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6154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气瓶和地坑,所述水箱的出水端和气瓶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气瓶的出水端和地坑的进水端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所述地坑的出水端和水箱的回水端通过第三导管连通,所述水箱的内顶部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插设有挡板,所述注水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对应的插口,所述挡板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固定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设有锁紧口,所述锁紧口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地坑和多处过滤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以有效的节约试验用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对试验用水进行彻底的过滤,防止水中杂质堵塞管道。

A water pressure test water cycle system for vehicle gas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pressure test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for vehicle gas cylinder, including water tank, gas cylinder and pit. The water end of the water tank and the inlet end of the gas cylind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catheter. The water end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water end of the pit are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conduit, the water end of the pit and the backwater end of the water tank. The inner top of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jection port through the third conduit. The water injecting mouth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inner wall of the water injecting nozzl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baffle plate. The end of the baffle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socket and is fixed to the lock block. Lock the screws.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ave the test water, avoid th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an thoroughly filter the test water to prevent the impurities from blocking the pipe in the water,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pit and the multiple filter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水压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车用气瓶制造完毕后,应当进行耐压试验,液压试验中的水压试验又是耐压试验中的一种常见、重要的压力容器耐压试验方式。但是现有的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时,每次试验完毕后均把试验用水直接排弃,将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缺少对水进行过滤的机构,从而具有极大的缺陷性,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时,每次试验完毕后均把试验用水直接排弃,将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同时缺少对水进行过滤机构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气瓶和地坑,所述水箱的出水端和气瓶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气瓶的出水端和地坑的进水端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所述地坑的出水端和水箱的回水端通过第三导管连通,所述水箱的内顶部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插设有挡板,所述注水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对应的插口,所述挡板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固定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设有锁紧口,所述锁紧口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水箱的外壁上设有与锁紧螺钉对应的螺纹槽,所述水箱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注水口对应的活性炭吸附网,所述第一导管靠近水箱的一端插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壁上设有与过滤网对应的通口,所述过滤网位于通口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塞,所述固定塞远离过滤网的一端贯穿通口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导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上滑动插设有卡杆,所述固定塞上设有与卡杆对应的卡口,所述卡杆靠近固定塞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卡套,所述卡杆远离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导管靠近气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水阀门,所述第三导管靠近地坑的一端设有抽水电机。优选地,所述注水口远离插口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对应的插槽,所述插槽内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和挡板相抵。优选地,所述卡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和卡套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管靠近过滤网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止回阀。优选地,所述地坑的出水端插设有栅格网板。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内顶部插设有浮球水位计。本技术中,使用者在使用时,先通过注水口将水注入水箱中,同时活性炭吸附网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先打开出水阀门将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导管注入到气瓶内,同时过滤网可以对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当气瓶内水注满后,对气瓶进行水压试验,当气瓶内水压试验完毕后,把水通过第二导管导入地坑内,然后再通过抽水电机把水从地坑当中抽回到水箱中,此时栅格网板可以对水进行再一步的过滤,从而实现了试验用水的循环利用和对试验用水的过滤。本技术通过地坑和多处过滤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以有效的节约试验用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对试验用水进行彻底的过滤,防止水中杂质堵塞管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气瓶、3地坑、4第一导管、5第二导管、6第三导管、7挡板、8锁紧块、9锁紧螺钉、10活性炭吸附网、11过滤网、12固定塞、13卡块、14卡杆、15卡套、16限位块、17出水阀门、18抽水电机、19第一弹簧、20垫块、21第二弹簧、22止回阀、23栅格网板、24浮球水位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1、气瓶2和地坑3,水箱1的出水端和气瓶2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导管4连通,用于将水导入气瓶2中,气瓶2的出水端和地坑3的进水端通过第二导管5连通,地坑3的出水端和水箱1的回水端通过第三导管6连通,用于将水导入水坑3中,水箱1的内顶部设有注水口,注水口内插设有挡板7,防止杂质落入水中,注水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7对应的插口,防止抽出挡板7,挡板7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固定连接有锁紧块8,用于固定挡板7,锁紧块8上设有锁紧口,锁紧口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9,用于固定锁紧块8,水箱1的外壁上设有与锁紧螺钉9对应的螺纹槽,水箱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注水口对应的活性炭吸附网10,用于过滤试验用水,第一导管4靠近水箱1的一端插设有过滤网11,用于过滤试验用水,第一导管4的内壁上设有与过滤网11对应的通口,过滤网11位于通口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塞12,用于固定过滤网11,固定塞12远离过滤网11的一端贯穿通口并向外延伸,第一导管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3,用于支撑卡杆14,卡块13上滑动插设有卡杆14,用于固定固定塞12,固定塞12上设有与卡杆13对应的卡口,卡杆13靠近固定塞1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卡套15,防止卡杆13从卡块13上脱落,卡杆13远离卡套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防止卡杆14从卡块13上脱落,第一导管4靠近气瓶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水阀门17,用于控制水流,第三导管6靠近地坑3的一端设有抽水电机18,用于将水抽入水箱1中。本技术中,注水口远离插口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7对应的插槽,插槽内通过第一弹簧19连接有垫块20,垫块20远离第一弹簧19的一侧和挡板7相抵,对挡板7起到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卡杆1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1,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卡块13和卡套15固定连接,使卡杆14自动回弹卡住固定塞12,第一导管4靠近过滤网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止回阀22,防止试验用水倒流,地坑3的出水端插设有栅格网板23,用于过滤试验用水,水箱1的内顶部插设有浮球水位计24,以便检测水箱1内的水流。本技术中,先通过注水口将水注入水箱1中,同时活性炭吸附网10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先打开出水阀门17将水箱1内的水通过第一导管4注入到气瓶2内,同时过滤网11可以对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当气瓶2内水注满后,对气瓶2进行水压试验,当气瓶2内水压试验完毕后,把水通过第二导管5导入地坑3内,然后再通过抽水电机18把水从地坑3当中抽回到水箱1中,此时栅格网板23可以对水进行再一步的过滤,从而实现了试验用水的循环利用和对试验用水的过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1)、气瓶(2)和地坑(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和气瓶(2)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导管(4)连通,所述气瓶(2)的出水端和地坑(3)的进水端通过第二导管(5)连通,所述地坑(3)的出水端和水箱(1)的回水端通过第三导管(6)连通,所述水箱(1)的内顶部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插设有挡板(7),所述注水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7)对应的插口,所述挡板(7)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固定连接有锁紧块(8),所述锁紧块(8)上设有锁紧口,所述锁紧口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9),所述水箱(1)的外壁上设有与锁紧螺钉(9)对应的螺纹槽,所述水箱(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注水口对应的活性炭吸附网(10),所述第一导管(4)靠近水箱(1)的一端插设有过滤网(11),所述第一导管(4)的内壁上设有与过滤网(11)对应的通口,所述过滤网(11)位于通口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塞(12),所述固定塞(12)远离过滤网(11)的一端贯穿通口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导管(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上滑动插设有卡杆(14),所述固定塞(12)上设有与卡杆(14)对应的卡口,所述卡杆(14)靠近固定塞(1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卡套(15),所述卡杆(14)远离卡套(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第一导管(4)靠近气瓶(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水阀门(17),所述第三导管(6)靠近地坑(3)的一端设有抽水电机(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气瓶水压试验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1)、气瓶(2)和地坑(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和气瓶(2)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导管(4)连通,所述气瓶(2)的出水端和地坑(3)的进水端通过第二导管(5)连通,所述地坑(3)的出水端和水箱(1)的回水端通过第三导管(6)连通,所述水箱(1)的内顶部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插设有挡板(7),所述注水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7)对应的插口,所述挡板(7)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固定连接有锁紧块(8),所述锁紧块(8)上设有锁紧口,所述锁紧口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9),所述水箱(1)的外壁上设有与锁紧螺钉(9)对应的螺纹槽,所述水箱(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注水口对应的活性炭吸附网(10),所述第一导管(4)靠近水箱(1)的一端插设有过滤网(11),所述第一导管(4)的内壁上设有与过滤网(11)对应的通口,所述过滤网(11)位于通口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塞(12),所述固定塞(12)远离过滤网(11)的一端贯穿通口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导管(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上滑动插设有卡杆(14),所述固定塞(12)上设有与卡杆(14)对应的卡口,所述卡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常生张相相崔闻天高瑞彬任全兴郑为全侯云鹏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