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光片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208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光片切换电路,包括:一光敏电阻;一控制信号输出电路,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根据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而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一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双滤光片切换器的输入端之间,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所输出的电平信号而控制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切换工作。该滤光片切换电路中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对应输出一电平信号,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通过该电平信号控制双滤光片切换器切换工作,其通过单个控制信号即可实现控制,控制方式简单,产品成本低,满足用户的需求。

A filter switch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ter switch circuit, which includes a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a control signal output circuit, connected with the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and outputs a high level or low level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resistance value of the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a filter switch driver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signal output circuit. Between the output end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double filter switch, the double filter Switch Switcher is controlled by the level signal output by the control signal output circuit. The control signal output circuit of the filter switch circuit corresponds to the output one level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resistance value of the photosensitive resistance. The filter switch driving circuit controls the switch work by controlling the double filter switch through the level signal, and it can be controlled by a single control signal. The control mode is simple, the product cost is low and the product is satisfied. User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光片切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摄像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光片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电子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安防视频监控行业更是如此,厂商对产品成本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在安防视频监控的摄像机产品中,电动日夜红外滤光片切换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红外滤光片切换通常需要两个控制信号,同时需要采用专业级驱动芯片配合软件来实现正反向的切换,如此,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红外滤光片切换的控制难免增加了控制逻辑的复杂度,使得产品物料成本的增加。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对传统的红外滤光片切换电路进行重新设计,尽量寻找一种控制方式简单、产品成本低的滤光片切换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式简单滤光片切换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光片切换电路,包括:一光敏电阻;一控制信号输出电路,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根据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而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一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双滤光片切换器的输入端之间,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所输出的电平信号而控制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切换工作。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包括有迟滞比较器和开关管,所述迟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迟滞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分压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由所述光敏电阻及第一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由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串联而成,所述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连接以控制所述开关管导通或者截止,从而使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至所述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开关管为三极管。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于所述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迟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在所述光敏电阻与第一电阻之间,所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迟滞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迟滞比较器的反馈电路由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并联连接而成。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迟滞比较器的型号为LM321。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包括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所述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的关断端口通过第五电阻与电源连接,所述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的正向输入端及电压基准端均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的第一音量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与所述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的第一音量输出端还与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的第二音量输出端与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单声道音频功放芯片的型号为8002A。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滤光片切换电路中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对应输出一电平信号,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通过该电平信号控制双滤光片切换器切换工作,其通过单个控制信号即可实现控制,控制方式简单,产品成本低,满足用户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电路连接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中,该滤光片切换电路包括一光敏电阻CDS、一控制信号输出电路、一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及一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其中,光敏电阻CDS与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敏电阻CDS的阻值根据光线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根据光敏电阻CDS的阻值变化而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连接,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所输出的电平信号而控制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切换工作。其中,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的切换工作包括正方向打开及反方向打开两个切换,具体工作时,当白天或者光线强时,光敏电阻CDS感应到光线强度大,此时光敏电阻CDS的阻值非常小,此时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低电平,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对应控制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正方向打开,即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中的红外滤光片打开工作;当夜晚或者光线弱时,光敏电阻CDS感应到光线强度小,此时光敏电阻CDS的阻值非常大,此时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高电平,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对应控制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反方向打开,即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中的红外滤光片关闭工作。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信号输出电路包括迟滞比较器U2和开关管,迟滞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路与电源VCC连接,迟滞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分压电路与电源VCC连接,第一分压电路由光敏电阻CDS及第一电阻R1串联而成,第二分压电路由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串联而成,迟滞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开关管连接以控制开关管导通或者截止,从而使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至所述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具体地,如图1所示,迟滞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在光敏电阻CDS与第一电阻R1之间,光敏电阻CDS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迟滞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之间,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管采用三极管Q1实现。具体地,如图1所示,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迟滞比较器U2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与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工作时,三极管Q1根据迟滞比较器U2所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而导通或者截止,进而使输入至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的电平信号不断变化。其中,电路中的第四电阻R4用于限流以保护三极管Q1;第五电阻R5为上拉电阻,用于分压以使三极管Q1正常工作而输出电平信号至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MOS管等其他电子元器件来实现开关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迟滞比较器U2的反馈电路由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并联而成。控制信号输出电路中,由于第一分压电路中存在光敏电阻CDS,光敏电阻CDS的阻值不断变化,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情况不断变化,即迟滞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不断变化;第二分压电路中的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固定,第二分压电路的分压固定,即迟滞比较器U2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固定,当迟滞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迟滞比较器U2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时,迟滞比较器U2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滤光片切换电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光片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敏电阻;一控制信号输出电路,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根据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而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一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双滤光片切换器的输入端之间,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所输出的电平信号而控制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切换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光片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敏电阻;一控制信号输出电路,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根据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而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一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双滤光片切换器的输入端之间,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所输出的电平信号而控制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切换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包括有迟滞比较器和开关管,所述迟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迟滞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分压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由所述光敏电阻与第一电阻串联而成,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由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串联而成,所述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连接以控制所述开关管导通或者截止,从而使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至所述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光片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三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光片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于所述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光片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迟滞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少峰胡永兴刘志聪陈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尼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