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华专利>正文

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605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它包括控制面板和设置在控制面板后面的电源开关单元、单片机芯片、显示单元、控制开关单元、显示灯单元、复位单元、电路单元、插座单元;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设置了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为翘板开关;所述控制面板的另一侧设置了数显管;所述数显管上部设置有工作灯和电源灯,下部设置有半自动开关、加开关、减开关以及全自动开关,沿控制面板边缘侧设置有温控指示灯、小时指示灯、分钟指示灯。它能适应多种设备定时断电开关以及家庭一切电器的定时断电开关,安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
本技术属于智能开关领域,具体为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视用电安全,而且人们的节电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是现有的用电开关多为翘板开关,在用电方面不具有智能控制的功能,在长久的用电过程中达不到节能的目的,而且这种开关的安全性能也不高,经常出现开关烧毁的现象。现有的一些智能开关,很多只能针对一些场合适用,在不同的场合下就需要重新使用新的开关才能实现,达不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它能适应多种设备定时断电开关以及家庭一切电器的定时断电开关,安全性能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它包括控制面板和设置在控制面板后面的电源开关单元、单片机芯片、显示单元、控制开关单元、显示灯单元、复位单元、电路单元、插座单元;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设置了电源开关NTC1;所述电源开关NTC1为翘板开关;所述控制面板的另一侧设置了数显管DSP1;所述数显管DSP1上部设置有工作灯LED4和电源灯LED5,下部设置有半自动开关SW1、加开关SW2、减开关SW3以及全自动开关SW4,沿控制面板边缘侧设置有温控指示灯LED3、小时指示灯LED2、分钟指示灯LED1;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数码管DSP1;所述数码管DSP1上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10、引脚P11、引脚P12、引脚P13、引脚P14、引脚P15、引脚P16、引脚P17连接;所述数码管DSP1上的引脚5串联了电阻R9后与数码管DSP1上的COM1连接,引脚10串联了电阻R10后与数码管DSP1上的COM2连接;所述电路单元通过连接单片机上的引脚COM1将信号传递到单片机内;所述显示灯单元包括发光二级管(LED1~LED5);所述发光二级管(LED1~LED5)分别与电感(R16~R20)一端连接;所述电感(R16~R20)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33、P20、P21、P43、P25)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单元包括电源开关NTC1;所述电源开关NTC1的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R11和R12的一端,其中电感R11另一端连接单片机引脚NTC_VCC,电感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0后与翘板开关引脚1连接,其中电源开关引脚1接地;所述电感R12的另一端还连接了单片机引脚P_NTC1;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包括半自动开关SW1、加开关SW2、减开关SW3以及全自动开关SW4,其一端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42、P41、P40、P37)连接,另一端都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型号为SH79F0819M;所述单片机引脚6接地,引脚9接工作电压VDD;所述单片机的引脚6和引脚9之间连接有电容C9。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单元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单片机引脚20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还连接电容C12的负极;所述C12的正极依次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和电阻R13的一端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12两端并联了电容C11;所述C11的正极依次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电感C16的正极后连接到电容C11的负极;所述电感C11的负极接地,正极流入工作电压VDD;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阻R13之间流入直流DC5V。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单元包括加热电阻HEAT;所述加热电阻HEAT的一端连接火线ACL2;所述火线ACL2连接有单片机接口COM1;所述加热电阻HEAT另一端连接继电器Relay1的1号端子;所述继电器Relay1的5号端子分别连接有连接直流电压DC12V与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有继电器Relay1的4号端子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7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和连接了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继电器Relay1的3号端子与零线ACN1连接;所述零线ACN1与火线ACL1之间分别连接有压敏电阻ZNR1、电容C4、电容C5、电阻R3和R6的串联线路;所述压敏电阻ZNR1与电容C4之间的火线ACL1上设置有二级管D2;所述电容C4的正极分别连接了二级管D2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了电容C5的正极和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后连接到电源管理芯片U2的引脚1;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2的8号引脚连接与火线ACL1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2的引脚2连接电容C1正极后再与其引脚5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2的引脚3连接电容C2后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2的引脚4分别连接了电阻R4的一端和电感L2;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了电源管理芯片U2的引脚5和二级管D3的负极;所述二级管D3的正极连接零线ACN1;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二级管D1的正极和电容C8的正极;所述电容C8的正极还连接了电容C7的正极;所述电容C7的正极分别连接有直流电压DC12V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还连接有稳压器U1的引脚3;所述稳压器U1的引脚1连接电容C6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正极还连接了直流电压DC5V和电容C18的正极;所述电容C8、C7、R5的另一端、稳压器U1的引脚2、电容C6的负极和电容C18的负极均连接零线ACN1;所述电容C6的负极还接地。进一步的,所述插座单元包括插座CON1、插座CON2和插座CON3;所述插座CON2的引脚3接工作电压VDD,其引脚1、引脚2、引脚5分别连接单片机的引脚P07、引脚P06、引脚P02,其引脚4接地,所述引脚3与引脚4之间接电容C51;所述插座CON3引脚1接地,其引脚6接工作电压VDD,其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分别接单片机引脚P13、引脚P12、引脚P11、引脚P10;所述插座CON1引脚1和引脚2分别接单片机引脚P07和P06,其引脚3连接工作电压VDD,引脚4接地,引脚5接单片机引脚P02后再连接电阻R29的一端;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BUZ1的一端子;所述蜂鸣器BUZ1的另一端子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针对不同的家用电器在设定的时间内安全断电。2、本技术结合已有的保温装置能根据需要选择保温或不保温的功能。3、本技术功率大,时间精准,可适应多种设备定时断电开关,及家庭一切电器的定时断电开关。4、本技术有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选择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面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单片机引脚图。图4为本技术开关单元连接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显示灯单元连接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电源开关单元连接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显示单元连接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插座CON3连接电路原理图。图9为本技术插座CON2连接电路原理图。图10为本技术复位单元连接电路原理图。图11为本技术插座CON1连接电路原理图。图12为本技术电路单元连接电路原理图。图中:SW1、半自动开关;SW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

【技术保护点】
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面板和设置在控制面板后面的电源开关单元、单片机芯片、显示单元、控制开关单元、显示灯单元、复位单元、电路单元、插座单元;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设置了电源开关NTC1;所述电源开关NTC1为翘板开关;所述控制面板的另一侧设置了数显管DSP1;所述数显管DSP1上部设置有工作灯LED4和电源灯LED5,下部设置有半自动开关SW1、加开关SW2、减开关SW3以及全自动开关SW4,沿控制面板边缘侧设置有温控指示灯LED3、小时指示灯LED2、分钟指示灯LED1;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数码管DSP1;所述数码管DSP1上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10、引脚P11、引脚P12、引脚P13、引脚P14、引脚P15、引脚P16、引脚P17连接;所述数码管DSP1上的引脚5串联了电阻R9后与数码管DSP1上的COM1连接,引脚10串联了电阻R10后与数码管DSP1上的COM2连接;所述电路单元通过连接单片机上的引脚COM1将信号传递到单片机内;所述显示灯单元包括发光二级管LED1、发光二级管LED2、发光二级管LED3、发光二级管LED4、发光二级管LED5;所述发光二级管LED1、发光二级管LED2、发光二级管LED3、发光二级管LED4、发光二级管LED5分别与电感R16、电感R17、电感R18、电感R19、电感R20一端连接;所述电感R16、电感R17、电感R18、电感R19、电感R20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33、引脚P20、引脚P21、引脚P43、引脚P25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单元包括电源开关NTC1;电源开关引脚2分别连接电感R11和R12的一端,其中电感R11另一端连接单片机引脚NTC_VCC,电感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0后与翘板开关引脚1连接,其中电源开关引脚1接地;所述电感R12的另一端还连接了单片机引脚P_NTC1;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包括半自动开关SW1、加开关SW2、减开关SW3以及全自动开关SW4,其一端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42、引脚P41、引脚P40、引脚P37连接,另一端都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面板和设置在控制面板后面的电源开关单元、单片机芯片、显示单元、控制开关单元、显示灯单元、复位单元、电路单元、插座单元;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设置了电源开关NTC1;所述电源开关NTC1为翘板开关;所述控制面板的另一侧设置了数显管DSP1;所述数显管DSP1上部设置有工作灯LED4和电源灯LED5,下部设置有半自动开关SW1、加开关SW2、减开关SW3以及全自动开关SW4,沿控制面板边缘侧设置有温控指示灯LED3、小时指示灯LED2、分钟指示灯LED1;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数码管DSP1;所述数码管DSP1上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10、引脚P11、引脚P12、引脚P13、引脚P14、引脚P15、引脚P16、引脚P17连接;所述数码管DSP1上的引脚5串联了电阻R9后与数码管DSP1上的COM1连接,引脚10串联了电阻R10后与数码管DSP1上的COM2连接;所述电路单元通过连接单片机上的引脚COM1将信号传递到单片机内;所述显示灯单元包括发光二级管LED1、发光二级管LED2、发光二级管LED3、发光二级管LED4、发光二级管LED5;所述发光二级管LED1、发光二级管LED2、发光二级管LED3、发光二级管LED4、发光二级管LED5分别与电感R16、电感R17、电感R18、电感R19、电感R20一端连接;所述电感R16、电感R17、电感R18、电感R19、电感R20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33、引脚P20、引脚P21、引脚P43、引脚P25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单元包括电源开关NTC1;电源开关引脚2分别连接电感R11和R12的一端,其中电感R11另一端连接单片机引脚NTC_VCC,电感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0后与翘板开关引脚1连接,其中电源开关引脚1接地;所述电感R12的另一端还连接了单片机引脚P_NTC1;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包括半自动开关SW1、加开关SW2、减开关SW3以及全自动开关SW4,其一端分别与单片机上的引脚P42、引脚P41、引脚P40、引脚P37连接,另一端都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型号为SH79F0819M;所述单片机引脚6接地,引脚9接工作电压VDD;所述单片机的引脚6和引脚9之间连接有电容C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控制多功能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单片机引脚20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还连接电容C12的负极;所述C12的正极依次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和电阻R13的一端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12两端并联了电容C11;所述电容C11的正极依次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电感C16的正极后连接到电容C11的负极;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华陈洳君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