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金槐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8612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包括外壳体、烘干筒、吹风机构、灭菌机构、进料机构、烘干室、控制机构、机架、出料口,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烘干筒,所述外壳体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烘干筒为卧式圆筒状结构,所述烘干筒包括前盖体、后盖体和筒体,所述前盖体上设有进料机构,所述后盖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内设有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有吹风机构,所述烘干室外侧连接灭菌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控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在烘干筒内可将烘干和灭菌一体式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胶囊烘干层内设有胶囊固定孔,能将每一粒胶囊固定在相应的孔中,保证烘干、灭菌进行彻底,改善生产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囊生产的
,特别是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的

技术介绍
在胶囊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制粒完毕后的胶囊进行干燥,以确保胶囊的光洁度、坚韧度、含水率等指标符合需求。干燥工艺中要求温度不宜太高,干燥强度不宜过大,干燥条件不当易引起粘连、破裂等实际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胶囊产品的生产;还需对制粒完毕后的胶囊进行灭菌,去除有害物质,保证产品的安全性。现有常用的胶囊加工装置将烘干和灭菌分开进行,耗能较大,操作比较麻烦,影响工作效率;并且烘干时将大批胶囊放入箱内烘干,胶囊无序的放置容易出现烘干不均的问题,难以满足烘干的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将烘干和灭菌一体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胶囊分布均匀、烘干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包括外壳体、烘干筒、吹风机构、灭菌机构、进料机构、烘干室、控制机构、机架、出料口,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烘干筒,所述外壳体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烘干筒为卧式圆筒状结构,所述烘干筒包括前盖体、后盖体和筒体,所述前盖体上设有进料机构,所述后盖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内设有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有吹风机构,所述烘干室外侧连接灭菌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控制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烘干室为环形空腔结构,所述烘干室包括通风层、胶囊烘干层和灭菌层,所述胶囊烘干层包括烘干外层和烘干内层,所述烘干外层和烘干内层上均匀地设有若干胶囊固定孔,所述通风层包括通风外层和通风内层,所述通风外层和通风内层上均匀地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灭菌层包括灭菌外层和灭菌内层,所述灭菌外层和灭菌内层上设有灭菌孔,所述胶囊烘干层前侧设有胶囊进入口。作为优选,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吹风筒和热风机,所述吹风筒内设有热风机,所述吹风筒为和烘干室同轴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吹风筒外侧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吹风孔。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箱、第一连接管和阀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进料箱,另一端连接胶囊进入口,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阀门,所述进料箱安装在外壳体前侧的机架上。作为优选,所述灭菌机构包括灭菌箱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灭菌箱安装在外壳体上方,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灭菌箱,另一端连接灭菌口。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层上还设有通风管。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控制箱前侧,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灭菌起止按钮、烘干起止按钮和筒体启闭按钮。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还设有观察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解决了现有胶囊烘干、灭菌装置需分步进行以及烘干不彻底的问题,在烘干筒内可将烘干和灭菌一体式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胶囊烘干层内设有胶囊固定孔,能将每一粒胶囊固定在相应的孔中,保证烘干、灭菌进行彻底,改善生产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烘干筒、3-吹风机构、4-灭菌机构、5-进料机构、6-烘干室、7-控制机构、8-机架、9-出料口、10-观察窗、21-前盖体、22-后盖体、23-筒体、31-吹风筒、32-热风机、41-灭菌箱、42-第二连接管、51-进料箱、52-第一连接管、53-阀门、61-通风层、62-胶囊烘干层、63-灭菌层、71-控制箱、72-控制面板、310-吹风孔、611-通风外层、612-通风内层、613-通风孔、621-烘干外层、622-烘干内层、623-胶囊固定孔、624-胶囊进入口、631-灭菌外层、632-灭菌内层、633-灭菌口、721-灭菌起止按钮、722-烘干起止按钮、723-筒体启闭按钮、6100-通风管。【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包括外壳体1、烘干筒2、吹风机构3、灭菌机构4、进料机构5、烘干室6、控制机构7、机架8、出料口9,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烘干筒2,所述外壳体1固定在机架8上,所述烘干筒2为卧式圆筒状结构,所述烘干筒2包括前盖体21、后盖体22和筒体23,所述前盖体21上设有进料机构5,所述后盖体22上设有出料口9,所述筒体23内设有烘干室6,所述烘干室6内设有吹风机构3,所述烘干室6外侧连接灭菌机构4,所述机架8上还设有控制机构7,烘干室6为环形空腔结构,所述烘干室6包括通风层61、胶囊烘干层62和灭菌层63,所述胶囊烘干层62包括烘干外层621和烘干内层622,所述烘干外层621和烘干内层622上均匀地设有若干胶囊固定孔623,所述通风层61包括通风外层611和通风内层612,所述通风外层611和通风内层612上均匀地设有若干通风孔613,所述灭菌层63包括灭菌外层631和灭菌内层632,所述灭菌外层631和灭菌内层632上设有灭菌孔633,所述胶囊烘干层62前侧设有胶囊进入口624,所述吹风机构3包括吹风筒31和热风机32,所述吹风筒31内设有热风机32,所述吹风筒31为和烘干室6同轴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吹风筒31外侧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吹风孔310,所述进料机构5包括进料箱51、第一连接管52和阀门53,所述第一连接管52的一端连接进料箱51,另一端连接胶囊进入口624,所述第一连接管52内设有阀门53,所述进料箱51安装在外壳体1前侧的机架8上,所述灭菌机构4包括灭菌箱41和第二连接管42,所述灭菌箱41安装在外壳体1上方,所述第二连接管42一端连接灭菌箱41,另一端连接灭菌口633,所述通风层61上还设有通风管6100,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控制箱71和控制面板72,所述控制面板72设在控制箱71前侧,所述控制面板72上设有灭菌起止按钮721、烘干起止按钮722和筒体启闭按钮723,所述外壳体1的侧面还设有观察窗10。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将胶囊放置在进料箱51内,打开阀门53,通过第一连接管52送入胶囊进入口624内,胶囊进入胶囊烘干层62,各个胶囊进入相应的胶囊固定孔623内固定;启动热风机32,热风从吹风筒31上的吹风孔310吹出,通过通风孔613进入胶囊烘干层62,对胶囊进行烘干;启动灭菌箱41,灭菌气体从灭菌孔633吹入胶囊烘干层62,对胶囊进行灭菌;烘干、灭菌完毕后,将胶囊从出料口9吹出并储放,或送至下一步工序。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烘干筒(2)、吹风机构(3)、灭菌机构(4)、进料机构(5)、烘干室(6)、控制机构(7)、机架(8)、出料口(9),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烘干筒(2),所述外壳体(1)固定在机架(8)上,所述烘干筒(2)为卧式圆筒状结构,所述烘干筒(2)包括前盖体(21)、后盖体(22)和筒体(23),所述前盖体(21)上设有进料机构(5),所述后盖体(22)上设有出料口(9),所述筒体(23)内设有烘干室(6),所述烘干室(6)内设有吹风机构(3),所述烘干室(6)外侧连接灭菌机构(4),所述机架(8)上还设有控制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烘干筒(2)、吹风机构(3)、灭菌机构(4)、进料机构(5)、烘干室(6)、控制机构(7)、机架(8)、出料口(9),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烘干筒(2),所述外壳体(1)固定在机架(8)上,所述烘干筒(2)为卧式圆筒状结构,所述烘干筒(2)包括前盖体(21)、后盖体(22)和筒体(23),所述前盖体(21)上设有进料机构(5),所述后盖体(22)上设有出料口(9),所述筒体(23)内设有烘干室(6),所述烘干室(6)内设有吹风机构(3),所述烘干室(6)外侧连接灭菌机构(4),所述机架(8)上还设有控制机构(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6)为环形空腔结构,所述烘干室(6)包括通风层(61)、胶囊烘干层(62)和灭菌层(63),所述胶囊烘干层(62)包括烘干外层(621)和烘干内层(622),所述烘干外层(621)和烘干内层(622)上均匀地设有若干胶囊固定孔(623),所述通风层(61)包括通风外层(611)和通风内层(612),所述通风外层(611)和通风内层(612)上均匀地设有若干通风孔(613),所述灭菌层(63)包括灭菌外层(631)和灭菌内层(632),所述灭菌外层(631)和灭菌内层(632)上设有灭菌孔(633),所述胶囊烘干层(62)前侧设有胶囊进入口(62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胶囊烘干灭菌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金槐
申请(专利权)人:潘金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