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35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5:27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垃圾桶,该垃圾桶包括:内桶的第一侧壁可相对底板转动并带动内桶从外桶的第一空洞转出;位于内桶的第二侧壁顶部的处理构件中的切割头位于上塑封头下方;位第一空洞所在侧壁上与处理构件相对的位置的配合构件在第一侧壁带动内桶转动使内桶开口全部露出时,接触处理构件,并配合处理构件使得切割头切断垃圾桶内放置的垃圾袋,上塑封头塑封断开的垃圾袋的上断口;设置在外桶顶部的收纳腔用于收纳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时多出的部分。该技术方案仅需一步操作即可完成使用部分的垃圾袋的切割及新垃圾袋的形成,简单便捷,减少了垃圾袋填装固定的动作及时间。 1

Trash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about a kind of trash can,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side wall of the inner barrel rotates relative to the bottom plate and drives the inner barrel out of the first cavity of the outer barrel; the cutting head in the treatment member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side wall of the inner barrel is located below the upper plastic head;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hole is on the side wall and the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processing member. When the opening of the inner barrel is rotated by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opening of the inner bucket is exposed, and the treatment member is contacted with the treatment component, and the cutting head is used to cut the garbage bag placed in the garbage bin, and the upper plastic seal head is used to plastic the upper fracture of the disconnected garbage bag, and the receiving cavity set at the top of the outer barrel is used to collect the garbage bag and cover the garbage can. The part that is more out of time. The technical scheme only needs one step to complete the cutting of the garbage bag in the use par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garbage bag. It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reduces the action and time of filling and fixing the garbage bag.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桶
本公开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是家庭或办公场所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物品,用户为了方便,基本都是在垃圾桶上套装垃圾袋,这样用户在收集垃圾桶内的垃圾时直接取走垃圾袋就可以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垃圾桶,包括:外桶,具有底板,所述外桶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空洞;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内,具有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外桶的第一空洞位置对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外桶的底板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在相对所述底板转动时带动所述内桶从所述第一空洞转出,使内桶开口露出处理构件,位于所述内桶的第二侧壁的顶部,所述处理构件包括上塑封头和切割头,所述切割头位于所述上塑封头的下方;配合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洞所在侧壁上与所述处理构件相对的位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带动所述内桶转动使内桶开口全部露出时,所述配合构件接触所述处理构件,配合所述处理构件使得所述切割头切断所述垃圾桶内放置的垃圾袋,所述上塑封头封闭断开的垃圾袋的上断口;收纳腔,所述收纳腔设置在所述外桶的顶部;所述收纳腔用于收纳垃圾袋套在所述垃圾桶上时多出的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构件还包括下塑封头,所述下塑封头位于所述切割头的下方,使得所述切割头位于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之间;其中,所述下塑封头在所述切割头切断所述垃圾桶内放置的垃圾袋时封闭断开的垃圾袋的下断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头的顶面凹陷于所述上塑封头和下塑封头的顶面,与所述上塑封头和下塑封头形成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构件包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侧壁带动所述内桶转动使内桶开口全部露出时,所述凸起与形成所述凹槽的所述切割头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构件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配合构件接触所述处理构件时,加热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在检测到所述处理构件与所述配合构件未接触时,停止加热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构件上设置有微型开关,当所述配合构件接触所述处理构件时,所述微型开关被闭合,当所述配合构件与所述处理构件未接触时,所述微型开关自动打开;所述第一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微型开关闭合时,加热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在检测到所述微型开关打开时,停止加热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构件包括磁体,处理构件包括与所述磁体相对布置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当所述磁体接近所述感应线圈时,所述感应线圈向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第一方向的感应电流,所述第一控制器在获取到所述第一方向的感应电流时,加热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当所述磁体远离所述感应线圈时,所述感应线圈向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第二方向的感应电流,所述第一控制器在获取到所述第二方向的感应电流时,停止加热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腔为中空的环柱体,所述收纳腔上还设置有可打开的收纳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外桶的底板通过转轴实现可转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用于在被施力时带动所述第一侧壁转动使所述内桶开口全部露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桶内还设置有第二控制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转轴;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在获取打开内桶的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侧壁带动内桶转动使内桶开口全部露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侧壁带动内桶转动使内桶开口全部露出时,由配合构件配合处理构件使得切割头切断所述垃圾桶内放置的垃圾袋,如此,该垃圾袋就被切割成盛满垃圾的下部垃圾袋和剩余的上部垃圾袋,上塑封头将上部垃圾袋的底部断口即上断口封住,收纳腔内收纳的上部垃圾袋的底部被封口后就可以作为下一个新的垃圾袋直接使用,如此,仅需一步操作即可完成使用部分的垃圾袋的切割及新垃圾袋的形成,简单便捷,一次填装的垃圾袋,可长时间使用,减少了垃圾袋填装固定的动作及时间。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垃圾桶的结构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垃圾桶的内桶被打开时的结构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垃圾桶的结构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垃圾桶的内桶被打开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目前用户在收集垃圾桶内的垃圾时,均需要将使用过的垃圾袋拿走并将新的垃圾袋套在桶内,在桶外缘固定,弯腰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垃圾桶中设置有外桶、内桶、处理构件、配合构件和收纳腔,该外桶具有底板,所述外桶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空洞,该内桶设置在外桶内,具有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外桶的第一空洞位置对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外桶的底板可转动连接,这样,第一侧壁在相对所述底板转动时就可以带动所述内桶从所述第一空洞转出,使内桶开口露出;处理构件,位于内桶的第二侧壁的顶部,所述处理构件包括上塑封头和切割头,所述切割头位于所述上塑封头的下方;配合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洞所在侧壁上与所述处理构件相对的位置,可以在第一侧壁带动内桶转动使内桶开口全部露出时,由配合构件接触处理构件,使得切割头切断所述垃圾桶内放置的垃圾袋,如此,该垃圾袋就被切割成盛满垃圾的下部垃圾袋和剩余的上部垃圾袋,这样用户就可以直接从内桶开口处取出盛满垃圾的下部垃圾袋,而上塑封头将上部垃圾袋的底部断口即上断口封住,收纳腔内收纳的上部垃圾袋的底部被封口后就可以作为下一个新的垃圾袋直接使用,如此,仅需一步操作即可完成使用部分的垃圾袋的切割及新垃圾袋的形成,简单便捷,,一次填装的垃圾袋,可长时间使用,减少了垃圾袋填装固定的动作及时间。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垃圾桶的结构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垃圾桶的内桶被打开时的结构图,参考图1和图2,该垃圾桶1包括外桶11、内桶12、处理构件13、配合构件14和收纳腔15。参考图1和图2,该外桶11具有底板111,所述外桶11的一个侧壁112上设置有第一空洞(图中未显示);内桶12设置在所述外桶11内具有第一侧壁121,与所述第一侧壁121相对的第二侧壁122,所述第一侧壁121与所述外桶11的第一空洞位置对应,所述第一侧壁121与所述外桶11的底板111可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侧壁121在相对所述底板111转动时可带动整个内桶12从第一空洞转出,使内桶开口露出。参考图2,处理构件13,位于所述内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垃圾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具有底板,所述外桶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空洞;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内,具有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外桶的第一空洞位置对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外桶的底板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在相对所述底板转动时带动所述内桶从所述第一空洞转出,使内桶开口露出;处理构件,位于所述内桶的第二侧壁的顶部,所述处理构件包括上塑封头和切割头,所述切割头位于所述上塑封头的下方;配合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洞所在侧壁上与所述处理构件相对的位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带动所述内桶转动使内桶开口全部露出时,所述配合构件接触所述处理构件,配合所述处理构件使得所述切割头切断所述垃圾桶内放置的垃圾袋,所述上塑封头封闭断开的垃圾袋的上断口;收纳腔,所述收纳腔设置在所述外桶的顶部;所述收纳腔用于收纳垃圾袋套在所述垃圾桶上时多出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构件还包括下塑封头,所述下塑封头位于所述切割头的下方,使得所述切割头位于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之间;其中,所述下塑封头在所述切割头切断所述垃圾桶内放置的垃圾袋时封闭断开的垃圾袋的下断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头的顶面凹陷于所述上塑封头和下塑封头的顶面,与所述上塑封头和下塑封头形成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构件包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侧壁带动所述内桶转动使内桶开口全部露出时,所述凸起与形成所述凹槽的所述切割头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构件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配合构件接触所述处理构件时,加热所述上塑封头和所述下塑封头,在检测到所述处理构件与所述配合构件未接触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