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44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镜头,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透镜,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透镜包括安装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透镜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透镜,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的第一固定结构以及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透镜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一壳体内,第二透镜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二壳体内,从而形成两种镜头,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可以拆卸固定连接,可以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拆分和结合,进而形成不同的镜头,进而实现带一种镜头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切换,让其在使用方便的同时携带也同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镜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影辅助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辅助镜头。
技术介绍
手机作为现代人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同时也成为了最便捷的拍摄工具,随着拍照手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摄影日益普及,为了让手机能够拍出更加优质的照片,产生了一些辅助工具。微距镜头就是辅助手机拍摄的一种工具,微距镜头只由凸透镜构成,一般用于拍摄近景,在微距镜头的辅助下,拍摄出来的近景更加清晰;还有另一种辅助工具是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是由凸透镜和凹透镜共同组合而形成的,在广角镜头的辅助作用下,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视角范围大,可以涵盖大范围的景物,利用广角镜头能够很轻松解决景物范围较大的问题,并且清晰的展现出所要的景物。目前,公告号为CN2043897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带颜色矫正功能的微距镜头,包括颜色矫正圆环和透镜片,颜色矫正圆环设置在微距镜头的前端,透镜片设置于微距镜头后端,使得在拍摄过程中将景象清晰放大并且利用带颜色矫正圆环的镜头对物体成像后,可以根据白色参考区域颜色和亮度的变化分析来估计成像时光线的强弱分布,从而实现对整幅图像的颜色偏差和亮度不均匀进行矫正。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若想要拍摄更远更大的景象,这种微距镜头不能够满足需求,需要再使用广角镜头,这样就会造成需要随身携带微距镜头以及广角镜头两种镜头,增加了携带重量以及放置空间,会给人们带来麻烦,存在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镜头,其通过一种镜头的可拆卸结构,实现两种镜头模式,从而让其携带比较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镜头,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透镜,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透镜包括安装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透镜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的第一固定结构以及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透镜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一壳体内,第二透镜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二壳体内,从而形成两种镜头,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可以拆卸固定连接,可以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拆分和结合,进而形成不同的镜头,进而实现带一种镜头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切换,让其在使用方便的同时携带也同样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环置于连接槽内,且连接环与连接槽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和连接槽的设置方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固定,并且采用螺纹连接,让其连接后比较稳定,进而在拍照的过程中不会轻易抖动,成像效果比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置于第一壳体内用于安放第一透镜的第一挡环以及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用于固定第一透镜的第一限位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环的设置能够让第一透镜进行安放,并且通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一挡环的配合固定,能够将第一透镜进行夹持,进而将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环上开设有用于第一透镜定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透镜嵌在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一壳体螺纹连接,且第一限位环上设置方便其转动的第一卡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槽的设置能够让第一透镜在固定时的位置比较准确,进而让其更加稳定,并且成像时,一般不会由于固定位置的偏差而造成成像效果差的问题,而在第一限位环上设置第一卡口,让其在螺纹固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卡口方便旋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置于第二壳体内用于安放第二透镜的第二挡环以及与第二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用于固定第二透镜的第二限位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挡环上开设有用于第二透镜定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透镜嵌在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环与第二壳体螺纹连接,且第二限位环上设置方便其转动的第二卡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基本相同,其所取得的效果相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夹的设置可以将第一壳体与手机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将整个镜头固定到合适的位置进行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夹包括夹持件以及套接环,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套接环螺纹连接,所述夹持件与套接环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接环与固定环方便夹持件与第一壳体的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保护第二透镜的防护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套的设置能够对第二透镜进行保护,进而在不使用时,不会轻易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透镜外圈设置有安装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环的设置能够对儿镜片的边缘进行防护,进而在夹紧固定的过程中不会轻易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可拆卸连接,能够让镜头可以切换模式,进而能够让其适应拍照时的多种需求;(2)通过采用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对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进行固定,让镜片固定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固定夹;11、夹持件;111、第一夹持片;112、第二夹持片;113、弹性件;114、软垫;12、套接环;21、第一壳体;211、连接环;212、固定环;22、第二壳体;221、连接槽;222、凸点;31、第一透镜;32、第二透镜;33、安装环;4、第一固定结构;41、第一挡环;42、第一限位环;43、第一定位槽;44、第一卡口;5、第二固定结构;51、第二挡环;52、第二限位环;53、第二定位槽;54、第二卡口;6、防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辅助镜头,其主要用于手机摄像辅助,用以提高成像质量,如图1所示,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透镜,通过壳体对透镜进行固定,在壳体上设置固定夹1,通过固定夹1将壳体与手机进行连接,进而让其能够在手机摄像时,对成像质量有所提升。其中,如图1所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21以及第二壳体22,透镜包括安装第一壳体21上的第一透镜31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22上的第二透镜32,在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透镜31以及第二透镜32的第一固定结构4以及第二固定结构5,将透镜进行固定,并且,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进行连接固定。此时,将固定夹1固定在第一壳体21上,通过固定夹1可以将第一壳体21固定在手机位置,再通过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让其可以对第二壳体22进行固定,组成一定模式的镜头,而拆除第第二壳体22,仅留下第一壳体21可以得到另一模式的镜头,通过这种拆卸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镜头,可以使得整个镜头在使用和携带的过程中比较方便。如图1所示,固定夹1包括夹持件11以及套接环12,夹持件11包括第一夹持片111、第二夹持片112以及置于第一夹持片111和第二夹持片112之间的弹性件113,通过弹性件113让第一夹持片111和第二夹持片112具有夹持能力,弹性件113可以采用扭簧构成。套接环12与第一夹持片111一体设置,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辅助镜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镜头,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21)以及第二壳体(22),所述透镜包括安装第一壳体(21)上的第一透镜(31)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22)上的第二透镜(32),所述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透镜(31)以及第二透镜(32)的第一固定结构(4)以及第二固定结构(5),所述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镜头,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21)以及第二壳体(22),所述透镜包括安装第一壳体(21)上的第一透镜(31)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22)上的第二透镜(32),所述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透镜(31)以及第二透镜(32)的第一固定结构(4)以及第二固定结构(5),所述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上设置有连接环(211),所述第二壳体(22)上设置有连接槽(221),所述连接环(211)置于连接槽(221)内,且连接环(211)与连接槽(22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4)包括置于第一壳体(21)内用于安放第一透镜(31)的第一挡环(41)以及与第一壳体(21)可拆卸固定连接用于固定第一透镜(31)的第一限位环(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环(41)上开设有用于第一透镜(31)定位的第一定位槽(43),所述第一透镜(31)嵌在第一定位槽(43)内,所述第一限位环(42)与第一壳体(21)螺纹连接,且第一限位环(42)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春雨贾天杨云郑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帛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