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节能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收集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计算其能效指标;S2:建立能效评估基准,并根据步骤S1中的能效指标与能效评估基础对比对;S3:根据比对值确定智能制造的能效优劣,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节能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评估结果准确,操作方法简单,能够为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一个指导、考核本地区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的工具,为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依据,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兼顾了企业的社会效益评价,能够对现阶段的节能减排、城市绿化、低碳环保、宜居环境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具体为节能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大部分工厂开始采用智能制造的方法,智能制造不仅使产业组织更为高效、生产更加科学化、生产组织更加便携化,而且能够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为了详细的了解智能制造的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对智能制造进行评估。目前,由于对同一个自动化生产线,采用的模型和方法不一致,导致评估结果的差别比较大,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准确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收集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计算其能效指标;S2:建立能效评估基准,并根据步骤S1中的能效指标与能效评估基础对比对;S3:根据比对值确定智能制造的能效优劣,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节能措施。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包括智能制造业生态环境数据、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发展数据以及智能制造效益数据。优选的,所述智能制造业生态环境数据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装配率、企业物联网覆盖率、数据中心及软件平台覆盖率和产业链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数据。优选的,所述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发展数据包括经营管理智能化普及数据、信息资源开发数据以及客户服务智能化数据。优选的,所述智能制造效益数据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贡献率、对行业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的提升、职工满意度的提升。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能效评估基准的公式如下其中,ES表示节电量,K是由电机的功率、数量和效率决定的常数,LF表示电机年平均负载系数,T为电机年运行的总时间,fi表示采用变频调速后某运行阶段所对应的负载系数,ti表示与fi相应的阶段持续运行的时间。优选的,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能效基准建立模块、比对模块以及能效评估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并交由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其能效指标;所述能效基准建立模块用于计算智能制造各个工段的耗电量,并确立能耗标准;所述比对模块将能效指标与能耗标准做对比,并由所述能效评估模块评估后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评估结果准确,操作方法简单,能够为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一个指导、考核本地区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的工具,为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依据,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兼顾了企业的社会效益评价,能够对现阶段的节能减排、城市绿化、低碳环保、宜居环境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评估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收集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计算其能效指标,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包括智能制造业生态环境数据、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发展数据以及智能制造效益数据,所述智能制造业生态环境数据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装配率、企业物联网覆盖率、数据中心及软件平台覆盖率和产业链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数据,所述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发展数据包括经营管理智能化普及数据、信息资源开发数据以及客户服务智能化数据,所述智能制造效益数据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贡献率、对行业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的提升、职工满意度的提升;S2:建立能效评估基准,并根据步骤S1中的能效指标与能效评估基础对比对,,能效评估基准的公式如下其中,ES表示节电量,K是由电机的功率、数量和效率决定的常数,LF表示电机年平均负载系数,T为电机年运行的总时间,fi表示采用变频调速后某运行阶段所对应的负载系数,ti表示与fi相应的阶段持续运行的时间;S3:根据比对值确定智能制造的能效优劣,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节能措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能效基准建立模块、比对模块以及能效评估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并交由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其能效指标;所述能效基准建立模块用于计算智能制造各个工段的耗电量,并确立能耗标准;所述比对模块将能效指标与能耗标准做对比,并由所述能效评估模块评估后输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收集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计算其能效指标;S2:建立能效评估基准,并根据步骤S1中的能效指标与能效评估基础对比对;S3:根据比对值确定智能制造的能效优劣,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节能措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收集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计算其能效指标;S2:建立能效评估基准,并根据步骤S1中的能效指标与能效评估基础对比对;S3:根据比对值确定智能制造的能效优劣,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节能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智能制造的相关数据包括智能制造业生态环境数据、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发展数据以及智能制造效益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制造业生态环境数据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装配率、企业物联网覆盖率、数据中心及软件平台覆盖率和产业链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发展数据包括经营管理智能化普及数据、信息资源开发数据以及客户服务智能化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德,
申请(专利权)人:陈益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