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39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鱼苗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以及供氧管,供氧管和氧气源相连通,由氧气源提供氧气至供氧管中,供氧管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有出气孔,所述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至少环绕一周分布且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高低交错分布。由于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是高低交错分布的,氧气也是高低交错分布地注入至养殖池池体中,氧气在养殖池池体中将会形成交错对流,从而可以使得氧气在养殖池池体中均匀地分布,以利于鱼苗的生长。

Aquaculture po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sh aquaculture pool, including a pond pool body and an oxygen supply tube, the oxygen supply pipe and the oxygen source are connected, the oxygen source provides oxygen to the oxygen supply tube, and the oxygen supply tube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oxygen supply tube. The oxygen supply pipe is distributed on the pool wall of the aquaculture pool body to a few weeks and the oxygen supply tube is cultured. The pool wall of the pool is very high and low. As the oxygen pipe is high and low in the pool wall of the aquaculture pool body, oxygen is also injected into the pond body of the aquaculture pool, and oxygen will form a crisscross convection in the pond body, which can make the oxygen distribute evenly in the pond body, in favor of the growth of the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苗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苗养殖池。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鱼苗养殖池都是通过采用在养殖池池体的中部设置有供氧机的方式来进行供氧或者是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安装供氧管的方式来进行供氧,这两种方式都难以实现氧气在养殖池池体内均匀分布,采用在养殖池池体的中部设置有供氧机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养殖池池体的边角位置氧气不足,而采用池壁上安装供氧管的方式则容易造成养殖池池体的中部氧气不足,两种方式都不利鱼苗的养殖,容易出现鱼苗因氧气不足而导致死亡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供氧均匀的鱼苗养殖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鱼苗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以及供氧管,供氧管和氧气源相连通,由氧气源提供氧气至供氧管中,供氧管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有出气孔,所述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至少环绕一周分布且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高低交错分布。所述养殖池池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状,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环绕一周分布并分为第一供氧管段、第二供氧管段、第三供氧管段以及第四供氧管段;其中,第一供氧管段、第二供氧管段、第三供氧管段以及第四供氧管段依次分布于养殖池池体的第一池壁、第二池壁、第三池壁以及第四池壁上,第一供氧管段在第一池壁上由低往高直线倾斜分布,第二供氧管段在第二池壁上由高往低直线倾斜分布,第三供氧段在第三池壁上由低往高直线倾斜分布,第四供氧管段在第四池壁上由高往低直线倾斜分布。所述供氧管为纳米增氧管。所述的鱼苗养殖池还包括用于向养殖池池体注入热水的热水管,在热水管中安装有电磁阀开关,在养殖池池体中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当温度感应器检测到养殖池池体内的水温低于设定的温度值时,温度感应器则控制电磁阀开关打开,热水管往养殖池池体注入热水,当温度感应器检测到养殖池池体内的水温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温度感应器则控制电磁阀开关关闭,热水管停止向养殖池池体注入热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是高低交错分布的,氧气也是高低交错分布地注入至养殖池池体中,氧气在养殖池池体中将会形成交错对流,从而可以使得氧气在养殖池池体中均匀地分布,以利于鱼苗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鱼苗养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的分布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池体;2、供氧管;3、氧气源;4、热水管;5、电磁阀开关;6、温度感应器;11、第一池壁;12、第二池壁;13、第三池壁;14、第四池壁;21、第一供氧管段;22、第二供氧管段;23、第三供氧管段;24、第四供氧管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鱼苗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1以及供氧管2,供氧管2和氧气源3相连通,由氧气源3提供氧气至供氧管2中,供氧管2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有出气孔,供氧管2在养殖池池体1的池壁上至少环绕一周分布且供氧管2在养殖池池体1的池壁上高低交错分布,由于供氧管2在养殖池池体1的池壁上是高低交错分布的,氧气也是高低交错分布地注入至养殖池池体中,氧气在养殖池池体中将会形成交错对流,从而可以使得氧气在养殖池池体1中均匀地分布,以利于鱼苗的生长。参阅图1所示,为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的鱼苗养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养殖池池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状,供氧管2在养殖池池体1的池壁上环绕一周分布并分为第一供氧管段21、第二供氧管段22、第三供氧管段23以及第四供氧管段24;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供氧管段21、第二供氧管段22、第三供氧管段23以及第四供氧管段24依次分布于养殖池池体1的第一池壁11、第二池壁12、第三池壁13以及第四池壁14上,第一供氧管段21在第一池壁11上由低往高直线倾斜分布,第二供氧管段22在第二池壁12上由高往低直线倾斜分布,第三供氧管段23在第三池壁13上由低往高直线倾斜分布,第四供氧管段24在第四池壁14上由高往低直线倾斜分布,也就是说,供氧管2在养殖池池体1的池壁上是呈低-高-低-高交错分布的,即相对的对角为同等高或同等低,氧气从而会养殖池池体形成均匀的交错对流,同时,由于每一段供氧管都是倾斜设置的,氧气在养殖池池体1的深度方向也会产生交错对流,进而可以使得氧气在整一个养殖池池体中都可以均匀分布,可以有效地杜绝鱼苗因缺氧而死亡的现象发生。具体地,上述的供氧管2为纳米增氧管,以进一步保证氧气在养殖池池体中均匀分布。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上述的鱼苗养殖池还包括用于向养殖池池体注入热水的热水管4,在热水管4中安装有电磁阀开关5,在养殖池池体1中安装有温度感应器6,当温度感应器6检测到养殖池池体1内的水温低于设定的温度值(具体的温度值为利于鱼苗生长的温度)时,温度感应器6则控制电磁阀开关5打开,热水管4往养殖池池体1注入热水,当温度感应器6检测到养殖池池体1内的水温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温度感应器6则控制电磁阀开关5关闭,热水管4停止向养殖池池体1注入热水,如此即可以保证养殖池池体1内的水温长期保持在利于鱼苗生长的温度,以利于鱼苗的生长。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鱼苗养殖池

【技术保护点】
1.鱼苗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以及供氧管,供氧管和氧气源相连通,由氧气源提供氧气至供氧管中,供氧管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至少环绕一周分布且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高低交错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鱼苗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以及供氧管,供氧管和氧气源相连通,由氧气源提供氧气至供氧管中,供氧管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至少环绕一周分布且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高低交错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苗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池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状,供氧管在养殖池池体的池壁上环绕一周分布并分为第一供氧管段、第二供氧管段、第三供氧管段以及第四供氧管段;其中,第一供氧管段、第二供氧管段、第三供氧管段以及第四供氧管段依次分布于养殖池池体的第一池壁、第二池壁、第三池壁以及第四池壁上,第一供氧管段在第一池壁上由低往高直线倾斜分布,第二供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五龙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