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212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书架,包括外框、搁板架、驱动装置以及同步传动装置,外框包括底座、主动丝杆、第一从动丝杆、第二从动丝杆以及第三从动丝杆,搁板架的一端分别与主动丝杆、第一从动丝杆螺纹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从动丝杆、第三从动丝杆螺纹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丝杆沿其轴向旋转,同步传动装置用于使第一从动丝杆、第二从动丝杆和第三从动丝杆均与主动丝杆保持同步运转,主动丝杆、第一从动丝杆、第二从动丝杆以及第三从动丝杆的结构相同,且由相同数量的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而成;每个搁板架的两端均分别将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联轴器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可调书架各层的层高进行调节,以容纳不同高度的书籍。 1

An adjustable bookshel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bookcase, which includes a frame, a shelf, a driving device and a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outer frame comprises a base, an active silk rod, a first driven silk rod, a second driven silk rod and a third driven silk rod, and one end of the shelf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n active wire rod and a first driven silk rod, and the other is another one.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ead of the second driven wire rod and the third driven silk rod,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used to drive the active silk rod to rotate along its axis, and the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device is used to keep the first driven silk rod, the second driven silk rod and the third driven silk rod to keep synchronous operation with the active silk rod, and the active silk rod, the first driven silk rod, and second are used. The structure of the driven wire rod and the third driven wire rod is the same, and the same number of wire rods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oupling; each end of the shelf is separated by two adjacent couplings that are adjacen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each layer of the adjustable bookshelf to accommodate books at different heights.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书架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书架。
技术介绍
书架作为一种藏书、放书的家具,通常是由底座、立柱、搁板、顶板、侧护板以及书挡等部分组成。其中,底座、立柱、顶板以及侧护板构成书架的外框,而搁板可以将外框内部分隔成多层结构,以便于放置书籍;而每层又可以被书挡分隔成多个格子,从而组合成书架的整体框架。为了便于规模化生产,传统书架的各层的层高往往在出厂前已经确定,无法进行调节,从而也导致部分高度的书籍无法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书架,可以对书架的各层的层高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容纳不同高度的书籍。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书架,包括:外框、设于所述外框内的至少两个搁板架、驱动装置以及同步传动装置,所述外框包括底座、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主动丝杆、第一从动丝杆、第二从动丝杆以及第三从动丝杆,每个所述搁板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动丝杆、所述第一从动丝杆螺纹连接,每个所述搁板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所述第三从动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丝杆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丝杆沿其轴向旋转,所述同步传动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从动丝杆、所述第二从动丝杆和所述第三从动丝杆均与所述主动丝杆保持同步运转;所述主动丝杆、所述第一从动丝杆、所述第二从动丝杆以及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结构相同,且由相同数量的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而成;每个所述搁板架的两端均分别将沿竖直方向的相邻的两个联轴器隔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动丝杆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位于所述搁板架的一侧,所述第一从动丝杆与所述第三从动丝杆位于所述搁板架的另一侧;所述同步传动装置包括连接所述主动丝杆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的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动丝杆与所述第一从动丝杆的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从动丝杆与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第三同步带传动机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从动丝杆与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第四同步带传动机构。作为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同步带轮和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之间的第一同步带,两个所述第一同步带轮枢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别与所述主动丝杆的底端、所述第二从动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同步带轮和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之间的第二同步带,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分别与所述主动丝杆的顶端、所述第一从动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三同步带轮和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同步带轮之间的第三同步带,两个所述第三同步带轮枢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丝杆的底端、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四同步带轮和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四同步带轮之间的第四同步带,两个所述第四同步带轮分别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的顶端、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手轮、轴承座、蜗轮以及蜗杆,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手轮连接,所述蜗轮套接于所述主动丝杆的底端且与所述蜗杆啮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搁板架包括设于所述主动丝杆与所述第一从动丝杆之间的第一联轴块、设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与所述第三从动丝杆之间的第二联轴块、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联轴块与所述第二联轴块之间的两个横杆以及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杆之间的搁板,所述第一联轴块上设有与所述主动丝杆、所述第一从动丝杆分别螺纹连接的两个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二联轴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所述第三从动丝杆分别螺纹连接的两个第二丝杆螺母,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以可拆卸方式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联轴块、所述第二联轴块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调书架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搁板架之间的书挡架,所述书挡架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搁板架的横杆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搁板为伸缩板或伸缩布,所述书挡架设于所述搁板架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搁板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调书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外框的顶部的提挂轴和悬挂于所述提挂轴上的折叠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调书架还包括多个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的两侧滑动连接于所述主动丝杆与所述第一从动丝杆上,所述第一伸缩板之间通过所述搁板架隔开;所述第二伸缩板的两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与所述第三从动丝杆上,所述第二伸缩板之间通过所述搁板架隔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调书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多个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和同步传动装置可以实现主动丝杆、第一从动丝杆、第二从动丝杆以及第三从动丝杆,而将主动丝杆、第一从动丝杆、第二从动丝杆以及第三从动丝杆设置为相同结构,且具由数量相同的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而每个丝杆上只对应设置了一个搁板架,搁板架又将外框分隔成多层结构,可以通过调节联轴器以断开丝杆的连接,从而改变螺纹连接于不同丝杆上的搁板架的运动,以对搁板架所在层的层高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可调书架的各层的层高的调节,以提高可调书架的利用率。此外,搁板架的两端分别与主动丝杆、第一从动丝杆、第二从动丝杆以及第三从动丝杆螺纹连接,也可以保证在调节层高时,搁板架可以平稳地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调书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底座;20、主动丝杆;21、第一从动丝杆;22、第二从动丝杆;23、第三从动丝杆;30、驱动装置;31、手轮;32、蜗轮;33、轴承座;40、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41、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42、第四同步带传动机构;50、搁板架;51、第一联轴块;52、第二联轴块;53、横杆;54、搁板;60、书挡架;70、提挂轴;71、折叠梯;80、第一伸缩板;81、第二伸缩板;90、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调书架,包括外框、设于所述外框内的至少两个搁板架50、驱动装置30以及同步传动装置,其中,所述搁板架50将所述外框的内部分隔成多层结构,所述外框包括底座10、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10的上表面的主动丝杆20、第一从动丝杆21、第二从动丝杆22以及第三从动丝杆23。具体的,所述隔板架中处于最顶层的搁板架50可以认为是所述外框的顶部。每个所述搁板架50的一端均分别与所述主动丝杆20、所述第一从动丝杆21螺纹连接,所述搁板架50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22、所述第三从动丝杆23螺纹连接;而所述同步传动装置可以使所述第一从动丝杆21、所述第二从动丝杆22和所述第三从动丝杆23均与所述主动丝杆20保持同步运转,如此,当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的所述驱动装置30的输出端驱动所述主动丝杆20沿其轴向旋转时,所述第一从动丝杆21、所述第二从动丝杆22和所述第三从动丝杆23可以与所述主动丝杆20同步,以使每个所述搁板架50的两端均实现同步的上下运动,从而保证每个所述搁板架50可以平稳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在上述对搁板架50所处高度的调整过程中,由于所述主动丝杆20、所述第一从动丝杆21、所述第二从动丝杆22以及所述第三从动丝杆23均结构相同,且由相同数量的丝杆通过联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书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设于所述外框内的至少两个搁板架、驱动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设于所述外框内的至少两个搁板架、驱动装置以及同步传动装置,所述外框包括底座、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主动丝杆、第一从动丝杆、第二从动丝杆以及第三从动丝杆,每个所述搁板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动丝杆、所述第一从动丝杆螺纹连接,每个所述搁板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所述第三从动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丝杆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丝杆沿其轴向旋转,所述同步传动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从动丝杆、所述第二从动丝杆和所述第三从动丝杆均与所述主动丝杆保持同步运转;所述主动丝杆、所述第一从动丝杆、所述第二从动丝杆以及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结构相同,且由相同数量的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而成;每个所述搁板架的两端均分别将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联轴器隔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丝杆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位于所述搁板架的一侧,所述第一从动丝杆与所述第三从动丝杆位于所述搁板架的另一侧;所述同步传动装置包括连接所述主动丝杆与所述第二从动丝杆的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动丝杆与所述第一从动丝杆的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从动丝杆与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第三同步带传动机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从动丝杆与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第四同步带传动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同步带轮和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之间的第一同步带,两个所述第一同步带轮枢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别与所述主动丝杆的底端、所述第二从动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同步带轮和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之间的第二同步带,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分别与所述主动丝杆的顶端、所述第一从动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三同步带轮和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同步带轮之间的第三同步带,两个所述第三同步带轮枢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丝杆的底端、所述第三从动丝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帆陈明龙林志峰陈仰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