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589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包括锥形阀芯、锥形阀底座、驱动机构,所述锥形阀芯为锥台结构且底部通过连接杆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锥形阀底座为法兰形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与锥形阀芯的锥台相配合的锥孔,所述锥形阀底座的底部外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或螺孔,所述锥形阀底座通过穿过通孔或螺孔的螺栓与浮选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球形阀芯改为锥体结构及底座对应改为锥套结构,可对中间箱底部堆积的矿沙起引流作用以避免堵塞,且底座在锥阀开关时可对阀芯起引导作用,提高了锥阀的可靠性,降低了故障率,有效提高了浮选机液面高度的可控性,从而可减少有价金属的流失,提高金属回收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不易堵塞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矿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不易堵塞的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浮选液位控制系统由浮选液位专用测量装置、气动调节阀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用于对各浮选作业液位进行自动控制,以保证各作业工作稳定,有效的提高精矿品位和回收率,满足工艺指标要求。锥阀是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中重要的基础元件,用来对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特别是锥阀插装技术在液压技术中被广泛应用,代表了阀控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浮选机液位主要靠控制器控制锥阀上下运动,调节在使用过程中的开启大小及关闭,现有技术中的锥阀阀芯是一个不规则球形锥体结构,由于矿浆中含有矿砂,锥阀开启时,阀芯与圆环底座之间的缝隙成一个圆环状,在矿浆由中间箱底部流入中间箱上部时,矿浆呈现一个涡流状,因矿砂比重较高,矿砂会返流至中间箱底层,随着时间的增加,矿砂会逐渐堆积成矿砂堆。由于受到底部积矿的影响,在操作过程中若强行启动下降阀芯的驱动机构,会造成阀芯连接杆弯曲、驱动部件损坏等。另外,由于锥阀阀芯及对应的锥阀底座为普通钢管制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磨损形成凹槽,会导致阀芯与锥阀底座不能有效贴合关闭,造成液位难以实现精准控制,进而影响浮选液位控制,造成生产指标波动,导致浮选中有价金属的流失,降低了金属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不易堵塞的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锥形阀芯、锥形阀底座、驱动机构,所述锥形阀芯为锥台结构且底部通过连接杆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锥形阀底座为法兰形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与锥形阀芯的锥台相配合的锥孔,所述锥形阀底座的底部外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或螺孔,所述锥形阀底座通过穿过通孔或螺孔的螺栓与浮选装置固定连接。本技术将现有球形锥体结构的阀芯改为锥台结构,并将锥形阀底座由直管状改为对应的锥套结构,从而可对中间箱底部堆积的矿沙起引流作用以避免堵塞;另外,锥形阀芯与锥形阀底座在关闭时呈面接触,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圆环状接触,接触面的接触压力较小,可有效降低开启和关闭时对接触面的磨损,而且锥形阀底座的锥套结构可在锥阀开启、关闭时对阀芯起引导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锥阀的可靠性,降低液位控制装置的故障率;此外,通过在锥形阀芯和/或锥形阀底座外部设置弹性耐磨层,可以有效提高锥阀的密封性。通过上述措施,本技术可有效提高浮选机液面高度的可控性,从而减少浮选过程中有价金属的流失,提高金属的回收率。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不易堵塞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锥形阀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之锥形阀底座剖视图;图中:1-锥形阀芯,2-锥形阀底座,3-驱动机构,4-连接杆,5-通孔,6-弹性耐磨层,7-止动螺母,8-导向板,9-中间箱侧壁,10-中间箱隔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和3所示,本技术包括锥形阀芯1、锥形阀底座2、驱动机构3,所述锥形阀芯1为锥台结构且底部通过连接杆4与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锥形阀底座2为法兰形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与锥形阀芯1的锥台相配合的锥孔,所述锥形阀底座2的底部外沿轴向设置有通孔5或螺孔,所述锥形阀底座2通过穿过通孔5或螺孔的螺栓与浮选装置固定连接。锥形阀芯1的锥台伸入锥形阀底座2的锥孔高度的1/2~2/3并贴合。所述锥形阀芯1的锥台外圆周面和/或锥形阀底座2的锥孔内圆周面固定设置有弹性耐磨层6。所述弹性耐磨层6为聚氨酯弹性体或丁晴橡胶弹性体。所述弹性耐磨层6通过弹性镶嵌于锥形阀芯1的外圆周面和/或锥形阀底座2的内圆周面。所述锥形阀芯1的弹性耐磨层6为锥套形或锥桶形结构且侧面分设有多个连接台孔,所述锥形阀芯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弹性耐磨层6通过穿过台孔与锥形阀芯1外圆周面螺孔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阀底座2的弹性耐磨层6为锥套形或上部带外边沿的锥套形结构且侧面分设有多个连接台孔,所述锥形阀底座2的内圆周面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弹性耐磨层6通过穿过台孔与锥形阀底座2内圆周面螺孔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阀芯1的锥台底部设置有螺孔,所述连接杆4与锥形阀芯1的连接段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锥形阀芯1通过螺孔与连接杆4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还设置有反向止动螺母7压紧锥形阀芯1的底部。本技术还包括设置于锥形阀芯1与驱动机构3之间并固定于浮选装置中间箱侧壁的导向板8,所述导向板8设置有与连接杆4垂直的导向孔,所述连接杆4穿过导向板8的导向孔并两端与锥形阀芯1、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锥形阀芯1与驱动机构3之间沿连接杆4轴线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块导向板8。本技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本技术将现有球形锥体结构的阀芯改为锥台结构,并将锥形阀底座由直管状改为对应的锥套结构,从而可对中间箱底部堆积的矿沙起引流作用以避免堵塞;另外,锥形阀芯与锥形阀底座在关闭时呈面接触,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圆环状接触,接触面的接触压力较小,可有效降低开启和关闭时对接触面的磨损,而且锥形阀底座的锥套结构可在锥阀开启、关闭时对阀芯起引导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锥阀的可靠性,降低液位控制装置的故障率;此外,通过在锥形阀芯和/或锥形阀底座外部设置弹性耐磨层,可以有效提高锥阀的密封性。通过上述措施,本技术可有效提高浮选机液面高度的可控性,从而减少浮选过程中有价金属的流失,提高金属的回收率。进一步,锥形阀芯的锥台伸入锥形阀底座的锥孔高度的1/2~2/3并贴合,通过预留高度,在保证关闭时的密封性的同时,可以在阀芯或阀座的接触面磨损时,通过自然向下移动阀芯以贴合阀座来保证密封性,从而提高锥阀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锥形阀芯的锥台外圆周面和/或锥形阀底座的锥孔内圆周面固定设置有弹性耐磨层,通过设置弹性耐磨层,既可以提高锥形面的密封性,而且也能够有效提高接触面的耐磨性,从而有效延长接触面的有效使用寿命。再进一步,弹性耐磨层通过弹性镶嵌或螺钉固定于锥形阀芯的外圆周面和/或锥形阀底座的内圆周面,弹性镶嵌利用了弹性耐磨层的弹性特点套接式镶嵌于锥形阀芯和/或锥形阀底座,连接方式较为简单,而且使用磨损后也容易更好;而螺钉固定方式适用于弹性耐磨层较厚的情况,可形成稳定可靠的连接,而且也容易更换。进一步,锥形阀芯的锥台底部设置有螺孔,连接杆与锥形阀芯的连接段设置有外螺纹,锥形阀芯通过螺孔与连接杆螺纹固定连接,连接杆还设置有反向止动螺母压紧锥形阀芯的底部;阀芯通过螺纹与连接杆连接,既便于后期快速更换磨损的阀芯,而且连接相比焊接也更加可靠;此外,连接杆设置止动螺母,既能防止使用过程中因震动造成螺纹连接松动,而且也能在连接杆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连接杆与阀芯的连接长度,然后以止动螺母固定来调节阀芯的高度。进一步,锥形阀芯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固定于浮选装置中间箱侧壁的导向板,导向板设置有与连接杆垂直的导向孔,连接杆穿过导向板的导向孔并两端与锥形阀芯、驱动机构连接,锥形阀芯与驱动机构之间沿连接杆轴线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块导向板;通过在连接杆轴向设置导向用导向板,使得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阀芯(1)、锥形阀底座(2)、驱动机构(3),所述锥形阀芯(1)为锥台结构且底部通过连接杆(4)与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锥形阀底座(2)为法兰形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与锥形阀芯(1)的锥台相配合的锥孔,所述锥形阀底座(2)的底部外沿轴向设置有通孔(5)或螺孔,所述锥形阀底座(2)通过穿过通孔(5)或螺孔的螺栓与浮选装置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阀芯(1)、锥形阀底座(2)、驱动机构(3),所述锥形阀芯(1)为锥台结构且底部通过连接杆(4)与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锥形阀底座(2)为法兰形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与锥形阀芯(1)的锥台相配合的锥孔,所述锥形阀底座(2)的底部外沿轴向设置有通孔(5)或螺孔,所述锥形阀底座(2)通过穿过通孔(5)或螺孔的螺栓与浮选装置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阀芯(1)的锥台伸入锥形阀底座(2)的锥孔高度的1/2~2/3并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阀芯(1)的锥台外圆周面和/或锥形阀底座(2)的锥孔内圆周面固定设置有弹性耐磨层(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耐磨层(6)通过弹性镶嵌于锥形阀芯(1)的外圆周面和/或锥形阀底座(2)的内圆周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浮选液位精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阀芯(1)的弹性耐磨层(6)为锥套形或锥桶形结构且侧面分设有多个连接台孔,所述锥形阀芯(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弹性耐磨层(6)通过穿过台孔与锥形阀芯(1)外圆周面螺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李尧姚竣汪先道黄道军王永明陈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