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578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9: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防伪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膜、离型剂层、有色涂层、背胶层和离型纸层;离型剂层为重复排列的固定形状;背胶层为弹性背胶层。通过将防伪标贴的背胶层设置成弹性胶层,在防伪标签被揭起的时候,弹性背胶在弹力的作用力会收缩回来,与离型剂对应位置的有色涂料会被弹性胶的收缩力牵拉分散开从而将离型剂层的形状显现出来;如此即实现了防伪标签的功能,又避免了破坏产品包装。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在背胶和离型纸层之间设置硬质的辅助层,使得防伪标签必须得经过二次揭起才能揭开,用在表面粗糙的包装上的时候,初次揭起的时候可以保证离型剂层的形状显现,从而保证了防伪标签的使用效果。

A anti-counterfeit label and its making method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anti-counterfeit label and its making method. The anti-counterfeit label includes a transparent film, an off type layer, a colored coating, a back glue layer and a off type paper layer arranged from upper to lower, and the off type layer is a fixed shape of repeated arrangement, and the back layer is an elastic back layer. By setting the anti fake sticker layer into elastic layer, when the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is uncovered, the elastic back glue will shrink back in the elastic force, and the coloured paint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deionization agent will be distracted by the contractile force of the elastic glue and then show the shape of the deformed agent layer; in this way the anti counterfeiting standard is realized. Sign the function, and avoid the destruction of product packaging. In some examples, by setting a hard auxiliary layer between the rubber and the back layer, the anti fake label must be uncovered by two times. When it is used on the rough surface of the package, it can ensure the shape of the form of the agent layer when first unveiled, so as to guarantee the use effect of the anti counterfeiting lab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标签纸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防伪标签一般用于有包装的产品,运用防伪标签能够有效避免造假分子将正品从包装中取出,装入假充产品的情况,防伪标签的样式有很多,比方说有的是小标签,贴在包装封口处,有的是比较长的,盘绕瓶盖、瓶身一圈的,一般都会运用一种易碎质料来进行制作,还有一种防伪标签利用离型剂、有色涂料和背胶胶的配合使用来是实现。现有技术中的使用离型剂的防伪标签,在揭下来的时候,有色涂料会被背胶粘贴转移在包装上,影响包装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伪标签,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膜、离型剂层、有色涂层、背胶层和离型纸层;所述离型剂层为重复排列的固定形状;所述背胶层为弹性背胶层。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背胶层和离型纸层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辅助层和加强胶层;所述辅助层由一串通过柔性条连接的表面光滑的硬质薄片组成;所述加强胶层单位面积的含胶量至少为背胶层单位面积含胶量的两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层距离透明膜边缘的距离至少为10mm。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硬质薄片的厚度范围为0.1mm-0.5mm。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硬质薄片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明膜的上表面还印刷有图案和/或文字。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透明膜的一侧依次:涂覆重复排列的固定形状的离型剂;印刷有色油墨;涂覆弹性胶;贴上离型纸。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覆弹性胶和所述贴上离型纸之间还包括:将由一串通过柔性条连接的表面光滑的硬质薄片组成的辅助层贴在弹性胶层的中部涂覆加强胶层;在辅助层上涂覆加强胶层,使得加强胶层单位面积的含胶量至少为背胶层单位面积含胶量的两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透明膜的远离离型纸层的一侧印刷图案和/或文字。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防伪标贴的背胶层设置成弹性胶层,在防伪标签被揭起的时候,弹性背胶在弹力的作用力会收缩回来,与离型剂对应位置的有色涂料会被弹性胶的收缩力牵拉分散开从而将离型剂层的形状显现出来;如此即实现了防伪标签的功能,又避免了破坏产品包装。由于使用离型剂的防伪标签使用在表面平整的包装,比如用在金属、玻璃包装上效果明显,用在表面粗糙的包装上面,被揭起的时候由于粗糙的包装表面会影响标签背胶的粘贴力和收缩力,使得离型剂形状不能明显地显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背胶和离型纸层之间设置硬质的辅助层,使得防伪标签必须得经过二次揭起才能揭开,用在表面粗糙的包装上的时候,初次揭起的时候可以保证离型剂层的形状显现,从而保证了防伪标签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是本申请第五种实施例的流程图;11、透明膜;12、离型剂层;13、有色涂层;14、背胶层;15、离型纸层;16、辅助层;17、加强胶层;18、硬质薄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申请一种防伪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膜11、离型剂层12、有色涂层13、背胶层14和离型纸层15;所述离型剂层12为重复排列的固定形状;所述背胶层14为弹性背胶层。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形状为单词DEVELOPE,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形状例如可以是图案或者字母。如图2所示本身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背胶层14和离型纸层1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辅助层16和加强胶层17;所述辅助层16由一串通过柔性条连接的表面光滑的硬质薄片18组成;所述加强胶层17单位面积的含胶量至少为背胶层14单位面积含胶量的两倍。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层16距离透明膜11边缘的距离至少为10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硬质薄片18的厚度范围为0.1mm-0.5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硬质薄片18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膜11的上表面还印刷有图案和/或文字。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的流程图所示,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透明膜的一侧依次:s10、在透明膜的一侧涂覆重复排列的固定形状的离型剂;s20、在透明膜的涂覆有离型剂的一侧印刷一侧有色油墨层;s30、在有色油墨层上涂覆弹性胶;s40、在弹性胶层上贴上离型纸。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的流程图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s50、将由一串通过柔性条连接的表面光滑的硬质薄片组成的辅助层贴在弹性胶层的中部;s60、在辅助层上涂覆加强胶层,使得加强胶层单位面积的含胶量至少为背胶层单位面积含胶量的两倍;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第五种实施例的流程图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s70、在透明膜的远离离型纸层的一侧印刷图案和/或文字。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膜(11)、离型剂层(12)、有色涂层(13)、背胶层(14)和离型纸层(15);所述离型剂层(12)为重复排列的固定形状;所述背胶层(14)为弹性背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膜(11)、离型剂层(12)、有色涂层(13)、背胶层(14)和离型纸层(15);所述离型剂层(12)为重复排列的固定形状;所述背胶层(14)为弹性背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层(14)和离型纸层(1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辅助层(16)和加强胶层(17);所述辅助层(16)由一串通过柔性条连接的表面光滑的硬质薄片(18)组成;所述加强胶层(17)单位面积的含胶量至少为背胶层(14)单位面积含胶量的两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层(16)距离透明膜(11)边缘的距离至少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薄片(18)的厚度范围为0.1mm-0.5m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汉明孙玲刘勇徐振凯杨君宝
申请(专利权)人:竹林伟业科技发展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