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42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连接在模具本体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水平设置的长方形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四个侧部并向上延伸的边板,四个边板和底板围绕成顶部敞口的模腔;其次,模具本体与支撑架上设置有方便将模腔中的轨道板顶出的脱模装置,另外,模具本体与支撑架上还设有在对模腔中的钢筋进行拉伸作业时,避免模具发生变形的平衡装置。该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结构简单,重量轻,制造成本低,能避免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从而延长模具寿命,且轨道板与模具脱模方便,同时能避免脱模过程中的轨道板发生倾斜。

Production mould of prestressed rail pl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tress track plate production mold, which includes a mold body and a support frame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mold body. The die body includes a horizontal rectangular plate and an edge plate arranged in four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four side plates and the bottom plate around the open die cavity; secondly, The die body and the support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the ejection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to ejecting the track plate in the mold cavity. In addition, the balance device for avoid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die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die body and the support frame when the steel bar in the mold cavity is stretched. The prestress track plat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light in weight and low in manufacturing cost. It can prevent the die from deforming in the process of use, thus prolonging the life of the die, and it is convenient to die out of the track plate and die, and can avoi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track plate during the die releas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造水平的不断发展,无砟轨道结构形式被普遍采用。为完善适应不同运营条件下的无砟轨道结构型式,为我国高速铁路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铁道部组织相关单位自主研发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CRTSⅢ型轨道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工艺步骤,首先要清模,以保证轨道板混凝土外观质量,将模具的模腔清理干净后,均匀喷涂一层脱模剂;其次进行预埋套管的安装起吊、钢筋笼的放入以及套丝,套丝后,对钢筋进行初张预紧,再放入楔块后进行钢筋张拉,张拉结束后进行绝缘检测;最后,向模具中投入混凝土并振捣,蒸汽养护后放张、拆张以及脱模,再进行水浴养护。而目前用于制作轨道板的模具结构一般包括长方形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两端的端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边板,两个边板、两个端板和底板之间围绕成顶部敞口的模腔,其次,两个边板和两个端板上均穿装有内端部伸入模腔中的多根张拉杆,张拉杆的内端部设有内螺纹孔,同时,两个边板上的相对应的两根张拉杆之间安装有横向钢筋,相应的,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螺装在两根张拉杆的的内螺纹孔中;其次,两个端板上的相对应的两根张拉杆之间安装有纵向钢筋;为了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进行放张处理,通过向外拉伸张拉杆,并在张拉杆的外端部与模具的外侧面之间楔入楔块,从而保持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拉伸工作;但是在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拉伸处理过程中,两个边板和两个端板会在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牵拉下,向膜腔方向歪斜,同时,底板也会在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牵拉下发生凹变;继而使成型的轨道板尺寸误差过大,从而引起报废隐患;目前为了解决模具变形的改善方式,通常是加厚模具的壁体尺寸,或者是在模腔底面上进行预起拱加工,但是加厚模具壁体尺寸,容易增大模具重量,从而增大模具成本,且不易转移模具,而进行预起拱加工,则增加了模具的加工难度,增大模具加工成本,且预起拱加工尺寸不易掌握。其次,现有技术中的模具还存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同时,轨道板与模具分离时,不方便将轨道板与模具进行快速分离等问题;鉴于现有技术中模具的各种缺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模具进行升级换代,从而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制造成本低、轨道板与模具脱模方便,且不易变形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能避免模具发生变形,从而延长模具寿命,且轨道板与模具脱模方便的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模具本体和连接在模具本体底部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四个侧部并向上延伸的边板,四个边板和底板围绕成顶部敞口用于轨道板成型的模腔,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边板上分别设有插装张拉杆的多个穿装孔,所述模腔的底面中部插装有多个横向间隔设置且用于在成型轨道板上形成浇注孔的浇注孔成型装置;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根向下延伸设置的摆梁,每侧的多根摆梁分别沿所在侧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架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同侧的相应摆梁进行摆动的支座;位于模具本体前后两侧且前后对应的两根摆梁下端共同连接有用于牵拉前后对应的两根摆梁下端部的纵向拉杆;位于模具本体左右两侧且左右对应的两根摆梁下端共同连接有用于牵拉左右对应的两根摆梁下端部的横向拉杆。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具本体和支撑架的框架结构,因此,与现有技术的铸造结构相比,能降低本专利技术的重量及制造成本;同时,模具本体的模腔中可用于盛装混凝土从而实现轨道板的成型结构;其次,当向模腔中放入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时,横向钢筋依然能安装在左右对应的两个张拉杆之间,而纵向钢筋则依然能安装在前后对应的两个张拉杆之间,因此,在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进行拉伸作业时,模具本体的四个边板和底板承受的挤压力能通过摆梁传递至底部的纵向拉杆和横向拉杆上,其次,通过纵向拉杆和横向拉杆牵拉两端的摆梁可平衡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对模具本体的四个边板的挤压力,继而能避免模具本体的四个边板向模腔一侧倾斜变形和底板的中部向下凹变;另外,浇注孔成型装置可使成型的轨道板上形成多个上下贯通的浇注孔,因此,当将轨道板在施工现场进行轨道组装时,如果施工现场地面不平造成轨道板与地面之间孔隙较多,可通过向浇注孔中浇筑水泥从而填充轨道板与施工路面之间的间隙,继而增加轨道板铺设在地面上的牢固性。所述浇注孔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模腔底面上的托座,所述托座的底面与模腔底面密封接触,所述托座的顶面与模腔顶面平齐设置,所述模具本体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将模腔中的轨道板向上顶出的顶出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底板四个侧部并向下延伸的支撑板,四片支撑板之间设有与底板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加强平板,所述上加强平板与底板之间均匀设有多片竖向设置的上加强筋板;所述顶出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底板中部的多个上通孔,所述上通孔与托座同轴设置,所述上加强平板上设有与上通孔对应设置的下通孔,位于底板与上加强平板之间设有连通相应上通孔和相应下通孔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中插装有从上通孔插入支撑管管腔中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部伸入模腔中并与托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托座呈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圆锥状;所述托座的底面与底板的顶面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片;所述滑杆的下端部同轴设有定位孔。采用该结构后,当模腔中的轨道板成型后,通过由下向上顶动滑杆上移,滑杆则能顶动托座上移,由于托座呈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圆锥状,因此,能将模腔中的轨道板向上顶出,继而实现轨道板与模腔分离;同时,由于滑杆是在支撑管的导向作用下上移,因此,能保证上移的轨道板在脱模过程中避免发生倾斜。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连接在四片支撑板之间的下加强平板,所述下加强平板与上加强平板之间设有多片竖向设置的下加强筋板,所述下加强平板上设有与下通孔同心设置的底部通孔。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分别与同侧的边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与同侧的边板上设有多个穿装孔,多个穿装孔沿加强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穿装孔中插装有一端部伸入模腔中的张拉杆;所述加强梁的底部设有多根向下延伸且沿加强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摆梁,所述摆梁的下端高于支撑架的底面;所述横向拉杆的左端部从左侧摆梁的左侧面伸出,所述横向拉杆的右端部从右侧摆梁的右侧面伸出;所述纵向拉杆的前端部从前侧摆梁的前侧面伸出,所述纵向拉杆的后端部从后侧摆梁的后侧面伸出,所述纵向拉杆和横向拉杆的两端部上分别螺装有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纵向拉杆和横向拉杆穿过的避让孔;所述横向拉杆的安装高度低于纵向拉杆的安装高度。为了限制摆臂的下端部向支撑架方向一侧的摆动角度,每个摆臂的下端部至支撑架的相应外侧面之间设有限制摆臂的下端部向支撑架方向一侧的摆动角度的限位垫块。为了能对摆梁进行稳定支撑,所述支座包括连接在支撑板外侧面上且位于相应摆梁两侧的耳板,所述耳板上设有主铰装孔,所述摆梁上设有与相应的主铰装孔同轴设置的副铰装孔,所述摆梁通过穿过主铰装孔和副铰装孔的铰轴铰装在相应的两片耳板之间。为了实现张拉杆的结构,所述张拉杆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旋拧牵拉部、过渡杆段、限位部和能插柱在穿装孔中的拉杆段,所述拉杆段的外端部能伸入模腔中且外端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和连接在模具本体(1)底部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3)和设置在底板(3)四个侧部并向上延伸的边板(4),四个边板(4)和底板(3)围绕成顶部敞口用于轨道板成型的模腔,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边板上分别设有插装张拉杆(11)的多个穿装孔,所述模腔的底面中部插装有多个横向间隔设置且用于在成型轨道板上形成浇注孔的浇注孔成型装置;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根向下延伸设置的摆梁(12),每侧的多根摆梁分别沿所在侧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架(2)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同侧的相应摆梁(12)进行摆动的支座(13);位于模具本体(1)前后两侧且前后对应的两根摆梁(12)下端共同连接有用于牵拉前后对应的两根摆梁(12)下端部的纵向拉杆(15);位于模具本体(1)左右两侧且左右对应的两根摆梁(12)下端共同连接有用于牵拉左右对应的两根摆梁(12)下端部的横向拉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和连接在模具本体(1)底部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3)和设置在底板(3)四个侧部并向上延伸的边板(4),四个边板(4)和底板(3)围绕成顶部敞口用于轨道板成型的模腔,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边板上分别设有插装张拉杆(11)的多个穿装孔,所述模腔的底面中部插装有多个横向间隔设置且用于在成型轨道板上形成浇注孔的浇注孔成型装置;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根向下延伸设置的摆梁(12),每侧的多根摆梁分别沿所在侧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架(2)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同侧的相应摆梁(12)进行摆动的支座(13);位于模具本体(1)前后两侧且前后对应的两根摆梁(12)下端共同连接有用于牵拉前后对应的两根摆梁(12)下端部的纵向拉杆(15);位于模具本体(1)左右两侧且左右对应的两根摆梁(12)下端共同连接有用于牵拉左右对应的两根摆梁(12)下端部的横向拉杆(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孔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模腔底面上的托座(9),所述托座的底面与模腔底面密封接触,所述托座的顶面与模腔顶面平齐设置,所述模具本体(1)与支撑架(2)之间还设有将模腔中的轨道板向上顶出的顶出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设置在底板(3)四个侧部并向下延伸的支撑板(5),四片支撑板(5)之间设有与底板(3)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加强平板(6),所述上加强平板(6)与底板(3)之间均匀设有多片竖向设置的上加强筋板;所述顶出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底板(3)中部的多个上通孔,所述上通孔与托座同轴设置,所述上加强平板(6)上设有与上通孔对应设置的下通孔,位于底板(3)与上加强平板(6)之间设有连通相应上通孔和相应下通孔的支撑管(7),所述支撑管中插装有从上通孔插入支撑管(7)管腔中的滑杆(8),所述滑杆(8)的上端部伸入模腔中并与托座(9)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托座(9)呈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圆锥状;所述托座(9)的底面与底板(3)的顶面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片(24);所述滑杆(8)的下端部同轴设有定位孔(2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连接在四片支撑板(5)之间的下加强平板(23),所述下加强平板(23)与上加强平板(6)之间设有多片竖向设置的下加强筋板,所述下加强平板(23)上设有与下通孔同心设置的底部通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四个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分别与同侧的边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加强梁(10),所述加强梁(10)与同侧的边板(4)上设有多个穿装孔,多个穿装孔沿加强梁(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穿装孔中插装有一端部伸入模腔中的张拉杆(11);所述加强梁(10)的底部设有多根向下延伸且沿加强梁(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摆梁(12),所述摆梁(12)的下端高于支撑架(2)的底面;所述横向拉杆(14)的左端部从左侧摆梁(12)的左侧面伸出,所述横向拉杆(14)的右端部从右侧摆梁(12)的右侧面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启刘文俊薛长军张铭真路征远张德新张大伟张杰张永刘凯强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轨道设备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