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264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加入质子酸使铜酞菁发生质子化反应,然后加入有机溶液配成电解液,再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制备的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具有α相晶体结构,可通过调节铜酞菁溶液浓度、铜酞菁溶液温度、电压和电沉积时间来控制薄膜的形态和尺寸,所需的电压小(0.5~3V),时间短(5~60分钟),容易操作,成膜均匀,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电导、传感、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光电转化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以下均以重量份来表示: (1)将2.88~28.8份铜酞菁和5700~11400份质子酸进行混合,再加入37200~40000份有机溶剂,超声波处理15~20分钟,配成浓度为1×10↑[-4]~1×10↑[-3]mol/L的铜酞菁溶液; (2)将正负电极放入上述配置的铜酞菁溶液中,正电极是铂电极,负电极是导电的金属片或透明的导电玻璃片,导电的金属片或透明的导电玻璃片在使用前依次在去离子水、丙酮、异丙酮、乙醇中超声波处理15~20分钟,烘干2~3小时,铜酞菁溶液的温度是20~60℃,使用0.5~3V的电压,电沉积5~60分钟,然后依次在氨水和去离子水中洗涤,再真空干燥3~4小时,在负极上得到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敏钊苏瑾莉马宁盛巧蓉张青刘燕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