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63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管堵塞、污水处理量小的问题。该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为由外围壁、内围壁、短隔断面、长隔断面和底面形成的底边为螺旋形的槽,所述内、外围壁的底边为螺旋线,所述底面的两边为螺旋线,所述底面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流管安装孔,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的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述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沿着沉降釜壁面螺旋分布。其底面存在高度差,底面上的污水导流管安装孔孔径大小也顺着螺旋底面越往下越大的设计可使污水流速加快,向下冲刷,可避免污水导流管堵塞,并可增加污水处理量。

Spiral sewage adding slot for sewage treatment kettle with solid impuritie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spiral sewage adding tank for the solid type impurity sewage treatment kettl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blocking the sewage pipe and the small amount of sewage treatment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spiral sewage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kettle is a spiral groove formed by the outer wall, the inner wall, the short septum section, the long septum section and the bottom. The bottom edge of the inner and outer walls is a spiral line, and the sides of the bottom are spiral lines, and the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ewage diversion pipe installation holes. The radius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of the sewage diversion pipe is increas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spiral sewage of the fixed impurity sewage treatment kettle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wall of the settling tank. There is a height difference at the bottom,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of the sewage guide pipe on the bottom is also more downward along the spiral bottom, which can accelerate the flow rate of sewage and scour downward, which can avoid the clogging of sewage diversion pipe and increase the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固类杂质污水处理时,污水处理设备管道堵塞常有发生。现有技术中,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污水加入槽的底部为一个平面,污水进入污水槽后,经过污水导流管进入沉降釜中自然沉降。由于污水加入槽底部为水平设计使得污水流速缓慢,加之污水中含有大量固类杂质,污水导流管很容易堵塞。污水流动缓慢,也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所述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为螺旋形,螺旋形的设计使得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底面存在高度差,可使污水流动速度加快,避免污水导流管的堵塞。由于污水流速的加快,污水处理效率也得以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包括外围壁、内围壁、短隔断面、长隔断面和底面,所述外围壁的底边为绕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沉降釜自上而下分布的螺旋线,所述螺旋线分割的沉降釜的上部为外围壁,所述内围壁与外围壁平行等大,所述短隔断面设置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螺旋起点且垂直于内围壁和外围壁,所述长隔断面设置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螺旋终点且垂直于内围壁和外围壁,所述短隔断面和长隔断面的端部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端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面由外围壁和内围壁的螺旋底边、短隔断面和长隔断面的底边形成,所述底面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流管安装孔,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的半径小于底面的宽度,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的下端与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污水导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内围壁、外围壁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安装孔。本技术的底面存在高度差,污水流入时,顺着该螺旋底面越往下,污水流速越快,其独特的设计可避免污水导流管的堵塞,并加快污水处理速度,加大污水处理量。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的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底面上的污水导流管安装孔孔径大小也顺着螺旋底面越往下越大,可加快污水处理速度,加大污水处理量。所述短隔断面的长度为沉降釜高度的六分之一,所述长隔断面的长度为沉降釜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底面的宽度与沉降釜的半径之比为1:10。以上参数,可确保沉降釜中污水处理效率最达到最高。所述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沿沉降釜螺旋一周。所述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的螺旋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与污水导流管通过活接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包括短隔断面、长隔断面、内围壁、外围壁和底面,其内、外围壁的底边为螺旋线,其底面存在高度差,污水流入时,顺着该螺旋底面越往下,污水流速越快,底面上的污水导流管安装孔孔径大小也顺着螺旋底面越往下越大,其独特的设计可避免污水导流管的堵塞,并且加快污水处理速度,加大污水处理量。所述底面的宽度与沉降釜的半径之比为1:10,可保证沉降釜中污水的沉降与清水排出的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中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面的示意图。图中,1为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2为沉降釜,3为短隔断面,4为长隔断面,5为内围壁,6为外围壁,7为底面,8为清水出水管安装孔,9为污水导流管安装孔,10为污水导流管,11为清水流向,12为污水流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中的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包括外围壁6、内围壁5、短隔断面3、长隔断面4和底面7,所述外围壁6的底边为绕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1的沉降釜2自上而下分布的螺旋线,所述螺旋线分割的沉降釜2的上部为外围壁6,所述内围壁5与外围壁6平行等大,所述短隔断面3设置于内围壁5和外围壁6的螺旋起点且垂直于内围壁5和外围壁6,所述长隔断面4设置于内围壁5和外围壁6的螺旋终点且垂直于内围壁5和外围壁6,所述短隔断面3和长隔断面4的端部与内围壁5和外围壁6的端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面7由外围壁6和内围壁5的螺旋底边、短隔断面3和长隔断面4的底边形成,所述底面7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流管安装孔9,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9的半径小于底面7的宽度,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9的下端与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1的污水导流管10固定连接,所述内围壁5、外围壁6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安装孔8。其内、外围壁的底边为螺旋线,其底面7存在高度差,底面7上的污水导流管安装孔9孔径大小顺着螺旋的底面7越往下越大,污水流入时,顺着该螺旋的底面7越往下,污水流速越快,可避免污水导流管10的堵塞,并且加快污水处理速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短隔断面3的长度为沉降釜2高度的六分之一,所述长隔断面4的长度为沉降釜2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底面7的宽度与沉降釜2的半径之比为1:10。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总的高度为沉降釜2高度的三分之一,底面7的宽度与沉降釜2的半径之比为1:10,可以保证沉降釜2中污水处理效率最高时所需的污水输入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沿沉降釜2螺旋一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的螺旋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9与污水导流管10通过活接头连接。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壁、内围壁、短隔断面、长隔断面和底面,所述外围壁的底边为绕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沉降釜自上而下分布的螺旋线,所述螺旋线分割的沉降釜的上部为外围壁,所述内围壁与外围壁平行等大,所述短隔断面设置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螺旋起点且垂直于内围壁和外围壁,所述长隔断面设置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螺旋终点且垂直于内围壁和外围壁,所述短隔断面和长隔断面的端部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端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面由外围壁和内围壁的螺旋底边、短隔断面和长隔断面的底边形成,所述底面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流管安装孔,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的半径小于底面的宽度,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的下端与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污水导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内围壁、外围壁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旋形污水加入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壁、内围壁、短隔断面、长隔断面和底面,所述外围壁的底边为绕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沉降釜自上而下分布的螺旋线,所述螺旋线分割的沉降釜的上部为外围壁,所述内围壁与外围壁平行等大,所述短隔断面设置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螺旋起点且垂直于内围壁和外围壁,所述长隔断面设置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螺旋终点且垂直于内围壁和外围壁,所述短隔断面和长隔断面的端部与内围壁和外围壁的端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面由外围壁和内围壁的螺旋底边、短隔断面和长隔断面的底边形成,所述底面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流管安装孔,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的半径小于底面的宽度,所述污水导流管安装孔的下端与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污水导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内围壁、外围壁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类杂质污水处理釜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茂丰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