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水面工厂化鱼苗养殖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4266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水面工厂化鱼苗养殖方法,属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大型水库、湖泊的水面上搭建养殖厂房,可使仔鱼处在相对自然的环境中生长,并随着仔鱼(鱼苗)的生长,在人工干涉条件下的逐步分箱养殖,以及通过投食量的增加和递减,对其进行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训化,使其适应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可使投放后的鱼苗存活率大幅度提高,从而解决现有大水面养殖过程中,鱼苗受转运路途、水质和环境适应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投放后存活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品鱼养殖生产的问题。对大水面工厂化商品鱼的养殖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水面工厂化鱼苗养殖驯化方法,属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目前,鱼类养殖孵化,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孵化方式,即在室外对亲鱼进行催情,使其自然产卵,然后采用孵化环道或孵化桶的方法对鱼卵进行孵化。孵化环道一般建在室外,场地规模较大,建设成本较高,主要用作四大家鱼苗的人工孵化。孵化桶为一斗状的圆筒,由支架竖起,其结构单一,在没有专门的配套设施前提下,不能单独实现孵化功能,且孵化条件也较难控制。两者相比,孵化环道的孵化量要远远高于孵化桶的孵化量。但是,孵化环道孵化鱼苗的方法受外界水源及气候的影响大,一旦气候出现异常,如寒流等,可严重影响到亲鱼的产卵活动、孵化率和育苗成活率。同时存有单池鱼苗产量低的缺陷,对有计划地进行商品化鱼苗产生很大的限制,成为制约鱼苗生产的关键环节。在另一方面,虽然现有孵化环道的孵化量要远远高于孵化桶的孵化量,但是其还是难于满足大水面,如水库、湖泊的养殖投放数量要求,并且现有大水面养殖过程中,鱼苗受转运路途、水质和环境适应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投放后存活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品鱼的养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生产能力和养殖产量,满足大水面养殖投放数量要求,解决现有大水面养殖过程中,鱼苗受转运路途、水质和环境适应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投放后存活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品鱼养殖生产问题的大水面工厂化鱼苗养殖驯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水面工厂化鱼苗养殖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厂房的建设:在大型水库、湖泊的水面上首先采用浮筒搭建活动板房;将活动板房内的水面通过浮筒按13×3m的规格分割成多个长方形的室内养殖池,同时在各室内养殖池的周边通过浮筒固定安装好隔离板,隔离板的高度为150—180cm,同时在活动板房内布设温控装置,然后在各室内养殖池内分别架设一个规格为2×12m的室内网箱;再在各网箱的上方分别架设一根喷水管,最后在活动板房周边的水面上构设多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外网箱;2)、养殖厂房建设建设完成后,将外购或孵化的仔鱼按一定的数量分别投入到活动板房内的各室内网箱内,投入到各网箱内的仔鱼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时巡查,并定时投喂一次混合饲料,每次投喂结束后,开启喷水管对各网箱进行喷水增氧;3)、7—10天后,待室内各网箱的仔鱼成长为长度为0.8cm左右的水花后,按1分2的方式,将各网箱的水花移至养殖外网箱分箱养殖,水花养殖过程中投喂次数为6小时投喂一次,并将混合饲料改为混合料,各养殖外网箱每次混合料的投喂量按水花重量的2—3%计算;投喂方式是将混合料借助器皿呈扇面在养殖外网箱内多点均匀泼洒;4)、水花养殖7—10天后,按1分2的方式再次分箱养殖,同时将各养殖外网箱的投喂次数改为每8小时投喂一次,混合料的初始投喂量控制在水花重量的2—3%,然后按每天每次200克递增投喂量;5)、再次分箱养殖的水花养殖7—10后,按1分2的方式进行第3次分箱,第3次分箱后的混合料投喂次数任为每8小时投喂一次,第一天的初始投喂量为水花重量的2—3%;然后按每天每次200克递增投喂量;6)、第3次分箱养殖7—10天后,按1分2的方式进行第4次分箱,第4次分箱后的混合料投喂次数为每天3次,第一天的初始投喂量为水花重量的2—3%;;然后按每天每次300克递增投喂量;第4次分箱养殖7—10天后,水花即可长成体长超过3.3cm的寸片(鱼苗);7)、将寸片按1分2的方式进行第5次分箱养殖7—10天后,然后按1分2的方式每8天为一个养殖期进行第6和第7次分箱,第5、6、7次分箱后的投喂量按寸片重量的2—3%投喂,不再递增投喂量;8)、第7次分箱养殖7—10后,寸片即可长成体长10cm左右的鱼苗,此时将投喂次数改为每天2次,投喂量以第7次的投喂量为基准;每天2次投喂养殖的3天后改为每天1次投喂,投喂量按投喂量的5%递减;继续养殖7天。9)、每天1次投喂养殖7天后,即可将鱼苗以各养殖外网箱为单位分批投入水库、湖泊等大型水面自然养殖。所述的混合饲料由黄豆粉55%、牛奶40%、蛋黄粉(自制)4%和维生素A1%混合制成的。所述的混合料由鱼苗专用料90%(市售)和鱼骨粉10%(市售)混合制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大水面工厂化鱼苗养殖方法通过在大型水库、湖泊的水面上搭建养殖厂房,即可使仔鱼处在相对自然的环境中生长,并随着仔鱼(鱼苗)的生长,在人工干涉下的逐步分箱养殖,以及投食量的增加和递减,使其在满足生长的条件下,逐步适应自然环境,由此使投放后的鱼苗存活率大幅度提高,从而解决现有大水面养殖过程中,鱼苗受转运路途、水质和环境适应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投放后存活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品鱼养殖生产的问题。对大水面工厂化商品鱼的养殖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养殖厂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养殖厂房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浮筒,2、活动板房,3、室内养殖池,4、隔离板,5、温控装置,6、室内网箱,7、喷水管,8、养殖外网箱。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在大型水库、湖泊的水面上采用浮筒1搭建一个300平方米的活动板房2;将活动板房2内的水面通过浮筒1按3×13m的规格分割构设成多个长方形的室内养殖池3。然后在养殖池3的周边通过浮筒1固定安装好隔离板4,隔离板4的高度为150—180cm。室内养殖池3安装隔离板4的目的是使各养殖池之间的水体相对独立,尽量降低浪涌现象;从而创造一个水体相对静止的养殖水域。同时在活动板房2内布设温控装置5,以控制活动板房2内的温度始终处在在20—30度之间。在各室内养殖池3内分别架设一个规格为2×12m的室内网箱6;室内网箱6的底部要求入水120—150cm,室内网箱6的网孔密度以能阻止仔鱼漏出为准,再在各室内网箱6的上方离水面30—40cm处分别架设一根喷水管7,以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给各室内网箱6增加氧气使用。最后在活动板房2周边的水面上构设多个12×6m—12×24m不同规格的养殖外网箱8,养殖外网箱8的底部要求入水2—5m,其入水深度以由小至大的网箱规格,由浅至深,最深以5m为极限。养殖外网箱8的周边无需安装隔离板4。养殖厂房建设建设完成后,每年的5月初,待外界的温度平均值高于20度时,将外购或孵化的青鱼、或草鱼、或鲢鱼、或鳙鱼仔鱼以100万尾为单位分别投入到活动板房2内的各室内网箱6内,投入到各室内网箱6内的仔鱼需要安排专门人员24小时定时巡查,各室内网箱6并每4小时投喂一次糊状的混合饲料,混合饲料由黄豆粉55%、牛奶40%、蛋黄粉4%和维生素A1%混合制成。每次混合饲料的投喂量为500—600克;投喂方式是将糊状的混合饲料借助器皿呈线条状在各室内网箱6内漏洒,严禁呈扇面泼洒;投喂量按每天每次100克递增。每次投喂结束1小时后,开启喷水管对各网箱进行喷水增氧1小时,以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从而提高仔鱼的存活率。10天后,待各室内网箱6的仔鱼成长为长度为0.8cm左右的水花后,按1分2的方式,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水面工厂化鱼苗养殖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厂房的建设:在大型水库、湖泊的水面上首先采用浮筒(1)搭建活动板房(2);将活动板房(2)内的水面通过浮筒(1)按13×3m的规格分割成多个长方形的室内养殖池(3),同时在各室内养殖池(3)的周边通过浮筒(1)固定安装好隔离板(4),隔离板(4)的高度为150—180cm,同时在活动板房(2)内布设温控装置(5),然后在各室内养殖池(3)内分别架设一个规格为2×12m的室内网箱(6);再在各室内网箱(6)的上方分别架设一根喷水管(7),最后在活动板房(2)周边的水面上构设多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外网箱(8);2)、养殖厂房建设完成后,将外购或孵化的仔鱼按一定的数量分别投入到活动板房(2)内的各室内网箱(6)中,投入到各网箱内的仔鱼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时巡查,并定时投喂一次混合饲料,每次投喂结束后,开启喷水管(7)对各网箱进行喷水增氧;3)、7—10天后,待室内网箱(6)的仔鱼成长为长度为0.8cm左右的水花后,按1分2的方式,将各网箱的水花移至养殖外网箱(8)分箱养殖,水花养殖过程中投喂次数为6小时投喂一次,并将混合饲料改为混合料,各养殖外网箱(8)每次混合料的投喂量按水花重量的2—3%计算;投喂方式是将混合料借助器皿呈扇面在养殖外网箱(8)内多点均匀泼洒;4)、水花养殖7—10天后,按1分2的方式再次分箱养殖,同时将各养殖外网箱(8)的投喂次数改为每8小时投喂一次,混合料的初始投喂量控制在水花重量的2—3%,然后按每天每次200克递增投喂量;5)、再次分箱养殖的水花养殖7—10后,按1分2的方式进行第3次分箱,第3次分箱后的混合料投喂次数任为每8小时投喂一次,第一天的初始投喂量为水花重量的2—3%;然后按每天每次200克递增投喂量;6)、第3次分箱养殖7—10天后,按1分2的方式进行第4次分箱,第4次分箱后的混合料投喂次数为每天3次,第一天的初始投喂量为水花重量的2—3%;;然后按每天每次300克递增投喂量;第4次分箱养殖7—10天后,水花即可长成体长超过3.3cm的寸片;7)、将寸片按1分2的方式进行第5次分箱养殖7—10天后,然后按1分2的方式每8—10天为一个养殖期进行第6和第7次分箱,第5、6、7次分箱后的投喂量按寸片重量的2—3%投喂,不再递增投喂量;8)、第7次分箱养殖8—10后,寸片即可长成体长10cm左右的鱼苗,此时将投喂次数改为每天2次,投喂量以第7次的投喂量为基准;每天2次投喂养殖3天后改为每天1次投喂,投喂量按投喂量的5%递减;继续养殖7天;9)、每天1次投喂养殖7天后,即可将鱼苗以各养殖外网箱为单位分批投入水库、湖泊等大型水面自然养殖。...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水面工厂化鱼苗养殖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厂房的建设:
在大型水库、湖泊的水面上首先采用浮筒(1)搭建活动板房(2);将活动板房(2)内的水面通过浮筒(1)按13×3m的规格分割成多个长方形的室内养殖池(3),同时在各室内养殖池(3)的周边通过浮筒(1)固定安装好隔离板(4),隔离板(4)的高度为150—180cm,同时在活动板房(2)内布设温控装置(5),然后在各室内养殖池(3)内分别架设一个规格为2×12m的室内网箱(6);再在各室内网箱(6)的上方分别架设一根喷水管(7),最后在活动板房(2)周边的水面上构设多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外网箱(8);
2)、养殖厂房建设完成后,将外购或孵化的仔鱼按一定的数量分别投入到活动板房(2)内的各室内网箱(6)中,投入到各网箱内的仔鱼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时巡查,并定时投喂一次混合饲料,每次投喂结束后,开启喷水管(7)对各网箱进行喷水增氧;
3)、7—10天后,待室内网箱(6)的仔鱼成长为长度为0.8cm左右的水花后,按1分2的方式,将各网箱的水花移至养殖外网箱(8)分箱养殖,水花养殖过程中投喂次数为6小时投喂一次,并将混合饲料改为混合料,各养殖外网箱(8)每次混合料的投喂量按水花重量的2—3%计算;投喂方式是将混合料借助器皿呈扇面在养殖外网箱(8)内多点均匀泼洒;
4)、水花养殖7—10天后,按1分2的方式再次分箱养殖,同时将各养殖外网箱(8)的投喂次数改为每8小时投喂一次,混合料的初始投喂量控制在水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鸿达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