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灯用中高压阳极箔的腐蚀箔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613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腐蚀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灯用中高压阳极箔的腐蚀箔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水洗、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水洗、中处理、水洗、纯化学扩孔阶段、水洗、后处理、水洗、纯水洗、烘干制成节能灯用中高压阳极箔的腐蚀箔,本工艺能使腐蚀箔箔片表面孔洞中的分布均匀,孔洞生长规则,容量偏差小,损耗低、强度高、漏电低、耐水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腐蚀箔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灯用中高压阳 极箔的腐蚀箔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电子节能灯具有高光效、高显色、节电能、长寿命的优异性能, 是国际上节能降耗的一大主题。阳极箔作为其关键材料的铝电解电容器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具有高强度、低损耗、偏差小、低漏 电等综合性能好的特点,这就要求相对应的腐蚀箔均匀性好、强度高、比容一致性好、损耗低,因此在生产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节能灯用阳极铝箔的腐蚀箔制造,工艺流程大多是光箔 —预处理一水洗一一电解(发孔阶段)一水洗一二电解(扩孔阶段) —水洗一三电解(扩孔阶段)一水洗一后处理一水洗一纯水洗一烘 干一腐蚀箔(其中三电解有些公司不需要)。由于联动生产的加电的 均匀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电源、石墨极板、电解液的极化等等, 再加上生产过程中流体的紊乱和箔片在极板间的摆动幅度较大,导 致电流在箔片表面的分布难以均匀,孔洞的形成和生长一致性较差, 并孔情况比较严重,因此腐蚀箔比容的一致性较差,损耗也偏高, 从而导致了孔径变动系数较大,孔洞的规则性较差,化成后的tgS 较高,不利于最终节能灯产品的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使腐蚀 箔箔片表面孔洞的分布均匀,孔洞生长规则,容量偏差小和损耗低 的节能灯用中高压阳极箔的腐蚀箔制备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灯用中高压阳极箔的腐蚀箔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 预处理预处理在腐蚀箔的制造中非常重要,具有除油污, 去杂质和使光箔表面的酸化皮膜均匀分布,有利于腐蚀时形成均匀 分布的蚀孔的作用,如果预处理过弱,表面油污难以处理干净,表 面酸化皮膜厚度参差不一,易形成大孔和小孔参杂局面;预处理过 强,酸化皮膜整体剥蚀,不利于均匀的腐蚀。根据光箔种类的特性 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式,所述的光箔为采取高真空高温退火的铝,A1纯度》99.99M,主要的微量元素要求Cu: 25 45ppm, Fe: 7 12ppm, Si: 15 25ppm, Pb: 0. 3 1. Oppm,立方织构》95%, 厚度70 100um。若酸化皮膜较厚,处理强度需加强,先采用碱处理, 再采用酸处理,即采用碱液0. 5 3Wt%NaOH,在温度30 50'C下, 浸泡40 80S,然后采用酸液为磷酸、盐酸、硫酸、氟硅酸、氢氟酸 或者它们中两中或者多种的混合酸,浓度均为l 10Wt%,在温度30 50'C下,浸泡40 80S,其中上述酸液中Fe含量《20ppm, Pb、 Cu 其它金属杂质也符合国标要求。若酸化皮膜较薄和均匀,预处理则 较弱,可直接采用酸处理即可。b、 水洗将预处理完的光箔用水进行冲洗,将预处理步骤中的处理液用水冲洗干净;C、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在铝箔腐蚀工艺的过程中,初始发孔 阶段都是最为关键的,只有在初始孔洞的均匀分布及其规则性好, 才能保证比容的一致性好,容量偏差小且强度好。中高压硫酸体系 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的电解液配方包括25 35Wt9&的硫酸、2 3Wt% 的盐酸、以及0.8 1.5Wty。的铝离子,要提高初次发孔的均匀性,降 低发孔过程中的并孔程度,为此,本专利技术在此阶段电解液中添加了o. i o. 5Wty。甘油活化剂或o. 5 i. 5wty。磷酸缓蚀剂,目的是通过甘油的活化能力提高初始发孔的均匀性或通过磷酸膜对孔洞的规划能 力来提高初始发孔的规则性,配合合适的电流量制造出不同规格的 节能灯用阳极箔的腐蚀箔。所述的甘油活化剂为甘油、甘油三脂或者二酰基甘油中的任意 一种。对于高压阶段节能灯箔,采用磷酸作为缓腐剂,电解液配方为25 35Wt9&的硫酸、2 3Wt呢的盐酸、0. 5 1. 5Wt。/。磷酸及0. 8 1. 5Wt% 的铝离子,在温度为75 85。C下加电流密度为0. 2 0. 4A/ci^的直 流电处理,处理时间为40 80S。对于中压阶段节能灯箔,采用甘油作为活化剂,电解液配方为 25 35Wt96的硫酸、2 3Wty。的盐酸、0. 1 0. 5Wt呢甘油及0. 8 1. 5Wt% 的铝离子,在温度为75 85'C下加电流密度为0. 2 0. 4A/cm2的直 流电处理,处理时间为40 80S。d、水洗将经过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的光箔用水进行冲洗,将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步骤中的处理液和杂质用水冲洗干净;f、 中间处理中间处理的作用是用弱碱性的处理液清洗去除掉初始孔洞中的腐蚀槽液,并使初始孔洞进一步规则化,为纯化学扩孔阶段创造良好的环境。经过步骤d水洗的光箔用弱碱液浸泡清洗 处理,处理温度为60 90'C:处理时间为60 100S,处理程度不能 太弱,太弱不能清洗干净孔洞,太强则会发生孔洞塌方。 所述步骤的弱碱液为强碱弱酸水溶性盐或者氨水。 所述的强碱弱酸水溶性盐为磷酸一氢盐或者磷酸二氢盐。 所述的磷酸一氢盐为2 4Wt96的磷酸一氢钾或者1 5Wt9&的磷酸 一氢钠。所述的磷酸二氢盐为2 4WtW的磷酸二氢钾或者1 5Wt9&的磷酸 二氢钠。g、 水洗将经过中间处理的光箔用水进行冲洗,将中间处理步 骤中的处理液和杂质用水冲洗干净;h、 纯化学扩孔阶段采用了纯化学的扩孔模式,将经过步骤g 水洗的光箔用扩孔液进行纯化学扩孔处理成为腐蚀箔,所述的扩孔 液为5 10Wt%HN03、 0. 1 0. 5^%缓蚀剂及0. 5 1. 5Wt呢铝离子。所述的所述的缓蚀剂为为分子量为小于1千的偏磷酸盐或多聚磷酸 盐。所述的偏磷酸盐为六偏磷酸钠。所述的多聚磷酸盐为三聚磷酸 钠。处理温度为88 95。C,处理时间为500 700S。纯化学扩孔阶段目的是尽可能提高每个孔洞在扩孔过程中的外 部环境的一致性,达到均匀化扩孔的效果,然而,纯化学扩孔也会产生一定的表面剥蚀,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槽液中增加了合适的缓蚀剂, 采用了偏磷酸盐或多聚磷酸盐缓蚀剂,使其均匀分布在箔片表面,对箔片的表面起到很好的缓蚀效果;i、水洗将经过纯化学扩孔阶段的腐蚀箔用水进行冲洗,将纯 化学扩孔阶段步骤中的处理液和杂质用水冲洗干净;j、后处理经过步骤i水洗后的腐蚀箔采用酸性处理液进行后 处理,处理温度为60 85°C,处理时间为150 250S;所述后处理 中的酸性处理液为4 10Wt呢的HN03以及0.1 0. 5Wt9&的铝离子混合 液。采用酸性的处理液对残留在孔洞中的电解液、缓蚀剂和氯离子、 金属杂质等进行清洗,使各项指标能达到节能灯用腐蚀箔产品的要 求。k、水洗将经过后处理的腐蚀箔用水进行冲洗,将后处理骤中的处理液和杂质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25士2匸时电阻率大于2M Q cm的去离子水进行冲洗;1、烘干将经过k步骤水冲洗的腐蚀箔烘干; m、腐蚀箔烘干后的腐蚀箔备用。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光箔经过预 处理、水洗、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水洗、中处理、水洗、纯化学 扩孔阶段、水洗、后处理、水洗、纯水洗、烘干制成节能灯用中高 压阳极箔的腐蚀箔,在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的电解液中增加了磷酸 缓蚀剂或者甘油活化剂,减少并孔程度,保证初始发孔的孔洞的均 匀性和规则性;增加中间处理,清除初始孔洞内的一级残留电解液,并使初始孔洞进一步规则化,为扩孔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灯用中高压阳极箔的腐蚀箔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根据光箔种类的特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先采用碱处理,再采用酸处理,或者直接采用酸处理; b、水洗:将预处理完的光箔用水进行冲洗; c 、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将水洗后的光箔置于电解液中加直流电处理,处理时间为40~80S;处理温度为75~85℃; d、水洗:将经过初始电化学发孔阶段的光箔用水进行冲洗; f、中间处理:经过步骤d水洗的光箔用弱碱液浸泡清洗处理,处理 温度为60~90℃:处理时间为60~100S; g、水洗:将经过中间处理的光箔用水进行冲洗; h、纯化学扩孔阶段:将经过步骤g水洗的光箔用扩孔液进行纯化学扩孔处理成为腐蚀箔,处理温度为88~95℃,处理时间为500~700S;   i、水洗:将经过纯化学扩孔阶段的腐蚀箔用水进行冲洗; j、后处理:经过步骤i水洗的腐蚀箔采用酸性处理液进行后处理,处理温度为60~85℃,处理时间为150~250S; k、水洗:将经过后处理的腐蚀箔用水进行冲洗,然后再用2 5±2℃时电阻率大于2MΩ.cm的去离子水进行冲洗; l、烘干:将经过k步骤纯水冲洗的腐蚀箔烘干; m、腐蚀箔:烘干后的腐蚀箔备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