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67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间盘假体,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包括与第一椎体相接触的第一关节部和位于第一关节部远离第一椎体一侧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材料不同于第一关节部;第二终板,包括与第二椎体相接触的第二关节部和位于第二关节部远离第二椎体一侧的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材料不同于第二关节部;髓核,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与髓核相配合以完成椎间盘假体的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整合能力和关节面耐磨性不能兼顾的问题。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first vertebral body and the second vertebral body.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comprises the first end plate, the first joint part which is in contact with the first vertebral body and the first mounting seat located at the first joint part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vertebra. The material of the first mounting se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first. The joint part; second end plate, including the second joint contact with the second vertebral body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seat located in the second joint part far away from the second vertebra, the second mounting se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cond joint; the nucleus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mounting seat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seat, the first mounting seat and second mounting seat and the nucleus pulposus.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is perform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bone integration ability and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joint surface can not be considere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盘假体
本技术涉及骨科手术植入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间盘假体。
技术介绍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otaldiscreplacementTDR)是近年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新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它不仅切除了病变椎间盘,而且同时恢复了该节段椎体的稳定性和活动功能,理论上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加速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发生。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等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人工椎间盘的研制与应用,其目的在于,既可达到人体椎间盘切除减压和固定融合的效果,又能防止相邻节段的退变,同时保持脊柱的生理活动范围。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常见病。据悉,目前我国颈椎病患者已达到近2亿,而且患者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人工颈椎间盘的设计与应用最初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研制则从80年代开始。迄今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假体被认可进入临床。我国从2003年底开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多年来采用的都是进口产品,目前我国人工颈椎间盘市场上的产品全依赖进口,产地为瑞士、德国和美国。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椎间盘采用钴铬钼材料制成,在进行MRI及CT扫描时会造成严重的伪影,影响医师的临床观察和判断。钛合金虽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抗摩擦磨损性能差,被认为是是一种不适宜的关节表面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椎间盘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椎间盘假体的骨整合能力和关节面耐磨性不能兼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椎间盘假体,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包括与第一椎体相接触的第一关节部和位于第一关节部远离第一椎体一侧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材料不同于第一关节部;第二终板,包括与第二椎体相接触的第二关节部和位于第二关节部远离第二椎体一侧的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材料不同于第二关节部;髓核,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与髓核相配合以完成椎间盘假体的活动。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磨性优于第一关节部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磨性,和/或,第二安装座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磨性优于第二关节部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磨性。进一步地,髓核包括柱状部和曲面部,柱状部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为平面,曲面部设置在柱状部朝向第一终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安装座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曲面部相配合的凹部,凹部的深度小于曲面部的高度。进一步地,曲面部相对于柱状部偏心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关节部的厚度由其靠近曲面部的中心的一侧至远离曲面部的中心的一侧逐渐增加,和/或,第二关节部的厚度由其靠近曲面部的中心的一侧至远离曲面部的中心的一侧逐渐增加。进一步地,曲面部的表面为椭球形,当椎间盘假体安装至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时,椭球形表面的长轴沿椎间盘假体的左右布置,椭球形的表面的短轴沿椎间盘假体的前后布置。进一步地,椭球形表面的长轴与短轴的比值在1.2至1.5之间。进一步地,柱状部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凹槽。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座的朝向髓核的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两个凸出部,两个凸出部对称设置,髓核对应凸出部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缺口,凸出部穿设在限位缺口中。进一步地,限位缺口与凸出部之间具有预定间隙,以使髓核能够相对第二安装座在预定范围内移动和/或转动。进一步地,椎间盘假体还包括装配部,装配部包括设置在第一终板上的第一装配缺口以及设置在凸出部的外表面的第二装配缺口。进一步地,第一关节部包括第一基体和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多孔结构,第一多孔结构与第一椎体相接触,和/或,第二关节部包括第二基体和设置在第二基体上的第二多孔结构,第二多孔结构与第二椎体相接触。进一步地,第一关节部上与第一椎体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棘刺,第一棘刺伸入第一椎体,和/或,第二关节部与第二椎体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棘刺,第二棘刺伸入第二椎体。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燕尾槽,第一关节部上设置有与第一燕尾槽相适配的第一斜面结构,第一安装座和第一关节部通过第一燕尾槽和第一斜面结构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和/或,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燕尾槽,第二关节部上设置有与第二燕尾槽相适配的第二斜面结构,第二安装座和第二关节部通过第二燕尾槽和第二斜面结构的配合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第一关节部和第二关节部为钛合金材料3D打印制成。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一终板针对其上下两个表面不同的工作状态分成与第一椎体相配合的第一关节部和与髓核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座,并分别采用两种材料制成,使椎间盘假体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自的应用环境。同理,第二终板也分为材料不同的第二关节部和第二安装座。上述结构最大程度的发挥各材料的优势、回避其缺点,即能够同时兼顾生物相容性和抗磨损性,极大程度的解决了目前椎间盘假体由于材质单一导致植入生物体后效果不佳、维持时间短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椎间盘假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椎间盘假体的分解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椎间盘假体的剖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椎间盘假体的分解结构的后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的椎间盘假体的第一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椎间盘假体的髓核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示出了图1的椎间盘假体的第二终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终板;11、第一关节部;111、第一基体;112、第一多孔结构;113、第一棘刺;12、第一安装座;13、凹部;20、第二终板;21、第二关节部;211、第二基体;212、第二多孔结构;213、第二棘刺;22、第二安装座;23、凸出部;30、髓核;31、柱状部;311、第一表面;312、第二表面;313、凹槽;32、曲面部;33、限位缺口;40、装配部;41、第一装配缺口;42、第二装配缺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的椎间盘假体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椎间盘假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10、第二终板20和髓核30。其中,第一终板10包括与第一椎体相接触的第一关节部11和位于第一关节部11远离第一椎体一侧的第一安装座12,第一安装座12的材料不同于第一关节部11。第二终板20包括与第二椎体相接触的第二关节部21和位于第二关节部21远离第二椎体一侧的第二安装座22,第二安装座22的材料不同于第二关节部21。髓核30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2和第二安装座22之间,第一安装座12和第二安装座22与髓核30相配合以完成椎间盘假体的活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提到的“椎间盘假体的活动”是指,椎间盘假体模仿生物椎间盘所做出的转动和平移的动作。如图1所示的空间坐标系,假设第一终板10、第二终板20和髓核30沿Z轴方向布置,则本实施例的椎间盘假体可以做相对于X轴、Y轴和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椎间盘假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盘假体,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10),包括与所述第一椎体相接触的第一关节部(11)和位于所述第一关节部(11)远离所述第一椎体一侧的第一安装座(12),所述第一安装座(12)的材料不同于所述第一关节部(11);第二终板(20),包括与所述第二椎体相接触的第二关节部(21)和位于所述第二关节部(21)远离所述第二椎体一侧的第二安装座(22),所述第二安装座(22)的材料不同于所述第二关节部(21);髓核(3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2)和所述第二安装座(22)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12)和所述第二安装座(22)与所述髓核(30)相配合以完成所述椎间盘假体的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盘假体,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10),包括与所述第一椎体相接触的第一关节部(11)和位于所述第一关节部(11)远离所述第一椎体一侧的第一安装座(12),所述第一安装座(12)的材料不同于所述第一关节部(11);第二终板(20),包括与所述第二椎体相接触的第二关节部(21)和位于所述第二关节部(21)远离所述第二椎体一侧的第二安装座(22),所述第二安装座(22)的材料不同于所述第二关节部(21);髓核(3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2)和所述第二安装座(22)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12)和所述第二安装座(22)与所述髓核(30)相配合以完成所述椎间盘假体的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2)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磨性优于所述第一关节部(11)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磨性,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座(22)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磨性优于所述第二关节部(21)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磨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髓核(30)包括柱状部(31)和曲面部(32),所述柱状部(31)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为平面,所述曲面部(32)设置在所述柱状部(31)朝向所述第一终板(10)的第一表面(311)上,所述第一安装座(1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曲面部(32)相配合的凹部(13),所述凹部(13)的深度小于所述曲面部(32)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部(32)相对于所述柱状部(31)偏心设置,当所述椎间盘假体安装至所述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时,所述曲面部(32)靠近后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节部(11)的厚度由其靠近所述曲面部(32)的中心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曲面部(32)的中心的一侧逐渐增加,和/或,所述第二关节部(21)的厚度由其靠近所述曲面部(32)的中心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曲面部(32)的中心的一侧逐渐增加。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部(32)的表面为椭球形,当所述椎间盘假体安装至所述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时,所述椭球形表面的长轴沿所述椎间盘假体的左右布置,所述椭球形的表面的短轴沿所述椎间盘假体的前后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形表面的长轴与短轴的比值在1.2至1.5之间。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定均王彩梅闫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