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的阳极氧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508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在增大对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板的电流密度的情况下,也不发生电解变褐,并且在板上稳定地形成均匀的阳极氧化覆膜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在移动路线上对置的电极(28),用于向电极(28)供给直流电流的供给装置(30),在覆膜形成时控制流向板的电流的电流密度I[A/dm↑[2]]和电解液的液温T[℃]以具有给定的关系的控制装置(50、38、40、44、46、48)。电流密度I用(向电极供给的电流值)/(板纵向的电极长度×板宽度度)表示。上述关系用式I<1.15×T-15.2表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铝材的阳极氧化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状铝或者其合金(下面称为铝材)的阳极氧化处理装置。铝材的连续电解处理方法可在很大范围内使用平版印刷版用支撑体制造等中采用的阳极氧化处理、电解着色处理、电解研磨处理、电解腐蚀处理等。例如,特开昭48-26638号、特公昭58-24517、特开昭47-18739号中公开了被称为液中供电方式的连续电解处理方法。图5表示已有的液中供电方式的阳极氧化装置。这种阳极氧化装置80具有用于运送长带状铝材12的多个运送辊14和导辊16,在运送路线的上流侧设置供电槽18,在下流侧设置电解槽20。设置导辊16以供铝材12在供电槽18内储存的供电液22中浸渍。同样,设置导辊16以供铝材12在储存在电解槽20内的电解液24中浸渍。铝材12首先浸渍在供电液22中,接着,浸渍在电解液22中,然后运送到下流侧。细长的平板状供电电极26以在供电槽18的供电液22中移动的铝材12的上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同样,细长的平板状电解电极28以在电解槽20的电解液24中移动的铝材12的上面对置的方式设置。供电电极26通过母线和电缆等与直流电源30的正极连接。电解电极28通过母线和电缆等与直流电源30的负极连接。从直流电源30出来的电通过供电液22从供电电极26流入铝材12中,接着,沿着铝材12流入电解槽20侧,然后,从铝材12通过电解液24流入电解电极28。由此,在电解槽20内发生电解反应,在铝材12的表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覆膜。该工序后,阳极氧化覆膜上涂覆感光性材料或者感热性材料并进行干燥,形成感光层(感热层),制成平版印刷版的支撑体。通过上述装置80,可形成对于铝材12的表面来说适量的阳极氧化覆膜,并且能够提高以铝材12作为支撑体的平版印刷版的耐裂性和耐磨耗性。但是,为了使阳极氧化处理高速化并使覆膜足够厚,就必须增大电解电极28和铝材12之间流过的电解的电流密度。然而,如果这样的话,电流密度的增加容易引起覆膜厚度不均匀这样的不利情况。具体地说,发生铝材12的边缘部分附近生成局部覆膜过大的现象(即所谓电解变褐)。以覆膜厚度不均匀的铝材12作为支撑体的平版印刷版,损害对图象品质影响大的感光层或者感热层的平坦性,图象品质降低乃至恶化,降低印刷版的商品价值。-->至于发生电解变褐,已知与电流密度和电解液温度密切相关,但是,无论怎样调节相对于电流密度的电解槽内的电解液液温,也无法具体防止铝材中电解变褐的发生。本专利技术一个目的是对上述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作了研究,提供了即使在增大对铝材的电流密度时也可稳定地形成不发生电解变褐并且铝材厚度均匀性高的阳极氧化覆膜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防止在作为支撑体的铝材进行阳极氧化时发生电解变褐并可稳定地制造具有高平坦性的图象形成面的平版印刷版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者阐明了在硫酸浓度为5~30(重量%)的酸性电解溶液中浸渍的铝材在进行阳极氧化时,“电流密度I”和“液温T”与铝材发生电解变褐的关系。如果进行电解处理以满足该关系,可防止电解变褐的发生(即阳极氧化覆膜局部发生过大)。T是实际与铝材接触的电解液的液温,即使实际上没有与铝材接触的一部分电解液的液温是上述式子之外的值,也没有特别的关系。单位面积铝材的供电电流即电流密度I(A/dm2)定义为(向电极供给的电流值)/(铝材的宽度×电解电极中沿铝材纵向的长度)。这是在电解槽中,在电极和铝材的阳极氧化部分之间形成宽度十分狭窄的间隙,通过在该间隙中填充的电解液流过电流。即,通过在具有用“铝材的宽度×电解电极中沿铝材纵向的长度”表示的接触面积的上述间隙内填充的电解液,向铝材供给电流。将从电极流向铝材的电流(供给电流)用上述接触面积除并计算,求出的值是“电流密度I”。根据以上要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下面的装置,即,向电解电极供给电流,该电解电极以在贮存电解液的电解槽内移动的长铝材上对置的方式被支持,通过电解反应,在铝材表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覆膜,采用硫酸浓度为5~30(重量%)的酸性溶液作为电解液,阳极氧化时从电解电极流向铝材的电流的电流密度I(A/dm2)和电解液的液温T(℃)具有给定的关系,优选满足式“I<1.15×T-15.2”。这里,I=(向电极供给的电流值)/(铝材的宽度×电解电极中沿铝材纵向的长度)。采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在铝材上形成均匀厚度的阳极氧化覆膜。为了使阳极氧化处理高速化并使覆膜足够厚,即使在增大电流密度的情况下,也可防止电解变褐的发生,稳定形成厚度均匀的覆膜。将该已经形成覆膜的铝材,例如可以用作平板印刷版的支撑体。这时,可简便地获得具有高平坦性的图象形成面的平版印刷版。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版印刷版制造流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电流密度和液温与发生电解变褐的关系的特性图图3是表示阳极氧化处理的各种条件的图表-->图4是比较对液温T、硫酸浓度和铝离子的控制误差与已有技术的控制误差的比较图表图5是表示已有技术的阳极氧化装置的构成的结构图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流程的阳极氧化装置和感光层涂覆干燥装置。与图5所示的已有的阳极氧化装置80同样的部件和材料采用同样的参照符号,适当省去重复说明。如图1所示,平版印刷版制造流程10中,具有用于连续阳极氧化处理带状铝材12的液中供电方式的阳极氧化装置32。阳极氧化装置32中设置了通过返回配管34、溢流配管36和供液配管38与电解槽20连接的储液槽40。在储液槽40内,储存电解液24,从槽外投入调整电解液24的原料。储液槽40相对于电解槽20设置在垂直方向的下方。返回配管34的一端开口端部连接在电解槽20的侧壁部分,以在电解槽20内的电解液24中开口。返回配管34的另一端开口端部从储液槽40的液面上向电解液24内浸渍。电解槽20内的电解液24通过返回配管34以给定的流速(单位时间大致定量)供给到储液槽40内。溢流配管36的内径比返回配管34的内径大许多。溢流配管36一端的开口端部连接在电解槽20的侧壁部分上,位于返回配管34的开口端部的更上方侧。溢流配管36的另一方开口端部从储液槽40的液面上向电解液24中浸渍。这样具有使得电解槽20内的电解液24可以通过溢流配管36溢流并流入储液槽40内的结构。即,电解液20内的电解液24的最高液面位置与溢流配管36的开口端部的高位相当。给液配管38一端的开口端部连接在储液槽40侧壁部的底部附近,在储液槽40内的电解液24中开口。给液配管38另一端的开口端部插入电解槽20内,在电解液24的液面上开口。在给液配管38的途中,连接内径比给液配管38的内径小的分支配管42的一端开口端部。在给液配管38与分支配管42的连接部分的下流侧上设置主泵44 。主泵44抽出储液槽40内的电解液24,供给到电解槽20内。给液配管38中沿着电解液24的流动方向在主泵44的下流侧顺序设置液温传感器46和热交换器48。液温传感器46可测定给液配管38内流动的电解液24的液温,向控制辊50输出与液温对应的液温信号LT。液温传感器46,例如可以使用采用随着温度变化电阻值变化的热敏电阻的传感器。接收液温信号LT的控制辊50由电解液24的液温目标值和测定值的差-->计算出对电解液24应交换的热量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材的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沿着移动路线在电解液(24)中运送的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板上形成阳极氧化覆膜的装置,包括在移动路线上对置的电极(28),用于向电极(28)供给直流电的供给装置(30),在形成覆膜时控制从电极(28)流向板的电流的电流密度I[A/dm↑[2]]和电解液的液温T[℃]以使它们具有给定关系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0-3-21 2000-0786141、一种铝材的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沿着移动路线在电解液(24)中运送的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板上形成阳极氧化覆膜的装置,包括在移动路线上对置的电极(28),用于向电极(28)供给直流电的供给装置(30),在形成覆膜时控制从电极(28)流向板的电流的电流密度I[A/dm2]和电解液的液温T[℃]以使它们具有给定关系的控制装置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材的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流密度I用(向电极供给的电流值)/(板纵向的电极长度×板的宽度)表示。3、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材的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给定的关系用I<1.15×T-15.2表示。4、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材的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解液(24)具有以硫酸浓度为5~30(重量%)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组成。5、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高広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