弧形固定架;21、微型照明灯;22、固定板一号;23、微型锁。具体实施方式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一”、“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包括条形承载基座1,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2,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表面固定连接一组折形固定架3,一组所述折形固定架3前端面固定连接条形支撑块4,所述条形支撑块4内嵌装一组一号微型摄像头5,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加工一组一号条形通孔,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下表面均加工与每个一号条形通孔相对应的二号条形通孔,每个所述一号条形通孔内均嵌装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塞6,每个所述密封塞6内均设贯穿密封塞6的长螺杆7,每个所述长螺杆7一端面军套装且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下方的拧动把手8,每个所述长螺杆7另一端面套装且位于条形固定壳2内与所对应二号条形通孔相匹配的承载框架9,每个所述承载框架9内均设与所对应二号条形通孔相匹配的弹性条形壳10,每个所述弹性条形壳10内均设一组压力传感器11,所述条形固定壳2左侧表面加工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嵌装且位于条形固定壳2内的信息传递壳12,所述信息传递壳12内设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3、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4和数据存储器15,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表面且位于承载框架9右侧处嵌装一组红外传感器16,每个所述红外传感器16上均套装透明防护壳17,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三组折形支撑架18,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18上均设固定螺栓19,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表面且位于一组红外传感器16处固定连接与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相搭接的多个弧形固定架20,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架20上均嵌装两组微型照明灯21;所述条形支撑块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18的纵截面均为直角n形;多个所述弧形固定架20的数量为3-6个,多个所述弧形固定架20等距离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信息传递壳12侧表面固定连接一组且与条形固定壳2外侧表面相搭接的固定板一号22,每个所述固定板一号22上均设与条形固定壳2侧表面之间的微型锁23;所述压力传感器11的型号为PT124G-210。具体使用时,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可编程系列控制器和启动开关和市电接口,以MAM-300型号的控制器为例,将该型号控制器的七个输出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摄像头5、压力传感器11、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3、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4、数据存储器15、红外传感器16和微型照明灯的输入端连接,将市电接口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接电端进行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控制器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此装置时,将此装置放置在门外的墙壁上,竖直放置,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三组折形支撑架18与墙面紧贴,位于每个折形支撑架18上的固定螺栓19便于固定良好和拆卸,一组微型摄像头5便于对门口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器15内,其中用来固定一组一号微型摄像头5的条形支撑块4与水平面之间呈锐角,便于对门口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全身照射,其中条形支撑块4通过一组折形固定架3与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的条形固定壳2进行连接,其中位于条形固定壳2前表面的一组弹性条形壳10内的一组压力传感器11便于手动按压,感知按压,通过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3发送给后台,感知有人按动,但是不会响,也不会影响其他的居民,位于条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包括条形承载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2),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表面固定连接一组折形固定架(3),一组所述折形固定架(3)前端面固定连接条形支撑块(4),所述条形支撑块(4)内嵌装一组一号微型摄像头(5),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加工一组一号条形通孔,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下表面均加工与每个一号条形通孔相对应的二号条形通孔,每个所述一号条形通孔内均嵌装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塞(6),每个所述密封塞(6)内均设贯穿密封塞(6)的长螺杆(7),每个所述长螺杆(7)一端面均套装且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下方的拧动把手(8),每个所述长螺杆(7)另一端面套装且位于条形固定壳(2)内与所对应二号条形通孔相匹配的承载框架(9),每个所述承载框架(9)内均设与所对应二号条形通孔相匹配的弹性条形壳(10),每个所述弹性条形壳(10)内均设一组压力传感器(11),所述条形固定壳(2)左侧表面加工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嵌装且位于条形固定壳(2)内的信息传递壳(12),所述信息传递壳(12)内设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3)、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4)和数据存储器(15),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表面且位于承载框架(9)右侧处嵌装一组红外传感器(16),每个所述红外传感器(16)上均套装透明防护壳(17),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三组折形支撑架(18),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18)上均设固定螺栓(19),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表面且位于一组红外传感器(16)处固定连接与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相搭接的多个弧形固定架(20),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架(20)上均嵌装两组微型照明灯(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禁智能报警系统,包括条形承载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2),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表面固定连接一组折形固定架(3),一组所述折形固定架(3)前端面固定连接条形支撑块(4),所述条形支撑块(4)内嵌装一组一号微型摄像头(5),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加工一组一号条形通孔,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下表面均加工与每个一号条形通孔相对应的二号条形通孔,每个所述一号条形通孔内均嵌装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塞(6),每个所述密封塞(6)内均设贯穿密封塞(6)的长螺杆(7),每个所述长螺杆(7)一端面均套装且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下方的拧动把手(8),每个所述长螺杆(7)另一端面套装且位于条形固定壳(2)内与所对应二号条形通孔相匹配的承载框架(9),每个所述承载框架(9)内均设与所对应二号条形通孔相匹配的弹性条形壳(10),每个所述弹性条形壳(10)内均设一组压力传感器(11),所述条形固定壳(2)左侧表面加工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嵌装且位于条形固定壳(2)内的信息传递壳(12),所述信息传递壳(12)内设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3)、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4)和数据存储器(15),所述条形固定壳(2)上表面且位于承载框架(9)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微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