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9850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折弯装置,其包括:底座;半成型圆盘,半成型圆盘悬设于底座的上方,半成型圆盘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其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电线相匹配的成型凹槽;成型机构,其包括水平固设于底座上的气缸、T型铰接板、固定座以及两根成型轴,铰接板分别与底座、气缸以及固定座铰接,成型轴固设于固定座上以用于承载电线,并在气缸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至与半成型圆盘的成型凹槽配合将电线折弯成V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气缸的伸缩杆伸出带动铰接块上升,铰接块上升带动固定座和成型轴逐渐上升,并与成型凹槽一同将位于两者之间的电线折弯成V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Wire be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 be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emi - shaped disc, a semi - shaped disk above the base, a semi - circular cross section of a semi - shaped disk, and a forming groove that matches the wire on the circumference; the form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ylinder and a T fixed horizontally on the base. The articulated plate, the fixed seat and the two forming shafts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base, the cylinder and the fixed seat respectively. The shap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fixed seat for the bearing wire, and moves upwards to the molding groove of the semi forming disc under the drive of the cylinder and turns the wire into the V type. When the utility model works, the telescopic rod of the cylinder extends and drives the hinge block to rise. The hinge block rises and drives the fixed seat and the molding shaft to rise gradually, and together with the molding grooves, the wires between the two are bent into a V ty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saving manpower and time, and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线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束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电线束在实际的一些运用中,因美观和实用等要求需要设置于V型走线框内,为了方便将电线放置于走线框内,通常需要将电线束折弯成相适应的的V型,传统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开发异型电线束和手工折弯,开发异型端子一般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且后期批量生产中压接难度较大;手工折弯存在随意性大,折弯尺寸与形状不能保证的问题,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电线折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折弯装置,其包括:底座;半成型圆盘,所述半成型圆盘悬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半成型圆盘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其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电线相匹配的成型凹槽;以及,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位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下方,其包括水平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气缸、T型铰接板、固定座以及两根成型轴,所述T型铰接板分别与所述底座、气缸以及固定座铰接,所述的两根成型轴间隔地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位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下方,所述的两根成型轴用于承载所述电线,并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至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成型凹槽配合将所述电线折弯成V型。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底座上固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横梁以及两根连接所述横梁和底座的立柱,所述半成型圆盘通过连接件悬设于所述横梁的正下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圈滑槽,两根所述立柱的内侧分别固设有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具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导向棱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至少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电线折弯装置在工作时,将电线放置在两根成型轴上,并位于成型凹槽的下方,气缸的伸缩杆伸出带动铰接块上升,铰接块上升带动固定座和成型轴沿着导向棱边逐渐上升,并与成型凹槽一同将位于两者之间的电线折弯成V型。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线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线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折弯装置,其包括:底座;半成型圆盘,所述半成型圆盘悬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半成型圆盘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其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电线相匹配的成型凹槽;以及,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位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下方,其包括水平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气缸、T型铰接板、固定座以及两根成型轴,所述T型铰接板分别与所述底座、气缸以及固定座铰接,所述的两根成型轴间隔地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位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下方,所述的两根成型轴用于承载所述电线,并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至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成型凹槽配合将所述电线折弯成V型。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底座上固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横梁以及两根连接所述横梁和底座的立柱,所述半成型圆盘通过连接件悬设于所述横梁的正下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圈滑槽,两根所述立柱的内侧分别固设有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具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导向棱边。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电线折弯装置在工作时,将电线放置在两根成型轴上,并位于成型凹槽的下方,气缸的伸缩杆伸出带动铰接块上升,铰接块上升带动固定座和成型轴沿着导向棱边逐渐上升,并与成型凹槽一同将位于两者之间的电线折弯成V型。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参见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折弯装置,其包括底座1、龙门架2、半成型圆盘3以及成型机构4;龙门架2固设于底座1上,龙门架2包括横梁21以及两根连接横梁21和底座1的立柱22,即两根立柱22间隔设置,分别与横梁21的两端部连接,半成型圆盘3通过连接件5悬设于横梁21的正下方,半成型圆盘3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其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电线K相匹配的成型凹槽31;成型机构4位于半成型圆盘3的下方,其包括气缸41、T型铰接板42、固定座43以及两根成型轴44,气缸41通过U型支架45水平固设于底座1上,气缸41的伸缩杆朝向龙门架2,T型铰接板42呈T型具有三个接头,T型铰接板42的三个接头分别与气缸41的伸缩杆、底座1以及固定座43铰接,固定座43位于龙门架2的横梁21的下方,固定座43可以为V型支架结构,两根成型轴44间隔地固设于固定座43上,并且位于半成型圆盘3的下方的前后侧,两根成型轴44用于承载电线K,并在气缸41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至与半成型圆盘3的成型凹槽31配合将电线K折弯成V型;固定座4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排滑动轮组6,每组滑动轮组6包括三个滑动轮61,滑动轮6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圈滑槽611,两根立柱22的内侧分别固设有一导向板7,导向板7上具有与滑槽611相匹配的导向棱边71。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折弯装置在工作时,将电线K放置在两根成型轴44上,使得电线K与两根成型轴44垂直交叉,并且电线K位于成型凹槽31的正下方;之后,气缸41的伸缩杆伸出带动T型铰接板42上升,T型铰接板42上升带动固定座43和成型轴44逐渐上升,在此过程中,滑动轮61沿着导向棱边71向上滑动从而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固定座43和成型轴44在上升过程中出现不稳现象;当成型轴44上升至设定高度,电线在成型轴44与成型凹槽31的作用下被挤压变形,从而折弯成V型。本实施例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线折弯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半成型圆盘,所述半成型圆盘悬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半成型圆盘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其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电线相匹配的成型凹槽;以及,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位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下方,其包括水平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气缸、T型铰接板、固定座以及两根成型轴,所述T型铰接板分别与所述底座、气缸以及固定座铰接,所述的两根成型轴间隔地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位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下方,所述的两根成型轴用于承载所述电线,并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至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成型凹槽配合将所述电线折弯成V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半成型圆盘,所述半成型圆盘悬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半成型圆盘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其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电线相匹配的成型凹槽;以及,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位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下方,其包括水平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气缸、T型铰接板、固定座以及两根成型轴,所述T型铰接板分别与所述底座、气缸以及固定座铰接,所述的两根成型轴间隔地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位于所述半成型圆盘的下方,所述的两根成型轴用于承载所述电线,并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正祥高菊明龚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万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