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2214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及其方法,汽车防眩光系统包括光感应装置、人眼识别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液晶层,光感应装置、人眼识别装置分别与信息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信息处理装置与液晶层电性连接,光感应装置用以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人眼识别装置用以获得眼球位置,信息处理装置用以通过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信息获得液晶层表面光强分布与光源角度,并结合眼球位置确定强眩光区域,并控制液晶层上强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光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眩光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时确定强眩光区域并通过调整液晶分子的偏转量,从而改变液晶层的透光率,达到防眩光的效果。 1

An automobile anti glare system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anti glare system and its method. The automobile anti glare system includes an optical induction device, a human eye recognition device,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layer, an optical induction device, an eye recognition device,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with a liquid crystal layer, and a light induction devic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light intensity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the human eye recognition device is used to obtain the eye positi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es the light intensity inform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surface to obtain the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light source angle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and combines the eye position to determine the strong glare area and control the liquid in the strong glare area on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The deflection of crystal molecules to adjust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anti glare method. The invention determines the strong glare area in real time and adjusts the deflection amount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thereby changing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and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preventing glare.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随着车辆的逐渐增多而相关法规的监管有限,我国滥用远光灯现象十分普遍。根据调查,晚间城市道路七成以上驾驶员在不恰当条件下开启远光灯,而有近八成司机表示十分反感和担忧远光灯带来的眩光问题。目前,汽车驾驶员通常贴防眩光膜片或佩戴墨镜来解决强光直射眼睛的问题,防眩光膜片和墨镜仅是阻挡了一部分光线,仅是使强光变弱而已,并不能阻挡光线对眼睛的照射,在光线较强时,不能避免对人眼的刺激。并且,防眩光膜片是被动防眩光,在光线较暗时会影响视线,造成安全隐患,而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摘取或佩戴墨镜的情形,也是一种不安全的因素。现有技术中,传统内外后视镜还存在诸多技术缺陷:现有技术中的内外后视镜不带防炫目功能,主要通过手动调整车内外后视镜,使光线反射角度变化达到防眩光效果,夜晚驾驶员行驶,后方车辆的前照灯光可能通过内外后视镜刺到驾驶员的眼睛,驾驶员通过手动调整车内外后视镜时,使驾驶员容易忽视操作或是难以应对突发情况,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现有防眩光的技术中,还有通过光敏二极管感应光的强弱而对玻璃镜面电离层进行加压,使其颜色变深后达到防眩光效果,需然此技术起到了主动防眩光效果,但是降低整体光亮度和能见度,尤其是在漆黑夜路及倒车时视线变得更差,容易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能确定强眩光区域并加以控制的汽车防眩光系统及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包括光感应装置、人眼识别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液晶层,所述光感应装置、所述人眼识别装置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液晶层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装置用以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所述人眼识别装置用以获得眼球位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以通过所述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信息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光强分布与光源角度,并结合眼球位置确定强眩光区域,并控制所述液晶层上强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光率。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强眩光区域为所述光源角度中小于预设角度的范围与所述眼球位置确定的人眼视线范围在液晶层眩光区域中的重叠部分,所述眩光区域为光强大于预设值的区域,所述眩光区域除所述强眩光区域外的区域为弱眩光区域。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感应装置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液晶层四周,且按照预设间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感光单元用以通过光感信号侦测各侦测点的光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各侦测点的光强信息,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光强分布信息,并通过各相邻侦测点之间的光强差值得出光源角度。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强眩光区域中各光强相对应的液晶层区域参数值进行调整,使所述强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偏转量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弱眩光区域中各光强相对应的液晶层区域参数值进行调整,使所述弱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偏转量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人眼识别装置包括头部位置确定单元与人眼识别单元,头部位置确定单元与人眼识别单元相结合获得所述眼球位置。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防眩光系统还包括前挡风玻璃或内后视镜或外后视镜,所述液晶层位于前挡风玻璃或内后视镜或外后视镜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防眩光方法,通过调整液晶层的透光率来实现防眩光,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获得眼球位置,通过所述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信息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光强分布与光源角度,并结合眼球位置确定强眩光区域,并控制所述液晶层上强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光率。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强眩光区域为光源角度中小于预设角度的范围与根据眼球位置确定的人眼视线范围在液晶层眩光区域的重叠部分,所述眩光区域为光强大于预设值的区域。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控制所述液晶层上强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光率包括:根据眩光的光强对其对应的眩光区域参数值进行调整,使所述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偏转量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系统及其方法,通过确定强眩光区域,并以改变此区域电压来调整液晶分子的偏转量,从而将强眩光区域变为可视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感光单元位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眩光系统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光源两种角度在各侦测点的强度值;图5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光源两种角度中各相邻两个侦测点强度差;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视觉功能与夹角线性关系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视觉功能与距离线性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防眩光系统,包括挡风玻璃10、光感应装置、人眼识别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液晶层20,光感应装置、人眼识别装置分别与信息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信息处理装置与液晶层电性连接,液晶层覆盖在挡风玻璃上。光感应装置用以获得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人眼识别装置用以获得眼球位置,信息处理装置用以通过所述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信息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光强分布与光源角度,并结合眼球位置确定强眩光区域,并控制所述液晶层上强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光率。强眩光区域可以为所述光源角度中小于预设角度的范围与所述眼球位置确定的人眼视线范围在液晶层眩光区域中的重叠部分。眩光区域为光强大于预设值的区域,眩光区域除强眩光区域外的区域为弱眩光区域。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预设角度a为20度,人眼视线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眩光区域如图中黑色所示部分,因此最终强眩光区域为b所指区域。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确定强眩光区域。液晶层20为透明液晶层,透光率满足挡风玻璃10的安全透光要求,透明液晶层20可以实现强眩光区域所对应的液晶阵列上电压较大变化,弱眩光区域对应的液晶阵列上电压较小变化或者不变化。更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眩光区域中不同的光强实现对应的液晶阵列电压值的变化,从而达到在不同光强区域中液晶分子偏转量不同,使得整面光线透过时维持均匀并且柔和射入人眼,以此实现按光强的分布调整光线的透过率,保证整体视野清晰。下面对各部分具体描述如下。请参考图1和图4,光感应装置包括多个感光单元31,感光单元31设置在挡风玻璃10外侧。感光单元31可以为光敏二极管或硅光电池,优选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设置在挡风玻璃10四周,且按照预设的距离对称设置。光敏二极管通过电流值确定光的强度,图5A所示为两个光源分别照射后侦测出的光强值(左上角侦测点为序号1,沿顺时针依次为序号2、3.……12),图5B所示为各点之间的差值。人眼识别装置包括头部位置确定单元41和人眼识别单元。头部位置确定单元41可以为多个安装在汽车侧面与正前面的摄像头,根据人的高矮及驾驶时距离挡风玻璃习惯,用以对汽车车座上人员的头部进行摄像,获得头部位置(包括头的倾斜位置,判断是抬头还是低头)。人眼识别单元可以为多个设于汽车正前面的摄像头,用以确定人眼在头部的位置。从而可通过结合头部位置与人眼在头部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包括光感应装置、人眼识别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液晶层,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包括光感应装置、人眼识别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液晶层,所述光感应装置、所述人眼识别装置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液晶层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装置用以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所述人眼识别装置用以获得眼球位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以通过所述液晶层表面多点的光强信息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光强分布与光源角度,并结合眼球位置确定强眩光区域,并控制所述液晶层上强眩光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光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眩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眩光区域为所述光源角度中小于预设角度的范围与所述眼球位置确定的人眼视线范围在液晶层眩光区域中的重叠部分,所述眩光区域为光强大于预设值的区域,所述眩光区域除所述强眩光区域外的区域为弱眩光区域。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防眩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装置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液晶层四周,且按照预设间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感光单元用以通过光感信号侦测各侦测点的光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眩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各侦测点的光强信息,获得所述液晶层表面光强分布信息,并通过各相邻侦测点之间的光强差值得出光源角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眩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强眩光区域中各光强相对应的液晶层区域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张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