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652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1:54
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它涉及一种具有双重防脱功能的鱼竿支架后挂装置,以解决现有鱼竿支架后挂结构不能有效防止鱼竿脱落的问题,它包括防脱座、失手绳和两个偏心组合体;两个偏心组合体并列安装在防脱座上端,且两个偏心组合体能相对防脱座反向转动,防脱座上安装有失手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钩鱼时防止鱼竿脱落。

A rear hanging device for fishing rod support

A fishing rod support hanger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a fishing rod support device with double anti off fun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fishing rod support structure can not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ishing rod from falling off. It includes the anti pedestal, the lost rope and two eccentric combinations; the two eccentric assemblies are installed side by side in the upper end of the anti pedestal. The two eccentric combinations can be relatively anti pedestal reverse rotation, and there is a missing rope on the pedestal. The utility model prevents fishing rods from falling off when used for hooking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防脱功能的鱼竿支架后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钓鱼爱好者也与日俱增,但市场上的钓鱼辅助用具—鱼竿支架后挂,其在防止鱼竿脱落方面的结构设计简单,防脱性能不好,且只能防止鱼竿水平前移并不能有效防止鱼竿受力后尾部翘起造成的鱼竿脱落,影响钓鱼体验,解决这些问题已成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为解决现有鱼竿支架后挂结构不能有效防止鱼竿脱落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包括防脱座、失手绳和两个偏心组合体;两个偏心组合体并列安装在防脱座上端,且两个偏心组合体能相对防脱座反向转动,防脱座上安装有失手绳。进一步地,偏心组合体包括偏心盖、胶套、轴、偏心柱和扭簧;轴穿过偏心柱上的偏心孔并插装在防脱座上的定位孔中,偏心柱与防脱座对接面上分别开有凹槽,两个凹槽与对应的偏心孔和定位孔相通,两个凹槽内布置有扭簧,扭簧套装在轴上,胶套套在偏心柱上,偏心盖盖装在偏心柱上端。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优点为当鱼竿发生水平前移或尾部上翘等情况时,均可有效的防止鱼竿脱落,具有双重防脱落的作用,也可预防鱼竿脱落入水后漂走的可能,且脱落后回收极为方便。保证了钓鱼爱好者钓鱼时乐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固定鱼竿的使用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参见图1说明,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包括防脱座1、失手绳2和两个偏心组合体3;两个偏心组合体3并列安装在防脱座1上端,且两个偏心组合体3能相对防脱座1反向转动,防脱座1上安装有失手绳2。使用时,鱼竿布置在两个偏心组合体3之间,将失手绳线从失手绳2中拉出系于钓鱼竿后方圆环处,当鱼竿受力过大鱼竿尾部向上翘起时,两个偏心组合体3的结构不能阻止其翘起,此时失手绳线带有的回弹力向下拉住鱼竿4起到防止鱼竿脱落的作用,而且当鱼竿4因意外掉落水中时,失手绳2也可保证鱼竿4不会随水流漂走且方便回收。失手绳2安装于防脱座1侧面中部。为优化上术技术方案,失手绳可与防脱座做成一体,可消除失手绳与防脱座分离的风险。参见图2说明,为了提高偏心组合体3的防脱落可靠性,偏心组合体3包括偏心盖3-1、胶套3-2、轴3-3、偏心柱3-4和扭簧3-5;轴3-3穿过偏心柱3-4上的偏心孔3-4-1并插装在防脱座1上的定位孔1-1中,偏心柱3-4与防脱座1对接面上分别开有凹槽C,两个凹槽C与对应的偏心孔3-4-1和定位孔1-1相通,两个凹槽C内布置有扭簧3-5,扭簧3-5套装在轴3-3上,胶套3-2套在偏心柱3-4上,偏心盖3-1盖装在偏心柱3-4上端。此实施例中,偏心盖3-1、胶套3-2及偏心柱3-4为相对固定连接,防脱座1与偏心柱3-4相对以轴3-3连接并可相对转动,由于扭簧3-5与防脱座1后侧伸出的挡板1-2的作用,一个偏心柱3-4只能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回弹至与挡板1-2贴合处,另一个偏心柱3-4只能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回弹至与挡板1-2贴合处,失手绳2内部可拉出一定长度的细线,并有一定回弹力。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用,优选地,胶套3-2为丁腈橡胶套或乙丙橡胶套或氯丁橡胶套。参见2所示,为了保证鱼竿4能可靠稳定的固定在防脱座1上,优选地,两个偏心组合体3之间的防脱座1上端面为圆弧面。如此设置,圆弧面与鱼竿4的周侧面配合设置,保证鱼竿4不能随意摆动。参见图1-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携带,使用美观可靠,优选地,防脱座1为T形结构,防脱座1的横臂中部为圆弧面,防脱座1的横臂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偏心组合体3,失手绳2安装在防脱座1的竖臂上。失手绳2安装在防脱座1的竖臂中部。如此设置,鱼竿4放置在防脱座1的圆弧面上,失手绳线从失手绳2中拉出系于鱼竿4后方圆环处,这样固定牢靠稳定。参见图2说明,为了设计美观,使用方便可靠。偏心盖3-1为流线型结构。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3所示,鱼竿4尾部由两个偏心组合体中间上方位置向下放入直至鱼竿4与防脱座1贴合,将失手绳线从失手绳2中拉出系于鱼竿2后方圆环处。当鱼咬钩时会对鱼竿有一个向前的拉力,使鱼竿尾部有向前移动的趋势,由于扭簧3-5与防脱座1后侧伸出的挡板1-2的作用,一个偏心柱3-4只能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回弹至与挡板1-2贴合处,另一个偏心柱3-4只能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回弹至与挡板1-2贴合处,失手绳2内部可拉出一定长度的细线,并有一定回弹力。因此,两个偏心组合体3保证鱼竿不会水平移动脱落。当鱼竿4受力过大鱼竿4尾部向上翘起时,两个偏心组合体3的结构不能阻止其翘起,此时失手绳2带有的回弹力向下拉住鱼竿4起到防止鱼竿4脱落的作用,而且,当鱼竿4因意外掉落水中时,失手绳2也可保证鱼竿4不会随水流漂走且方便回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脱座(1)、失手绳(2)和两个偏心组合体(3);两个偏心组合体(3)并列安装在防脱座(1)上端,且两个偏心组合体(3)能相对防脱座(1)反向转动,防脱座(1)上安装有失手绳(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脱座(1)、失手绳(2)和两个偏心组合体(3);两个偏心组合体(3)并列安装在防脱座(1)上端,且两个偏心组合体(3)能相对防脱座(1)反向转动,防脱座(1)上安装有失手绳(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鱼竿支架后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偏心组合体(3)包括偏心盖(3-1)、胶套(3-2)、轴(3-3)、偏心柱(3-4)和扭簧(3-5);轴(3-3)穿过偏心柱(3-4)上的偏心孔(3-4-1)并插装在防脱座(1)上的定位孔(1-1)中,偏心柱(3-4)与防脱座(1)对接面上分别开有凹槽(C),两个凹槽(C)与对应的偏心孔(3-4-1)和定位孔(1-1)相通,两个凹槽(C)内布置有扭簧(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渤洋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