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及其移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18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橡皮擦移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包括振动上料盘、调整装置、对齐装置、定位装置、移印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振动上料盘上设有料道,移印装置包括安装架、驱动组件、移印组件和上油组件,上油组件包括上油板、油墨瓶和卡合部,上油板上设有油墨槽,上油板的下端设有滑块,安装架上设有第一滑槽,卡合部包括卡合盖和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上端均设有横杆,两个连接杆的上部均设有限位环,安装架上设有两个通槽,通槽的下部设有第一弹簧,卡合盖的下端设有卡合槽,油墨瓶的旁侧设有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橡皮擦自动移印,良品率达到了99.9%以上;该工艺节省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能够对多种型号的橡皮擦进行加工。 1

Rubber eraser automatic transfer printing machine and its print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raser offset print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rubber eraser automatic transfer printer, which includes a vibrating feed plate, an adjusting device, a alignment device, a positioning device, a transfer device, and a feeding device. The vibrating fe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channel, and the transfer device includes an mounting frame, a drive assembly, a transfer assembly and an oil assembly. The oil assembly includes the oil board, the ink bottle and the clamping part, the oil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ink slot, the lower end of the oil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r, the first slide groove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the clamping part includes the KAS and two connecting rods, the upper ends of the two connecting rods are both equipped with a horizontal ba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wo connecting rods is set with a finite bit ring and the mounting frame is set up. There are two passages,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ring, the lower end of th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side of the ink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utomatic transfer of the eraser, and the good product rate is above 99.9%; the process saves labor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an process a variety of rubber eraser.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及其移印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皮擦移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及其移印工艺。
技术介绍
移印,属于特种印刷方式之一。它能够在不规则异形对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象,现在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例如,手机表面的文字和图案就是采用这种印刷方式,还有计算机键盘、仪器、仪表等很多电子产品的表面印刷,都以移印完成。橡皮擦是常用的办公用品,一般的橡皮擦表面上都会印上一些文字与图案,通过文字与图案表明橡皮擦的生产商或者使橡皮擦变的美观,从而提高橡皮擦的出售率。因此橡皮擦的移印设备直接关系到橡皮擦的生产效率,现在的橡皮擦移印机需要人工取放橡皮擦,人会疲劳,移印时人工手拿着橡皮擦在夹具上移印,位置放不准确,有时还会印歪,导致移印的文字或者图案一致性差;橡皮擦型号多,形状各异,就需要采用多种定位夹具,对操作工人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对每种型号的治具都要能够熟练使用;随着橡皮擦的设计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个性化,有些橡皮擦体积非常小,图案和文字却比较复杂,橡皮擦难以精确定位,人工在定位治具上操作也会产生较大误差,因此,产品的良品率和一致性一直难以达到90%以上,这是这个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难点;且目前的工艺一次只能对一个橡皮擦进行移印,使得橡皮擦的移印效率低下,并且移印机的油墨都处于裸露状态,油墨挥发至空气中,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也对油墨造成了浪费,而且现在的橡皮擦移印设备只适用于一个型号的橡皮擦的移印,无法对不同型号的橡皮擦进行加工,或者需要对移印设备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其过程十分复杂且耽误生产时间。因此,急需提供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及其移印工艺,已接近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橡皮擦自动移印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橡皮擦自动移印机的移印工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包括振动上料盘、调整装置、对齐装置、定位装置、移印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振动上料盘上设有自其内部向外延伸的料道,调整装置、对齐装置和定位装置沿料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移印装置位于定位装置的旁侧,下料装置位于料道的末端下方,所述移印装置包括安装架、驱动组件、移印组件和上油组件,驱动组件、移印组件和上油组件均设置于安装架上,移印组件位于料道的上方,上油组件与移印组件相邻设置,所述上油组件包括上油板、油墨瓶和卡合部,油墨瓶呈竖直设置且其瓶口朝下设置,油墨瓶的瓶口与上油板贴合,上油板上设有油墨槽,卡合部设置于安装架上,卡合部包括卡合盖和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下端均与卡合盖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的上端设均有用于连接两个连接杆的横杆,两个连接杆的上部均设有限位环,安装架上设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均呈圆柱结构,通槽上部的直径与连接杆的直径相同,通槽下部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通槽的下部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抵触卡合盖,卡合盖的下端设有与油墨瓶的底部卡合的卡合槽。进一步地,所述移印组件包括安装头,安装头的下端设有两个槽体,每个槽体内设有一个移印头,移印头的下端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安装头的下端面的水平高度,每个槽体的两侧设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通孔内均设有插销,所有插销自安装头的内部向安装头的外部延伸,所有插销位于安装头外部的一端均设有拉环,插销位于安装头内部的一端上设有卡合块,卡合块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移印头的上端设有供两侧的插销插接的插孔,所有插孔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卡合块卡接配合的卡合孔。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第一气缸呈竖直设置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朝下设置,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安装头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呈水平设置且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上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油板的下端设有滑块,第二安装架上设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进一步地,所述油墨瓶的旁侧设有将油墨槽内的油墨刮平的挡板,挡板的上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挡板的下端贴近油墨槽。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安装框,第三电机、传动轴和三个定位夹,第三安装框套设于料道上,第三电机与第三安装框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三个定位夹均呈等间距设置且定位夹的上端均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定位夹包括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所有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均与传动轴连接且每个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与传动轴的连接处均设有螺纹,第一夹条与传动轴连接处的螺纹和第二夹条与传动轴连接处的螺纹对称设置,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的下端均贴近料道,第三安装框上设有供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在传动轴的轴线方向上移动的第三滑槽。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斜道、传送带、第四电机和收集箱,斜道的前端与料道的后端固定连接,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斜道后端的下方,收集箱位于传送带另一端的下方,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传送带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板,第四电机与一个限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斜道用金属材质制成且其表面光滑。上述的橡皮擦自动移印机的移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待移印的橡皮擦倒在振动上料盘内,通过振动上料盘将其内部的橡皮擦输送至料道上;S2、再通过调整装置使得料道上的橡皮擦保持与料道平行的状态,之后通过对齐装置使得料道上的橡皮擦整齐的排成一排并到达移印装置下方,定位装置将料道上排列整齐的橡皮擦夹紧;S3、然后移印装置下移,对夹紧的橡皮擦进行移印,之后通过下料装置完成对移印完成的橡皮擦的下料工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橡皮擦自动移印机通过振动上料盘将其内部的橡皮擦输送至料道上,之后通过调整装置和对齐装置对料道上的橡皮擦的状态进行调整,当橡皮擦传送至移印机下方时,通过第三电机工作带动传动轴转动,由于第一夹条与传动轴连接处的螺纹和第二夹条与传动轴连接处的螺纹对称设置使得传动轴在转动时,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能够相向运动,从而使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夹紧橡皮擦,之后第二气缸驱动使得上油板移动至移印头的下方,第一气缸驱动移印头下降并蘸取油墨,上油板收回,移印头下降并对位于移印装置下方的橡皮擦进行移印,移印完成后的橡皮擦进入斜道并经过斜道落至传送带上,由传送带将橡皮擦传送至收集箱内,实现了橡皮擦自动移印,其操作简单,一个工人能够同时管理几台机器,节省人工,料道同时输送三个橡皮擦使移印更加快速,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油蛊式移印机减小油墨气味,降低油墨的挥发,使工人的工作环境更好,其料道设计的较高且较宽能够适应多种橡皮擦的生产,在移印过程中通过定位装置夹紧橡皮擦,使的无论加工何种橡皮擦,都可以顺利进行,无需更换设备,该移印机采用了振动上料盘上料、排料,采用了独特的调整装置、对齐装置、定位装置,对料道上的橡皮擦进行调整、对齐,对传输的橡皮擦位置进行纠偏,然后在进行定位,确保橡皮擦在移印前位置精准,移印的文字和图案精度非常高,一致性好,良品率达到了99.9%以上,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该移印工艺简单可靠,效率高,每小时可以移印5000-6000pcs,而人工每小时只可以移印1000-1200pcs,效率是人工的4-6倍,而且一个人可以操作几台机器,可以满足不同尺寸,不同厚度、不同规格的橡皮擦的移印,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及其移印工艺

【技术保护点】
1.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上料盘(1)、调整装置(2)、对齐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上料盘(1)、调整装置(2)、对齐装置(3)、定位装置(4)、移印装置(5)和下料装置(6),所述振动上料盘(1)上设有自其内部向外延伸的料道(7),调整装置(2)、对齐装置(3)和定位装置(4)沿料道(7)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移印装置(5)位于定位装置(4)的旁侧,下料装置(6)位于料道(7)的末端下方,所述移印装置(5)包括安装架(5a)、驱动组件(5b)、移印组件(5c)和上油组件(5d),驱动组件(5b)、移印组件(5c)和上油组件(5d)均设置于安装架(5a)上,移印组件(5c)位于料道(7)的上方,上油组件(5d)与移印组件(5c)相邻设置,所述上油组件(5d)包括上油板(5d1)、油墨瓶(5d2)和卡合部(5d3),油墨瓶(5d2)呈竖直设置且其瓶口朝下设置,油墨瓶(5d2)的瓶口与上油板(5d1)贴合,上油板(5d1)上设有油墨槽(5d1b),卡合部(5d3)设置于安装架(5a)上,卡合部(5d3)包括卡合盖(5d3a)和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5d3b),两个连接杆(5d3b)的下端均与卡合盖(5d3a)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5d3b)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两个连接杆(5d3b)的横杆(5d3c),两个连接杆(5d3b)的上部均设有限位环(5d3d),安装架(5a)上设有两个通槽(5a1),两个通槽(5a1)均呈圆柱结构,通槽(5a1)上部的直径与连接杆(5d3b)的直径相同,通槽(5a1)下部的直径大于连接杆(5d3b)的直径,通槽(5a1)的下部设有第一弹簧(5d4),第一弹簧(5d4)的下端抵触卡合盖(5d3a),卡合盖(5d3a)的下端设有与油墨瓶(5d2)的底部卡合的卡合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组件(5c)包括安装头(5c1),安装头(5c1)的下端设有两个槽体,每个槽体内设有一个移印头(5c4),移印头(5c4)的下端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安装头(5c1)的下端面的水平高度,每个槽体的两侧设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5c1a),通孔(5c1a)内均设有插销(5c2),所有插销(5c2)自安装头(5c1)的内部向安装头(5c1)的外部延伸,所有插销(5c2)位于安装头(5c1)外部的一端均设有拉环(5c3),插销(5c2)位于安装头(5c1)内部的一端上设有卡合块(5c2a),卡合块(5c2a)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移印头(5c4)的上端设有供两侧的插销(5c2)插接的插孔(5c4a),所有插孔(5c4a)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卡合块(5c2a)卡接配合的卡合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皮擦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b)包括第一气缸(5b1)和第二气缸(5b2),第一气缸(5b1)和第二气缸(5b2)均与安装架(5a)固定连接,第一气缸(5b1)呈竖直设置且第一气缸(5b1)的输出端朝下设置,第一气缸(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益汇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