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401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用于渔具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单向过线机构和壳体锁紧机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壳体锁紧机构能够闭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单向过线机构包括弹性片对,弹性片对包括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关闭后,第一弹性片的下端和第二弹性片的下端相抵近,并可夹住鱼线使鱼线仅可单向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过线机构利用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夹紧鱼线后使鱼线仅可单向运动,借助这一效果,可在配合浮漂、铅坠和鱼线对水深进行测量,确定浮漂在鱼线上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快捷的测量水深,提高钓鱼效率。

A floater depth detection of one way buck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ating water depth detection one-way buckle, which is used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ing gear, including a shell, a one-way crossing mechanism and a housing locking mechanism. The shell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and a second shell, and a housing locking mechanism can close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second shell, and the single direction passing mechanism includes elastic sheet pair and elasticity. The film is composed of a first elastic piece and second elastic pieces. After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close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elastic piece is close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elastic piece, and the fish thread can be clamped to make the fish thread only pass through only one way. The unidirectional passing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first elastic piece and the second elastic piece to clamp the fish line to make the fish line only one way movement. By this effect, the water depth can be measured in combination with float, lead fall and fish line, and the distance of floating on the fish line can be determin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measure the water depth and improve the fish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
本技术涉及渔具
,具体来说是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
技术介绍
底钓是垂钓技法之一,指将饵钩投于选定的钓点,使其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类的方法。这种技法对于浮漂在鱼线上固定的位置十分重要,浮漂到鱼钩的距离过长,鱼钩与一部分鱼线落到水底,鱼儿食饵时的浮漂不会被拉扯,难以察觉鱼上钩;浮漂到鱼钩的距离过短,则鱼钩无法下降到鱼群生活的水底,难以被水底的鱼发现;浮漂到鱼钩的距离等于水深,鱼钩刚好落到水底,鱼儿可发现且食饵时会拉动浮漂,容易察觉。因此底钓时浮漂到鱼钩的距离最好等于水深,这样底钓更有效率。但目前还没有什么技术能方便快捷地检测水深。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方便快捷地检测水深,确定浮漂在鱼线上位置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方便快捷地检测水深,确定浮漂在鱼线上位置的的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包括壳体、单向过线机构和壳体锁紧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铰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相对翻转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关闭后可形成供鱼线穿过的通孔;通过所述壳体锁紧机构能够闭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单向过线机构包括弹性片对,所述弹性片对包括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侧且上端固定,下端游离;所述第二弹性片设在第二壳体内侧,且上端固定,下端游离;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关闭后,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下端和第二弹性片的下端相抵近,并可夹住鱼线使鱼线仅可单向通过。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压力调整机构,所述压力调整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用于调整所述单向过线机构的夹紧力。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力调整机构包括压力调节螺栓和推片,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凹槽,所述推片可在所述凹槽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片,所述第一壳体上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压力调节螺栓安装的螺纹通孔,所述压力调节螺栓的末端抵在所述推片上。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单向过线机构至少设有两个弹性片对,所述弹性片对之间上下平行分布。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通槽的两端设有导向口。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锁紧机构包括设在第二壳体上的卡扣和设在第一壳体上的可与所述卡扣相配合卡紧的卡扣槽,所述卡扣槽上方还设有压片。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弹性片和第二壳体一体成型或分别成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单向过线机构利用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夹紧鱼线后使鱼线仅可单向运动,借助这一效果,可在配合浮漂、铅坠和鱼线对水深进行测量,确定浮漂在鱼线上的距离。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快捷的测量水深,提高钓鱼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闭合时的轴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打开时的轴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全部附图的视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包括壳体1、单向过线机构2和壳体锁紧机构3,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与所述第一壳体11铰接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相对翻转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均设有通槽13,所述通槽13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关闭后可形成供鱼线5穿过通孔;通过所述壳体锁紧机构3能够闭合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单向过线机构2包括弹性片对21,所述弹性片对21包括第一弹性片211和第二弹性片212,所述第一弹性片211设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侧且上端固定,下端游离;所述第二弹性片212设在第二壳体12内侧,且上端固定,下端游离;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关闭后,所述第一弹性片211的下端和第二弹性片212的下端相抵近,并可夹住鱼线5使鱼线5仅可单向通过。所述第二弹性片212和第二壳体12一体成型或分别成型。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铰接在一起,方便将本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套在鱼线5上;壳体锁紧机构3能够将壳体1闭合并保持闭合状态,防止使用时脱落;单向过线机构2的第一弹性片211和第二弹性片212的上端均固定,下端均游离,能够夹住鱼线5,并且当鱼线5受向下的力时,第一弹性片211和第二弹性片212的游离端向下形变张开,使鱼线5顺利通过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向下运动;当鱼线5受向上的拉力时,第一弹性片211和第二弹性片212的游离端向上形变并夹紧鱼线5,使鱼线5无法通过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因此,鱼线5相对于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仅可单向运动。由于鱼线5具有不同的粗细,如果仅靠第一弹片和第二弹性片212自发的夹住鱼线5,可能出现对粗的鱼线5夹紧力过大紧,鱼线5无法向下通过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或鱼线5过细,夹紧力过小,鱼线5相对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上下移动均不受限制,则无法起到测量的作用。为了能够配合不同粗细的鱼线5使用,本技术设有压力调整机构4,所述压力调整机构4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用于调整所述单向过线机构2的夹紧力。其中,所述压力调整机构4包括压力调节螺栓41和推片42,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凹槽111,所述推片42可在所述凹槽111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性片21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片42,所述第一壳体11上对应所述凹槽111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压力调节螺栓41安装的螺纹通孔111a,所述压力调节螺栓41的末端抵在所述推片42上。通过调整压力调节螺栓41,可相应调整推片在凹槽内的位置,进而调整第一弹性片211与第二弹性片212对鱼线5的夹紧力,以适应不同粗细的鱼线5使用。所述单向过线机构2至少设有两个弹性片对21,所述弹性片对21之间上下平行分布。上下平行设置的弹性片对21可以拉直壳体1内的鱼线5,防止鱼线5打结、鱼线5卡死在壳体1内无法移动,导致测量错误。为了方便鱼线5顺利的进出壳体1的通槽13,减少通槽13出入口处的阻力,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通槽13的两端设有导向口14。导向口14设为圆形,可减少鱼线5与槽口处的阻力,防止磨刮鱼线5。闭合壳体1可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用绳子绑住壳体1,使其保持闭合,或使用夹子夹住壳体1保持闭合。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采用了壳体锁紧机构3来保持闭合,壳体锁紧机构3包括设在第二壳体12上的卡扣31和设在第一壳体11上的可与所述卡扣31相配合卡紧的卡扣槽32,所述卡扣槽32上方还设有压片33。通过卡扣31可卡扣槽32配合可是壳体1保持闭合;通过压片33下压卡扣31,使卡扣31脱离卡扣槽32即可将壳体1打开。使用时先将鱼钩6、铅坠7固定在鱼线5末端,将浮漂7活动套装在鱼线5上并移动末端紧挨铅坠7,再将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置于浮漂7上方夹住鱼线5,通过壳体锁紧机构3的卡扣31和卡扣槽32配合卡紧闭合壳体1;调整压力调节螺栓41,使夹紧力合适,使壳体1相对鱼线5仅可向上单向移动,向下不可移动;再将鱼钩6扔入水中,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在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单向过线机构和壳体锁紧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铰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相对翻转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关闭后可形成供鱼线穿过的通孔;通过所述壳体锁紧机构能够闭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单向过线机构包括弹性片对,所述弹性片对包括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侧且上端固定,下端游离;所述第二弹性片设在第二壳体内侧,且上端固定,下端游离;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关闭后,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下端和第二弹性片的下端相抵近,并可夹住鱼线使鱼线仅可单向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单向过线机构和壳体锁紧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铰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相对翻转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关闭后可形成供鱼线穿过的通孔;通过所述壳体锁紧机构能够闭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单向过线机构包括弹性片对,所述弹性片对包括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侧且上端固定,下端游离;所述第二弹性片设在第二壳体内侧,且上端固定,下端游离;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关闭后,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下端和第二弹性片的下端相抵近,并可夹住鱼线使鱼线仅可单向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水深检测单向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调整机构,所述压力调整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用于调整所述单向过线机构的夹紧力。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法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