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2318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淤装置,包括行车轨道以及安装于行车轨道上的电动葫芦,还包括支杆,固定在支杆底端的下横梁,以及依次穿接在支杆上的滑块和上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下端通过两个滚轴连接有两个抓斗颚瓣,所述两个抓斗颚瓣分别通过滚轴及连接杆与上横梁连接;所述电动葫芦的挂钩上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与滑块的顶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插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伸出滑块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上横梁相连,所述支杆下部对应卡扣的一侧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当所述滑块移动至卡槽处时,所述卡扣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卡槽相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替代传统人工清淤操作,省时省力,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1

A kind of sil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lting device, including a driving track and an electric hoist mounted on a driving track, a supporting rod, a lower cross beam fixed at the bottom of a supporting rod, a slide block and an upper cross beam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beam is connected with two grab jaws through two rolling shafts. The two A hoist is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cross beam through a roller and a connecting rod. A wire rope is attached to the hook of the electric hoist. The wire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lide block. One side of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a buckle, and one end of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a spr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ross beam. When the slider is moved to the slot, the buckle is buckled with the slot of the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silting operation, save time and labor, and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operators.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淤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处理厂泵房经过长期运行后,淤泥沉积,需要定期清淤,传统的清淤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清淤,既不安全又费时费力;现急需一种可以替代人工清淤的方式,避免人工下到泵房底部清理,防止池底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填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淤装置,替代传统人工清淤操作,省时省力,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本技术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清淤装置,包括行车轨道以及安装于行车轨道上的电动葫芦,还包括支杆,固定在支杆底端的下横梁,以及依次穿接在支杆上的滑块和上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下端通过两个滚轴连接有两个抓斗颚瓣,所述两个抓斗颚瓣分别通过滚轴及连接杆与上横梁连接,当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相邻时,两个抓斗颚瓣闭合;当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远离时,两个抓斗颚瓣打开;所述电动葫芦的挂钩上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与滑块的顶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插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伸出滑块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上横梁相连,所述支杆下部对应卡扣的一侧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当所述滑块移动至卡槽处时,所述卡扣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卡槽相扣。进一步,所述支杆的顶端安装有导向轮,所述钢丝绳经过导向轮后穿过上横梁与滑块的顶部连接。进一步,所述卡扣位于滑块内的一端为梯形结构,所述卡槽对应呈梯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悬挂在行车轨道上的电动葫芦及电动葫芦挂钩上连接的抓斗机构进行作业的,不需要添加任何的辅助能源,故属于一次投入,终生使用的项目;清淤装置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利用电动葫芦上的操作手柄控制钢丝绳的升降即可以操控抓斗的升降与开闭,仅需一人就可独立完成操作,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操作人员在操作清淤装置时,可站在泵房上,随电动葫芦移走,而无需亲自下池,故可以很好的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抓斗颚瓣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抓斗颚瓣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扣与卡槽的配合示意图;其中:1-行车轨道,2-电动葫芦,3-挂钩,4-钢丝绳,5-支杆,6-导向轮,7-下横梁,8-滑块,9-上横梁,10-抓斗颚瓣,11-滚轴,12-滚轴、13-连接杆,14-卡扣,15-弹簧,16-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清淤装置,包括行车轨道1以及安装于行车轨道1上的电动葫芦2,还包括支杆5,固定在支杆5底端的下横梁7,以及依次穿接在支杆5上的滑块8和上横梁9。所述下横梁7的下端通过两个滚轴11连接有两个抓斗颚瓣10,所述两个抓斗颚瓣10分别通过滚轴12及连接杆13与上横梁9连接,当所述上横梁9与下横梁7相邻时,两个抓斗颚瓣10闭合;当所述上横梁9与下横梁7远离时,两个抓斗颚瓣10打开。所述电动葫芦2的挂钩3上连接有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经过支杆5顶端的导向轮6,然后穿过上横梁9与滑块8的顶部连接,所述滑块8的一侧插接有卡扣14,所述卡扣14伸出滑块8的一端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与上横梁9相连,所述支杆5的下部对应卡扣14的一侧设有与卡扣14相配合的卡槽16。参照图3所示,所述卡扣14位于滑块8内的一端为梯形结构,所述卡槽16对应呈梯形,当所述滑块8移动至卡槽16处时,所述卡扣14在弹簧15的作用下与卡槽16相扣。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两个抓斗颚瓣10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卡扣14扣在卡槽16上,先启动电动葫芦2,控制钢丝绳4上升,抓斗颚瓣10整个吊起,再控制钢丝绳4下降,使得抓斗颚瓣10下降碰触地面,如此操作使卡扣14从卡槽16上脱落,即使得滑块8和支杆5分离。再次启动电动葫芦2,钢丝绳4上升、带动滑块8上升,滑块8碰触上横梁9,带动上横梁9上升,上横梁9通过连接杆13拉动滚轴12,即而带动抓斗槽10张开。通过行车轨道1移动电动葫芦2乃至整个装置至池上方。控制钢丝绳4下降,上横梁9依重力作用随滑块8一起下降,待张开的抓斗槽10降到池底淤积的物料上后,钢丝绳4下降,此时上横梁9受连接杆13的支撑不动,滑块8单独下滑,下滑至卡槽16处时,卡扣14会滑入卡槽16内,随之弹簧15会张紧,卡扣14则扣在支杆5的上,使滑块8与支杆5固定在一起,随后控制钢丝绳4再次上升,滑块8和支杆5一起上升,支杆5上部的上横梁9则相对下降,下横梁7相对于上横梁9上升,随之抓斗颚瓣10完成闭合,将池底的物料抓取移出。上升至池上方后,再次按初始抓斗颚瓣10打开的操作将抓斗颚瓣10打开,即可以使抓斗颚瓣10内的物料下落至指定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清淤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淤装置,包括行车轨道以及安装于行车轨道上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还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淤装置,包括行车轨道以及安装于行车轨道上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杆,固定在支杆底端的下横梁,以及依次穿接在支杆上的滑块和上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下端通过两个滚轴连接有两个抓斗颚瓣,所述两个抓斗颚瓣分别通过滚轴及连接杆与上横梁连接,当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相邻时,两个抓斗颚瓣闭合;当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远离时,两个抓斗颚瓣打开;所述电动葫芦的挂钩上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与滑块的顶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峰叶元柳赵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