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92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包含有一供鞋件置放的基座及多个自基座侧边伸置入以压合鞋件的压掣装置,且该等压掣装置各包括有一压缸、一连接该压缸并受其推拉的推杆、一枢接在该推杆上的旋动推头、二受该旋动推头二顶推部分别抵接推动的抵压件及二连结该等抵压件的回复件,且该旋动推头二顶推部抵接处至旋转轴心的距离相同,借此,当该压缸推伸带动推杆时会经由旋动推头同时顶推该二抵压件往前伸置入基座一侧内抵压鞋件,且当该压缸回缩时,该等回复件会带动该等抵压件退回原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鞋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构造简单且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为一般制鞋压底机的侧压装置1,其主要是用于将鞋底与鞋面的侧边压掣贴合,且该侧压装置1包含有一基座10及多个压掣装置20,该基座10概呈U型以供欲进行压掣贴合的鞋件2(见图3)置放,且该等压掣装置20各具有一压缸21、一摆臂22、一推杆23及一压块24,该压缸21固设在该基座10底部,并具有一可活动伸缩的活塞杆211,且该摆臂22底端部呈可滑动地枢设在该活塞杆211末端处,中段处枢设在该基座10侧边延伸出的二支杆11间,顶端部则与该推杆23后端部相枢接,而该推杆23前端固设有该压块24,该压块24具有适度弹性,并可随推杆23往前伸置入该基座10内抵压鞋件2。借上述构件,当压缸21活塞杆211往外推伸带动该摆臂22底端部时,由于该摆臂22中段枢设在该基座10上,所以该摆臂22顶端部会往该基座10靠近而带动该推杆23往基座10内推进,使得该压块24伸置入该基座10内抵压鞋件2,以进行压掣贴合作业,惟,由于现今鞋子造型越趋多元化,许多鞋子的外观轮廓曲度变化大,尤其是在鞋边墙方面,不再只是略呈弯弧状而已,甚有大曲度出现,因此,如图3所示,当一具有大曲度鞋边墙的鞋件2置于该基座10内进行压掣贴合动作时,因鞋边墙曲度变化大,所以该等压块24在抵压时无法完全配合鞋件2曲线压合,有间隔过大之虞,而影响到鞋件2贴合,且若欲缩小压块24与鞋件2间的间隔,以较服贴而有利于压合鞋件2,则需将该等压块24变小,但是如此一来,压块24数量自然需增多,相对地,所需的压缸21数目也需增加,且每个压缸21的体积皆需缩小,因此,整体构造会趋于复杂,并增加不少成本,且压缸21变小也容易造成强度不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成本低,且可维持压缸强度,并适用于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本技术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一种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包含有一供鞋件置放的基座及多个自该基座二侧边伸置入以压合鞋件的压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掣装置分别包括有一压缸、一推杆、一旋动推头、二抵压件及二回复件,该推杆一端连接该压缸,且该旋动推头枢接在该推杆另一端,又该旋动推头具有二分别对应抵接该二抵压件一端的顶推部,且该二顶推部的抵接处至该旋动推头的旋转轴心的距离相同,又该抵压件另一端并排且伸置入该基座一侧内抵压鞋件,且该回复件分别连结该抵压件。该等抵压件可在该压缸推伸带动该推杆时受压往前伸置入该基座一侧内抵压鞋件,且该等回复件可在该压缸回缩时带动该等抵压件退回原位。所述的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掣装置的压缸为单动式油压缸,并各具有一缸体及一活塞杆,且该压掣装置还设有一回复弹簧,该回复弹簧一端设置在该压缸缸体上,另一端则连接该活塞杆。所述的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掣装置的压缸是固设在该基座底部,且该推杆底端与所对应的压缸呈滑动枢接,又该推杆中段处各枢接在基座上,顶端部则各枢接该旋动推头。所述的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掣装置的抵压件各具有一压杆及一弹性压块,该压杆一端抵接所对应的旋动推头的其中一顶推部,且该弹性压块固设在该压杆另一端上。所述的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掣装置的回复件各为一弹簧,该弹簧一端设置在该基座上,另一端则设置在所对应的抵压件上。本技术的功效主要是利用一旋动推头一次推动二抵压件的方式,而可在不增加压缸数量下有较小且多的抵压件,以有利于压掣贴合具有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件。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般制鞋压底机的侧压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上述侧压装置的前视图。图3是上述侧压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6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作动时的立体外观图,说明该侧压装置的所有压缸推伸至最大时的情形。图7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作动时的前视图,说明该等压缸推伸至最大时的情形。图8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图5所示,本技术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3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有一基座30及多个压掣装置40。该基座30概呈U型以供欲进行压掣贴合的鞋件(图未示)置放。该等压掣装置40分别包括有一压缸41、一回复弹簧42、一推杆43、一旋动推头44、二抵压件45及二回复件46。该压缸41为单动式油压缸,其固设在该基座30底部,并具有一缸体411及一活塞杆412,且该回复弹簧42一端设置在该压缸41缸体411外侧上,另一端则连接该活塞杆412。该推杆43底端部与所对应的压缸41活塞杆412呈滑动枢接,中段处则枢接在该基座30侧边延伸出的二支杆31间,顶端部则枢接该旋动推头44。该旋动推头44上段概呈半圆弧状,并于端缘处形成有二分别对应抵接该等抵压件45一端的顶推部441,且该等顶推部441的抵接处至该旋动推头44的旋转轴心的距离相同。该等抵压件45呈并排状,且各具有一压杆451及一弹性压块452,该压杆451一端抵接所对应的旋动推头44的其中一顶推部441,而该弹性压块452则固设在该压杆451相反另一端上。该等回复件46各为一弹簧,其一端设置在该基座10顶部一侧边上,相反另一端则设置在所对应的抵压件45压杆451上(参阅图6、图7)。借由上述构件,如图6、图7所示,当该等压缸41的活塞杆412推伸带动推杆43时,由于该等推杆43的中段处枢设在该基座30上,所以该等推杆43顶端部上的旋动推头44会被带动往基座10靠进,而推压该等抵压件45压杆451,使压杆451前端压块452伸置入该基座30内,以进行压掣贴合作业,此时,该等回复件46及回复弹簧42会被拉伸,且由于每一旋动推头44的二顶推部441抵接处至旋转轴心的距离相同,而有相等力臂,使得该等抵压件45受力相同,而可对鞋件施力压掣均匀,之后,待该等压缸41解除施力后,该等回复件46与回复弹簧42的弹性恢复力会带动该等抵压件45、旋动推头44、推杆43及压缸41回复到如图4、图5的原始状态。如图8所示,当一具有大曲度鞋边墙的鞋件4置于该基座30内进行压掣贴合动作时,由于每一旋动推头44可一次推动二抵压件45,因此,在不增加压缸41(见图5)数量的情况下,可使原本一般侧压装置1的压块24一分为二成本技术的状态,以大幅缩小体积,使得该等弹性压块452能更进一步配合鞋件4鞋边墙的曲线轮廓进行压合,使贴合效果更佳。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可在不增加压缸41数量下拥有较小且多的弹性压块452,所以有利于压掣贴合具有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件4,且比起以往欲缩小压块24体积导致压缸21数量大幅增加的方式而言,本技术不需额外再增加压缸41,因此,整体构造明显较简单,且成本也较低廉,同时,压缸41不需缩小而能维持一定强度。此外,一般侧压装置的压缸21通常为双动式油压缸,以推拉摆臂22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适用大曲度轮廓变化的鞋边墙侧压装置,包含有一供鞋件置放的基座及多个自该基座二侧边伸置入以压合鞋件的压掣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压掣装置分别包括有一压缸、一推杆、一旋动推头、二抵压件及二回复件,该推杆一端连接该压缸,且该旋动推头枢接在该推杆另一端,又该旋动推头具有二分别对应抵接该二抵压件一端的顶推部,且该二顶推部的抵接处至该旋动推头的旋转轴心的距离相同,又该抵压件另一端并排且伸置入该基座一侧内抵压鞋件,且该回复件分别连结该抵压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锋叶献文
申请(专利权)人:全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