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建强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8534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包含设置在弯道一端入口的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一电子显示屏、第一控制器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天线、第一置位/复位电路、第一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弯道另一端入口的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二电子显示屏、第二控制器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天线、第二置位/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TI MSP430MCU和CC1101低功耗多通道无线射频内核的CC430F5137芯片为控制核心,由地磁传感器检测采集车辆信息,系统中的两块大面积电子显示屏给出信息告知预警,前方车况及时反馈到来向和去向的驾驶人员,采用太阳能供电,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
本技术属于交通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对文明驾驶和交通安全的日益重视,人们不断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和智能交通设施建设。其中我国山区公路地形复杂,路窄、弯道多、坡陡。车辆遇到弯道时,驾驶者对前方交通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短暂的应变时间会使司机发生误判从而导致交通事故。急转弯地形导致事故的问题亟待解决。交通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主要研究出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将弯道地形作为单独研究单元,对弯道进行线形设计与优化设计,公路弯道道路线形与交通特性分析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途径。第二种就是科学改善道路限速和交通安全设施,增强驾驶人安全驾驶意识及规范车辆上路合格检测管理。虽然近些年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和路政机关在弯道地形区域预先设立了多种多样的提示标语与警示标志,但避免交通事故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针对急转弯、陡坡弯道等不利地形的交通安全问题,迫切需要采用智能化交通系统等先进技术对道路交通进行即时动态的侦测、警告、引导和管制,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保障驾驶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其有效地解决急转弯盲区道路会车的问题,增强急转弯地形安全会车的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包含设置在弯道一端入口的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一电子显示屏、第一控制器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天线、第一置位/复位电路、第一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弯道另一端入口的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二电子显示屏、第二控制器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天线、第二置位/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所述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电子显示屏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一天线,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置位/复位电路连接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二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电子显示屏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二天线,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二置位/复位电路连接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均包含依次连接的放大电路模块和A/D转换模块。作为本技术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和第二控制器模块均采用TI的CC430F5137芯片。作为本技术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的芯片型号均为CC1101。作为本技术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均包含依次连接的太阳能光板、充电电路、蓄电池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以TIMSP430MCU和CC1101低功耗多通道无线射频内核的CC430F5137芯片为控制核心,由地磁传感器检测采集车辆信息,系统中的两块大面积电子显示屏给出信息告知预警,前方车况及时反馈到来向和去向的驾驶人员;2、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从山路弯道会车的实际安全需求出发,提出基于地磁传感器的车辆检测方案,其不仅弥补了传统警示标志预警的缺陷,并且为解决山区弯道安全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研究基础,满足了偏远地区低成本交通管理的需求,对于生产实践、交通监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参考价值;3、采用太阳能供电,有效的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辆、车辆地磁传感器、电子显示屏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主要有两个部分,在急转、弯处一定距离的前后位置分别设置两个地磁传感器,电子显示屏设置在弯道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车辆、车辆地磁传感器、电子显示屏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一对内车道的地磁传感器传感器(车辆地磁传感器1、车辆地磁传感器2)、来向车辆、去向车辆以及一对电子显示屏(电子显示屏1、电子显示屏2)。内车道上安装有所述车辆地磁传感器2,车辆地磁传感器2位于去向车辆的前方,车辆地磁传感器2的另一侧是电子显示屏2。在急转弯道路的另一个方向,来向车辆在外车道驶来,此时来向车辆正处于去向车辆的盲区。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给出安全会车的解决方案:来向车辆的前方路面上设置有车辆地磁传感器1,车辆地磁传感器1的另一侧是电子显示屏1,电子显示屏1上面显示去向车辆信息,电子显示屏2上面显示来向车辆信息。电子显示屏提前告知驾驶人员前方车况,提醒驾驶人员急转弯道后方的车辆信息,便于驾驶人员提前减速,保证弯道内驾驶的安全性。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包含设置在弯道一端入口的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一电子显示屏、第一控制器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天线、第一置位/复位电路、第一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弯道另一端入口的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二电子显示屏、第二控制器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天线、第二置位/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所述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电子显示屏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一天线,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置位/复位电路连接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二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电子显示屏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二天线,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二置位/复位电路连接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均包含依次连接的放大电路模块和A/D转换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和第二控制器模块均采用TI的CC430F5137芯片。所述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的芯片型号均为CC1101。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均包含依次连接的太阳能光板、充电电路、蓄电池;与当前普及的广角镜相比,弯道会车预警系统不受视野角度的限制,能够适应各类复杂路况,对于夜间行车,大雾阴雨天气的弯道会车有着明显的优势,可根据路况需要合理配置传感器及显示模块的方位,使得驾驶员能够提早接收前方车况信息。若有超速或低速拐弯的车辆驶来时,驾驶员也能提前获知弯道盲区的来车情况,从而及时做出减速或规避等避险措施。地磁传感器检测距离范围覆盖整个路面宽度,传感器提前检测到车辆,能够及时在系统显示屏上预告,从而使司机能够在进入弯道会车之前就正确得到来车信息提示。在弯道入口处,由于驶入弯道和驶出弯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在弯道一端入口的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一电子显示屏、第一控制器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天线、第一置位/复位电路、第一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弯道另一端入口的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二电子显示屏、第二控制器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天线、第二置位/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所述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电子显示屏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一天线,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置位/复位电路连接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二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电子显示屏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二天线,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二置位/复位电路连接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在弯道一端入口的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一电子显示屏、第一控制器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天线、第一置位/复位电路、第一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弯道另一端入口的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二电子显示屏、第二控制器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天线、第二置位/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所述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电子显示屏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一天线,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置位/复位电路连接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二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电子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邢建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