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ET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17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PET膜,包括PET膜基板,PET膜基板与外界相接的正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热致变色膜和钢化保护膜,PET膜基板的背面与钢化保护膜相贴合,PET膜基板背面的钢化保护膜通过胶粘层依次与金属导电层、导磁层、防水膜和第二热致变色膜相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PET膜,具有多层复合结构,各膜层之间具有较高的粘合力,通过两层热致变色膜进行温度感知和变色,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颜色,兼具导电、磁性和防水等功能,解决了现有的PET膜功能单一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A new type of PET fil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PET film, which includes a PET film substrate. The front of the PET film substr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in order to set the first thermochromism film and a tempering protective film in turn. The back of the PET film substrate is fitted to the tempered protective film. The steel protection film on the back of the PET film substrate is in turn with the metal conductive layer and the magnetic conduction through the adhesive layer. Laminating, waterproof film and second thermochromic film fit together. The new PET fil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a multi-layer composite structure, with high adhesive force between each layer, temperature sensing and discoloration through two layers of thermochromism film, different color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he functions of conducting, magnetic and waterproof,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ingle function of the existing PET film and have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PET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PET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PET膜。
技术介绍
随着PET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PET膜已不能满足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工作要求,功能有待完善,实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PET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PET膜,包括PET膜基板,PET膜基板与外界相接的正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热致变色膜和钢化保护膜,PET膜基板的背面与钢化保护膜相贴合,PET膜基板背面的钢化保护膜通过胶粘层依次与金属导电层、导磁层、防水膜和第二热致变色膜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致变色膜和第二热致变色膜均为固-固可逆热致变色膜且二者的厚度相差1-2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致变色膜的厚度为1-4mm,第一热致变色膜的厚度大于第二热致变色膜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致变色膜的厚度为1-4mm,第二热致变色膜的厚度大于第一热致变色膜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钢化保护膜的厚度为0.1-3mm,钢化保护膜通过采用聚酯胶制成的胶粘层与金属导电层、导磁层、防水膜和第二热致变色膜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电层为锡箔,导磁层采用钴镍非晶软磁合金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膜采用TPU防水透气膜,防水膜的厚度为2-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PET膜,包括PET膜基板,PET膜基板与外界相接的正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热致变色膜和钢化保护膜,PET膜基板的背面与钢化保护膜相贴合,PET膜基板背面的钢化保护膜通过胶粘层依次与金属导电层、导磁层、防水膜和第二热致变色膜相贴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PET膜,具有多层复合结构,各膜层之间具有较高的粘合力,通过两层热致变色膜进行温度感知和变色,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颜色,兼具导电、磁性和防水等功能,解决了现有的PET膜功能单一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PET膜基板;2-第一热致变色膜;3-钢化保护膜;4-胶粘层;5-金属导电层;6-导磁层;7-防水膜;8-第二热致变色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PET膜,包括PET膜基板1,PET膜基板1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的方形薄板,PET膜基板1与外界相接的正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热致变色膜2和钢化保护膜3,PET膜基板1的背面与另一层钢化保护膜3直接贴合,PET膜基板1背面的钢化保护膜3通过胶粘层4依次与金属导电层5、导磁层6、防水膜7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相贴合。第一热致变色膜2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均为固-固可逆热致变色膜且二者的厚度相差1-2mm,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第一热致变色膜2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的厚度大小,当第一热致变色膜2的厚度大于第二热致变色膜8的厚度,第一热致变色膜2的厚度为1-4mm,当第二热致变色膜8的厚度大于第一热致变色膜2的厚度,第二热致变色膜8的厚度为1-4mm。钢化保护膜3的厚度为0.1-3mm,通过钢化保护膜3保护PET膜,降低外界作用力,延长其使用寿命,钢化保护膜3通过采用聚酯胶制成的胶粘层4依次与金属导电层5、导磁层6、防水膜7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相贴合,提高各膜层之间的粘合力,防止出现脱落等问题。第一热致变色膜2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分别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用于直接对外界温度进行感知并作出变色响应,不同温度下第一热致变色膜2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的颜色会产生不同变化,便于直接得知温度信息,二者可市购获得,根据温度变化与颜色之间的响应需求选择不同的热致变色膜的类型。金属导电层5为锡箔,用于屏蔽电磁辐射和电磁的相互干扰,金属导电层5的形状呈网格状,增大其与导磁层6的相接触面积,导磁层6采用钴镍非晶软磁合金制成,远离干扰源。防水膜7采用TPU防水透气膜,防水膜7的厚度为2-4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ET膜基板1、第一热致变色膜2、钢化保护膜3、胶粘层4、金属导电层5、导磁层6、防水膜7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均可市购获得,厚度可自行选择,操作灵活,实用性高。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PET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PET膜,包括PET膜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基板(1)与外界相接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ET膜,包括PET膜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基板(1)与外界相接的正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热致变色膜(2)和钢化保护膜(3),PET膜基板(1)的背面与钢化保护膜(3)相贴合,PET膜基板(1)背面的钢化保护膜(3)通过胶粘层(4)依次与金属导电层(5)、导磁层(6)、防水膜(7)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ET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致变色膜(2)和第二热致变色膜(8)均为固-固可逆热致变色膜且二者的厚度相差1-2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PET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致变色膜(2)的厚度为1-4mm,第一热致变色膜(2)的厚度大于第二热致变色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洛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